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峰會
中歐峰會開幕:貿易戰陰影下,歐盟如何重塑對中關係?
目前看來,歐盟成員國從法德到希臘、匈牙利,都在各自尋求與中國改善關係,比如雙邊互訪、擴大經貿聯繫、文化交流等;各國對中的不滿則通過馮德萊恩代表的歐盟「唱紅臉」與中國交涉,比如俄烏、台灣問題,以及針對電動車的反補貼調查。
中歐峰會前夕國際組織籲正視中國人權紀錄,貿易去風險化與電動車補貼為對話焦點
歐盟領導人預計將當面要求習近平嚴管被指繞過對俄制裁向俄羅斯出口的13家中國實體。據歐盟估計,俄羅斯軍方獲取的高達70%的敏感和高科技產品來自中國。
中歐峰會7日登場:北京稱「中歐是夥伴,不是對手」,但貿易政治難分割恐面臨重大障礙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歐是夥伴,不是對手,雙方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中方期待此透過戰略溝通增進理解互信,透過開拓創新加強互利合作,透過對話協商探討解決問題的思路,合作應對全球性挑戰。《德國之聲》日前引述分析說,這次中歐峰會登場之際正逢冬季,也是雙邊關係的冰河期,能否解凍有待觀察。因貿易和政治無法分割,雙方核心利益存在顯而易見的緊張關係。
中歐峰會本週登場:貿易、政治難分割,中國與歐盟能否迎來外交「解凍期」?
歐盟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排在美國之前。在您開始閱讀這篇文章後的3分鐘左右時間裡,中歐之間的貨物和服務貿易往來已超過500萬美元。學者表示,「中國將歐洲視為博物館和購物中心,這裡對中國壓制性內外政策的抵制相對有限,中國公司可以購買一切。」
延宕多次的中歐峰會成為「聾子對話」,習近平意在分化歐盟與美國的關係
習近平在峰會中對歐盟釋放出重要訊息,希望歐盟成為國際社會多極體系中的一極,歐盟可藉「戰略自主」走出歐盟自己的道路。弦外之音就是說歐盟目前被美國主導的路線拉著走,絲毫沒有展現歐盟本身應有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