Hi,
登出
你還沒有通知

青春期

shutterstock_2144018059

《When I grow up》書評:成年不等於成熟,人人心中都有一個小孩版本的自己

心理 馬光廷

人類的心理發展並非線性可預測的過程,不是每個人過了18歲就像變魔術瞬間成熟長大。若對何謂「成熟」有困惑的讀者,或許都能從本書的故事中獲得某些啟發。

GettyImages-1251025525

姜振宇《叛逆,是為了想長大》:追星=盲目?了解青少年「偶像崇拜」背後的心理

心理 精選書摘

本書作者姜振宇為心理學教授、暢銷書作家,也是兩個國、高中生的父親。在陪伴兒子共度青春期的成長過程中,他深深體會到:「懂點心理學,就能解決90%的管教難題。剩下10%的問題,會自然迎刃而解。」

shutterstock_2484286639

《教出自控力》:父母最頭痛的超級魔王——如何從手機裡贖回孩子?

教育 精選書摘

透過本書的36堂素養課,與家長分享如何將自控力化為一條繩索,串接起我們想要教會孩子的一切:從目標到實踐,從相信自己到約束自己。最重要的是,該如何陪伴孩子,提供安全溫暖的養成環境。自控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能力,它是可以透過鍛鍊養成。從現在開始,一起帶著孩子刻意練習,成就穩定、能夠自動調節的健全心智。

shutterstock_2330443547

美國研究:「角落生父」的憂鬱,恐影響青春期孩子精神疾病風險

心理 中央通訊社

邱弘毅說,社會文化對男性的影響及性別偏見,導致男性憂鬱被低估,男性的心理健康狀況常常反映在外化行為上,如反社會行為或暴力行為,造成家庭和孩童身心健康受到不良影響。家長參與養育小孩時,雙方的憂鬱往往是共存的,所以家長的身心與行為變化對兒童成長非常重要。

shutterstock_2465211391

《日常毒物》:寶特瓶「不含雙酚A」但有鄰苯二甲酸酯,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危害嗎?

健康 精選書摘

判斷一種化學物是否有害,需要了解它是否會對我們產生危害,危害的嚴重程度,以及我們在日常中如何接觸到這些化學物。本書從毒性的來源、生物累積性、劑量等等層面,一步步從容易取得的公開資訊推估食品、醫藥、水源與添加物等等實際上是否會對健康造成危害。毒理學與風險評估專家將在本書中以案例協助我們思考。

shutterstock_1727683930

暑假來臨,孩子在家一天六餐正常嗎?先看看國健署的「兒童及青少年BMI標準」吧!

健康 BabyHome

一位家長在臉書社團分享家有14歲、10歲孩子,晚餐基本標配是半斤肉、蛋1人1顆、青菜1.5包、1條虱目魚、1杯米,「餐後還要2份水果,兩個小時後還會要喝牛奶,吃點心,想請問我家的小孩是大食怪嗎?」若孩子食量過大而有體重疑慮,國健署表示,因兒童還在生長發育,體重也會變動,可先參考「兒童及青少年BMI值」來判斷體重是否標準。

shutterstock_1856114851

《性知識,爸媽給問嗎?》:如何向女孩說明月經比較好?教導男孩子月經知識也是必要的嗎?

教育 精選書摘

作者以「育有兩個孩子的婦產科醫生媽媽」的自身經驗,介紹如何對三歲~國、高中生的孩子進行性教育,以及如何防止意外懷孕和性傷害,並具體講述月經及婦科疾病的相關知識。

shutterstock_2251159369

【專訪】吳曉樂:先把「教養」想成「不要讓小孩變成可能讓社會煩惱、頭痛的角色」就好

是故,這是一本結合研究資料的教養經驗,一本能夠補強亞洲教養文化弱項的參考指南,一本讓成年人更能理解青少年的說明手冊,同時也是一本讓成年人有機會反觀自我的提醒之書。「畢竟,就像作者在書裡講的,」吳曉樂說,「我們總不能一面希望孩子不要歧視別人、 一面自己把票投給川普吧。」

shutterstock_1627154650

《青少年使用說明書》:青春期女兒嫌惡爸爸是「健康」的表現,父母要有「被討厭的勇氣」

心理 精選書摘

大腦會隨著孩子的成長及性別,有不同的變化與發展。身為腦科學家,著有暢銷書《兒子使用說明書》等著作的黑川伊保子,用輕鬆幽默、淺顯易懂的文字,讓父母明白青春期大腦的運作狀況,進而反推現在該如何與孩子相處。本書是寫給擔心孩子不穩定的心理狀態會持續到成年、親子關係破裂、彼此缺乏互動而漸行漸遠等諸多問題的父母。讓爸媽跟青春期孩子好好溝通,不再是不可能的任務。

shutterstock_252865099

《情緒化是種成長力》:當青少年選擇封閉自己而你犯了錯,請給他衷心的(完整六步驟)道歉

教育 精選書摘

不管你有沒有「大嘴巴」(有些青少年會這麼說),我認為讓青少年知道和我們分享的事情會被保密,是個很好的策略。青少年會在一天當中搜集許多乘載情緒的資訊。知道他們能在家裡自在地分享這些細節可以讓他們放下許多重擔,而且也能幫助他們避免和同儕產生不必要的八卦交換。

GettyImages-830944244

買麵包就買不起衛生棉,肯亞婦女仍深陷「月經貧窮」困境

TNL+ 非洲 TNL國際編譯

除了難以負擔衛生棉這類生理用品外,連經痛時可能須服用的止痛藥,對這些肯亞婦女來說也是取得不易。因當地最便宜的止痛藥兩顆裝要價10肯亞先令(約2元新臺幣),在普遍工資過低的情況下,這些婦女通常在買完一般生活用品及食物後,便沒有餘力可以購買止痛藥。

初戀你我他

泰國電影《初戀你我他》:懵懂年紀的千禧年,初嚐愛情滋味的雙胞胎姐妹

印太 女子@清邁

《初戀你我他》故事講述一對原本形影不離、無話不說的雙胞胎少女,優(You)和蜜(Me),在面對即將爆發的家庭問題、從曼谷移居到東北外婆家、情竇初開加上青少年的生理與心理蛻變,兩人對彼此的依附即將成為羈絆嗎?

shutterstock_2126303687

13.8%青少年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容貌焦慮」成普遍存在的心病

健康 健康醫療網

根據董氏基金會最新調查,有13.8%青少年「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尋求專業協助」,其中,「課業壓力」是憂鬱主因,然而青少年對自己的壓力—「身材外貌」竟然也上榜,壓力感受甚至超越「人際關係」。

Depositphotos_51296639_m-2015

別過度擔心「叛逆期」:當孩子對你的教養反動,身為爸媽應該感到高興

心理 讀者投書

爸媽的責任在「適當的框線」內,容許孩子自行決定。注意我說的是「適當的框線」,因為孩子自我意識快速增長時,他所做的自我決定,可能不完美,設想太天真不夠周全,或是自律性還不到可放心的水準。就好像剛學會游泳的人,覺得自己無所不能,馬上要挑戰大海,此時爸媽劃定海水浴場的安全區,告訴孩子在安全區內任他遊,但不能越過安全區。

shutterstock_1383381182

24節氣「白露」:養身滋陰多吃「顧肺」食物,中醫提醒轉骨好時機別錯過

健康 NOW健康

賴睿昕透露,中醫養生注重順應天時,強調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在入秋白露之後是最適合轉骨的時機,邁入青春期的孩子可以趁這個時期,服用轉骨方,來幫助成長、改善體質。

shutterstock_1914797797

黃揚名《你們就是不懂我!》:如果哪天你跟我說要當YouTuber,或是電競選手,我一定不會禁止你

教育 精選書摘

來看看「生活中的心理學博士」黃揚名老師和他兒子的對話,他用32個青少年關心的問題,或是提供建議,或是真心聆聽,也不怕丟臉的寫出自己青春年少時的懵懂無知和尷尬故事,或許可以給你一點新的想法,找到你自己想要的方向,讓你知道青春期也是值得期待的!

shutterstock_1780692023

「性別不安」是心理疾病嗎?青春期性徵發育所帶來的憂鬱,才是跨性別者的壓力來源

TNL+ 性別 TNL國際編譯

有時性別認同障礙會與年齡相關,但多數時候會與個體的第一、第二性徵發育有所關聯。患有性別功能障礙者,通常會亟欲擺脫第一與第二性徵,或想要擁有符合他們性別認同的性徵,且會想擁有或經歷與他們的生理性別較少關聯的玩具、衣物、社交活動等。

shutterstock_2100974203

【小說】《有真與有真》選摘:我這個一生肯定只會在國內使用的名字,顯然就是失敗的作品

文學 精選書摘

《有真與有真》是李琴䬁的第一部青少年小說,也是她的代表作,由於內容涉及兒童性暴力等敏感社會話題,加上探討青少年霸凌與成長創傷等議題,2004年於韓國出版時引起廣大迴響。

shutterstock_1918573646

【散文】崔舜華《你道是浮花浪蕊》:我的青春,脹大地塞溢了羞辱

生活 精選書摘

實際上,在我的生存路途間,我幾乎從沒有領受過青春的歡愉:那些將制服修改得如小鳥般的女孩,那些薄倖而可人的男孩;當年流行的拍貼機、燒肉喫到飽、興起便在哪個同學家夜宿如自家,等等等等……我卻從來沒有被澆淋過這樣的臨幸。我的青春,脹大地塞溢了羞辱。

shutterstock_150473027

《先陪伴,再教養》:當看見孩子偏差行為背後滿足哪些需求,會發現一切都其來有自

心理 精選書摘

其實,選擇當個壞孩子,面對這些壞孩子的標籤,這些孩子縱使看起來嘻皮笑臉,但或許仍然沒有得到真正的快樂。人,不會是無緣無故變成今天這個樣子。孩子不會無緣無故出現偏差行為,當我們看見孩子的行為背後滿足了哪些需求時,我們就會發現,一切都其來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