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孤立
《人際焦慮和解書》:社恐、內向、害羞,三者有何不同?
作者黎瑞芳引領讀者認識真正的社交恐懼,介紹了多種類型和成因,以及社交恐懼與性格之間的關聯。除此之外,她也提供實用的心理測驗,讓讀者可以深入瞭解自己,更列舉多種實踐方法協助社恐改善慣性自我苛責、惡意揣度他人想法的思維,以正念校正自我價值,並找到合適的社交模式。
《把壞日子過好》:為什麼「孤獨」會傷人?這份痛苦對人生有什麼啟示呢?
本書打破遇到痛苦就要樂觀的觀念,作者認為,面對痛苦,就是面對現實。這個世界一直鼓勵我們去看見人生的美好,但人生各個層面並不容易,一想到就令人苦惱。我們要張大眼睛,勇於面對苦難,越是苦惱,越要承認現實。
「社交孤立」不等於「孤獨」,簡易表「孤獨量表」助你覺察心底的需求
測量孤獨感之前,我們需要對「社交孤立」和「孤獨感」有清楚的了解,在生活中人們經常將這兩個詞混合使用,但實際上是不同的狀態。
當憂鬱來臨時出現八大症狀,自己與身邊的人有哪些應對之道?
當陷入憂鬱情緒時,其實還是有可以應對的方法的,本文羅列了憂鬱症的八大症狀與相應的行動,儘量減低憂鬱情緒帶來的負面效應。
《焦慮世代的安心教養》:少了堅實的道德觀打底,孩子得到的結論是「不擇手段也要贏」
I世代的孩子若想在波瀾萬丈的未來出類拔萃,不可或缺的各種技能有:適應力、心智的靈活性、好奇心、合作性、對挫折的耐受性、韌性,還有樂觀的心理。
矯正孩子問題行為的有效管教策略?「暫時隔離法 vs. 積極介入法」的長期影響
在2019年9月號的《發展與行為小兒科學期刊》中,德雷頓及其同事完成了一項針對近1400個家庭所進行的研究。他們發現,在那些回報使用暫時隔離法作為管教手段的家庭中,他們的孩子並未面臨焦慮、抑鬱、侵略性、踰矩行為或自我控管問題等增高的風險。
「慢性孤獨」正危害長輩的記憶與健康
慢性孤獨會影響老年人的記憶力、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預期壽命。事實上,甚至有一些研究表明,慢性孤獨可能會比體重過重或缺乏活動更可能縮短預期壽命,而且對健康的危害與吸煙相比可能不相上下。
「慢性孤獨」正危害著長輩的記憶與健康
慢性孤獨會影響老年人的記憶力、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預期壽命。事實上,甚至有一些研究表明,慢性孤獨可能會比體重過重或缺乏活動更可能縮短預期壽命,而且對健康的危害與吸煙相比可能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