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轄市
淺談財劃法流變:為何地方政府總哭「窮」?中央錢權一把抓25年不變!
先前蔡政府提出的前瞻計畫立意良善,促進產業轉型、平衡區域發展,但財劃法「歷久不修」,卻埋下了地方政府巨額債務的未爆彈。我們需要怎樣的制度,才能健全且兼顧中央與地方整體的財政?
財劃法25年修不了?一篇看懂中央、地方吵什麼
根據試算資料,若依照國民黨團版本,修法後各級地方政府獲配財源將由現行4000多億元,暴增至近9900億元,也就是增加1.4倍,全台22縣市全面增加;直轄市分配金額一共增加2340億元,縣(市)、鄉鎮市總共增加3090億元。
台灣行人事故城市排名公開:「行人地獄」是惡名昭彰的新北市,板橋、三重、中和都有雷點
由於新北市是六都人口最多的城市,不論是行政區、商辦混和及住宅區,車流量、人口密都很高,因此危險路口分布區域很廣泛,位列危險路口榜首的是三重區「新北大道一段、中華路」。唯一讓新北無法順利霸佔頒獎台、高居行人事故熱點第二名的是桃園市,那麼,台北、台中、台南、高雄等城市的表現又是如何呢?
私校退場:彰化大慶商工、嘉義興華高中遭列專輔,國教署籲董事會挹注資金
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表示,本次審議結果再次凸顯私中辦學普遍陷入困境的問題,若政策未調整,未來將有大量私中退場,衝擊偏鄉及技職教育。
每日選舉圖表|六都到底偏藍還是偏綠,讓我們從「催票率」看看
過去看選舉結果,常是用「得票率」看,代表「有去投票的人」,他們支持的比例。不過,還有另一個資料「催票率」也能作為參考,催票率代表政黨能從「全部有投票權的人」中,吸引民眾出來投票支持的能力。以下讓我們用催票率看看六都過去幾屆的變化。
每日圖說選舉|議員參選者超過4成是老將,有26人當超過20年議員
選戰進入倒數時刻,隨處都可以看見縣市議員的競選旗幟,你是否會好奇有沒有更多政治新血投入、還是仍以熟悉的老面孔居多?我們比對歷屆縣市議員與本次候選人名單,發現有近半數的議員都在尋求連任,從1998年連任至今的六都縣市議員更佔了3.5%。哪個縣市連任6次以上的議員最多?哪個縣市政治新人選情最激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每日圖說選舉|直轄市議員一年的薪資與補助有多少?
直轄市議員一年中除了自己的本俸之外,還有許多補助,包含助理費、為民服務費、慰勞金等等。我們將所有補助整理成一張圖,讓大家能一次看明白。
每日圖說選舉|近五屆縣市長選舉,藍綠版圖已翻轉三次
台灣各縣市長的政治版圖,傳統上認為是北藍南綠的情形,不過從近五屆的選舉結果來看,其實是不斷在翻轉變化。而變化的情形跟當時執政黨與總統的表現,有著密切的關係。
宣布將成立「大新竹升格專案辦公室」,林智堅:升格已經獲近6成新竹鄉親支持
2022年元旦,新竹市政府於早上8點舉行元旦升旗典禮,吸引不少民眾參與盛會,市長林智堅致詞提到,2022將是期待市政建設的豐收年,他也將成立「大新竹合併升格專案辦公室」,努力創造宜居創新永續的新竹。
「九都」成立後,台灣六分之五人口都住在直轄市,那其他縣市怎麼辦?
本次新竹縣市合併的議案來看,僅由單一縣市升格與否的角度來討論行政區劃,實在不夠周延,甚至可能造成台灣省偏鄉的排擠效應,帶來更大的城鄉落差,需要政府如公投一般與公民社會細緻對話,並由全體社會共同集思廣益,找出最適當的方案。
【TNL本週沙龍議題】你贊成新竹縣市合併成為「第七都」嗎?
新竹縣市合併議題對於非新竹縣市的人以及當地的居民也會造成不同的差異和影響,對於是否贊成新竹縣市合併,你有什麼看法嗎?或是有其他的想法,也歡迎在下面留言給我們,與更多人一起討論喔!
林智堅宣布棄選2022新竹市長盼加速「合併升格」要在野黨勿再操作,國民黨:仍須謹慎規劃
立委助理出身的林智堅2009年首度參選市議員,2014年轉戰市長,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年僅39歲就擊敗國民黨尋求連任的許明財,創下新竹市有史以來最年輕市長紀錄。
蔡總統邀府院黨高層研商縣市合併升格修法,大新竹、彰化躍躍欲試
蔡英文啟動黨內協調,12月19日邀集副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蘇貞昌、民進黨秘書長林錫耀與桃園市長鄭文燦等人研商縣市合併修法等議題。
藍綠皆有共識的「鄉鎮市長直選改官派」,為何推了30年依然沒下文?
鄉鎮市長直選,有利於國、民兩黨既有政治利益的維持或爭取重,即使兩黨在總統、立委及縣市長選舉失利後,最終依然保有東山再起之機會。
為誰而「併」的大新竹(下):新竹不等於竹科,「科技首都」將凐沒舊有的城市風華
現今合併升格後的大新竹市願景擘劃中,主旋律經常是攸關著竹科的發展命脈,但請問如果縣市合併升格後舊新竹市民不滿意,還能夠保有分家的權利嗎?更何況,新竹市的都市發展,也不應當一味地將焦點放在竹科的發展上。
為誰而「併」的大新竹(上):升格貼上「急迫性」標籤,便失去了公共討論的機會
為何新竹市在今年會轉守為攻?除了泛政治討論,包括竹科戰略地位、都市發展和規畫的整體考量等,但其中有個令人十分困惑的說法:縣市政府的行政效率和邏輯有所落差,因而耽誤了改革時機,應透過合併加以解決此一落差。此一說法對筆者而言,完全不像是「合併」的正當理由。
林智堅拋出「新竹縣市合併升格第七都」,背後有藏不住的政治算計
相較於民進黨轉為積極推動,國民黨大肆批評林智堅「因人設事」,反對民進黨為了一人或一黨之私,草率推動。楊文科也從推動新竹縣市合併,立場大轉彎要求納入苗栗縣。
新竹縣市合併成為「第七都」的時機尚未成熟,新竹市很可能面臨如台中豐原、台南新營的窘境
新竹兩位首長更表示縣市合併,就是為了要追求成為第七都,但筆者認為時機尚未成熟,這部分單看人口數就知道答案,但為了讓這個願望成真,立法院竟然想透過修法處理,這個讓人摸不著頭緒,究竟是為了地方城市發展,還是少數人的政治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