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登出
你還沒有通知

紀錄片

6blsr3pxlicc38k22wcjak5go314tv

緬甸導演Pe Maung Same因「非法結社」被判刑,從軍政府監獄保外就醫後過世

印太 自由亞洲電台

Pe Maung Same是著名緬甸漫畫家Pe Thein的兒子,曾在仰光電影學校擔任編輯,並執導過獲獎紀錄片,於2022年5月18日被捕,並因「非法結社」在壘固監獄( Loikaw Prison)被判三年徒刑。

_133531790_e984502f-67e4-4857-8776-0a431

北韓女足巨人沉浮錄:從2007年戰平美國隊至今,這支隊伍發生了什麼事?

運動 BBC News 中文

「我跟拍的球員說,『這些美國人比我們高很多、壯很多,因為她們吃得飽,有我們沒有的很多東西』。但我們的意志非常強大,無人可比。」韋爾奇回憶道。「她們都熱愛足球,但領袖和國家才是最大的動力。」「這就是她們的成長經歷:國家榮耀高於一切,個人什麼也不是。」

photo_(2)

《時代革命》後仍留香港拍電影,導演周冠威:為了自由,我一定要直接面對這份恐懼

影劇 中央通訊社

反送中紀錄片「時代革命」的香港導演周冠威,至今仍留在香港拍電影。即使他在香港明顯遇到封殺,缺乏投資者與演員,新電影也可能無法上映,但他強調,儘管在《國安法》的壓力下,香港被恐懼籠罩,但「我一定要直接面對這份恐懼,我才可以突破,我的心裡才會平安」。

_113865618_gettyimages-566461885

日本最後的核爆倖存者:我有一種危機感,不能讓原子彈爆炸的地獄景象重演

印太 BBC News 中文

三智子說,當時有「像泥漿一樣」的黑雨從天而降。這是放射性物質和爆炸殘留物的混合物。她永遠無法忘記回家的旅程。「那簡直就是地獄般的景象。」三智子說。「那些朝我們逃來的人們,他們的衣服大部分都燒光了,他們的肉體也在融化。」

photo

法學者高格孚:駐法代表「吳志中效應」加成,西方對台灣輿論加速轉變

歐洲 中央通訊社

高格孚笑著說,吳志中不僅跟國會打好關係,「還汗濕襯衫到處跑,到學校、地方政府、機構進行演講,真的是了不起的大使,可說是最好的了」。台法關係與台灣形象大幅改變,國會外交可見端倪。高格孚告訴記者,「國會勢力幾乎已經沒有親中的了,除了(極左派)不屈法國(LFI)」。

8l177cxvl1dqkrzx139lma1evcgmp7

王師《幹話力》:吳念真導演一錘定音,在諸多奇奇怪怪的建議中選定《看見台灣》作為片名

影劇 精選書摘

進入電影這一行,二十年來,不斷連結電影與觀眾的王師,首次完整說出自己的故事,完全不藏私。從《王牌冤家》的中文片名怎麼出現?到自己首次被電影感召;細數群眾募資、紀錄片行銷,廣為人知的豐功偉業,其實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承擔;當投入熱情遭遇挫折,如何抉擇?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如何判斷?幹話愈好笑,反映的是對電影更在乎的職人精神。

劇照1

【關鍵專訪】2024TIDF《一座桃花洞》蔣春華:當攝影機作為一種權力,規訓與懲罰也隨之顯現

TNL+ 影劇 TNL特稿

《一座桃花洞》聚焦在一座與世隔絕的桃花工讀學校,它負責管訓12-16歲的未成年問題少年,以改造這些「壞孩子」。學校由一個台階連接的樓上、樓下兩個部分構成,樓下是警察送來的犯罪少年,由政府出錢委託學校對他們進行教育;樓上則由孩子的家長或監護人花費一筆數額不菲的學費送進來。而蔣春華帶著攝影機推開桃花洞的大門,就像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

lrfwrzjh0yliaukoqofirby15aqw9q

2024TIDF《復活》胡三壽的導演筆記——關於墳墓、屍骨、土地,以及人的生活

影劇 TNL特稿

曾以《地洞》獲得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亞洲視野競賽首獎的胡三壽,今年帶著作品《復活》再度來到影展放映。為此,此前我們特地專訪了胡三壽,深度談談他的創作脈絡。而在此,胡三壽也特地將自己對此片、故土的心情扎記,放置於此,攤於世人眼前。也因此,除了從《復活》理解胡三壽之外,導演親筆寫下的一字一句也領著觀者步入另一片天,有別於影像風景,建構出另一個世界。這篇文章,是胡三壽的親筆。

6

【關鍵專訪】2024TIDF《復活》胡三壽:中國獨立紀錄片工作者的姿態——攝影機作為反抗

TNL+ 影劇 TNL特稿

長期關注TIDF的觀眾應該對《復活》的導演胡三壽並不陌生,作為電影集社「草場地工作站」的成員,他從2012年加入「民間記憶計畫」開始拍攝的五部作品,其中四部都來到了TIDF放映。而其新作《復活》講述了一座象徵著現代化的高速公路,即將在作者的家鄉橫穿而過, 長眠在地下的逝者面臨遷移的故事。胡三壽記錄下墳墓被挖開的過程,也採訪村民關於逝者的記憶。藉由村民的講述,他想像並描繪出逝者的肖像,當他凝視著他們的時候,彷彿在詰問:「我們將何去何從?」

09_《備忘錄》(The_Memo,2023)

【2024TIDF】〈敬!華語獨立紀錄片〉單元:「重塑」與「當下」,論——攝影機捍衛的記憶

TNL+ 影劇 TNL特稿

「敬!華語獨立紀錄片」單元能以如今的樣貌呈現給大眾,其間亦經歷了好幾屆影展的演變。由於兩岸三地複雜的地緣政治的關係,立足於台灣的影展,若不想只把眼光侷限於一隅寶島,便要去處理華語言、華文化的問題。誠如前文,讓人們能看到更豐富面向的華語創作,而不僅是作為單一的台灣與國際或亞洲的區隔,在歷史遺留問題之下,香港和中國大陸的加入,就成為一件勢在必行的事。本篇文章細數此單元的前世今生,以及點評本屆入圍的作品——不盡然每部作品都具有相同的主題,和相似的表達,草率地認為它們具有同質化的傾向是不負責任的態度,我們仍要通過羅列與對比來辨析它們各自的主題意旨。

shutterstock_2297236461

《做自己,最好賣?》:「Fyre音樂節欺詐案」這場災難,替網紅生態的不穩定性提供了最佳註解

社會 精選書摘

本書作者洪德花了八年時間追蹤網紅產業的流變,從最早也最深受商業力量影響的時尚與生活風格網紅開展一系列研究。本書說明了他們為創建、營利和銷售社群媒體內容所開發的方法如何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並造成了未曾預料到的文化和經濟成本,梳理出網紅產業以真實性為本,影響力為槓桿的歷史脈絡與潛藏的影響,以及,開給未來的可能解方。

0m900oode44psi9cgnad7sd8sak975

華裔紀錄片導演走訪全球中餐館,《吃飯沒?》看見美食背後遷徙故事

生活 中央通訊社

在他鄉落地後,是否能把它視為新的根,又要如何延續中華文化傳統,這也是關卓中內心的疑惑,尤其許多華人移民二代、三代,甚至沒再另取中文名字。因此在拍攝期間,關卓中常常詢問受訪者「你是哪裡人?」好奇他們的身分認同。他特別難忘在阿根廷落腳、為大型連鎖超市供應冷凍春捲的「春捲大王」江福清的回答。

_133354917_screenshot2024-05-31161215

樂居鎮:美國唯一由華人建造的小鎮,百年前還曾被譽為「加州的蒙地卡羅」

美加 BBC News 中文

如今,樂居鎮的許多原始建築仍在使用。以前的賭場現在成為「大來博物館」,館內陳列著牌九、番攤和中國彩票等中國遊戲的賭桌以及許多歷史照片。以前的寄宿公寓現在也被闢為一個博物館,保存著20世紀初的工具、服飾和其他中國文物,在周崧學校舊址,遊客還可以看到100年前學生們使用的原始教室和課桌......

13_持續走在紀錄片的道路上,這是劉嵩愛護這塊土地的方式。(攝影/劉振祥)

【第23屆國家文藝獎】隱身在作品背後的人,讓世界看見台灣——紀錄片導演劉嵩

影劇 國家文藝獎

國家文藝獎的評審委員看到了劉嵩多年以來所展現的前瞻視野,透過不同題材作品所發揮的影響力,以及對於品質和細節的堅持。劉嵩導演希望觀眾最好都不要看到他的存在,但我們很慶幸國家文藝獎終於看到了他的存在。本文細細爬梳劉嵩導演的生涯作品以及其意義。

瑞秋劇照_(2)

公視「2024觀點短片展」(下)——論《瑞秋》、《歡迎光臨海口村》、《明天我要當歌星,可以嗎?》

公視「2024觀點短片展」展映了6部新銳導演作品,本篇文章接續上篇,接著討論陳昆禾的《瑞秋》、傅美嘉的《歡迎光臨海口村》以及Kawah Umei(連晨軿)的《明天我要當歌星,可以嗎?》。這3部片子整體呈現的方式與氛圍相對詼諧輕鬆,但對於議題的拿捏討論,或是對於被攝者的捕捉觀看,也不失其重量。

00_紀錄片導演劉嵩。(攝影/劉振祥)

【第23屆國家文藝獎】記錄即生活、細節就是一切——紀錄片導演劉嵩

影劇 國家文藝獎

金鐘頒獎典禮後不出兩個月,劉嵩更因從業至今長年紀錄台灣的選題前瞻性、作品的影響力與啟發性,以及述說故事的深入淺出及職人精神,獲得極具指標性的國家文藝獎肯定。他母親口中的「細節」二字,顯然沒使他鑽入胡同、沒入角尖,反而引其安步當車,走得既深且遠。透過本篇文章,一同爬梳劉嵩的職業生涯。

cohwwdbp5nr6cts9rupq63tbayfu49

公視「2024觀點短片展」(上)——論《voyu》《吹得到海風的地方》《肉人——精神病人的時間》

公視「2024觀點短片展」展映了6部新銳導演作品,本篇文章就先討論黃聖鈞、薛若儀的《voyu》、陳韶君的《吹得到海風的地方》以及少凡的《肉人——精神病人的時間》。這3部片子雖然主題以及形式截然不同,但實則紛紛從微觀的個人出發,不約而同地碰觸了消逝,並且同時關注了人的移動狀態......

op7tfj167ktaz3k47sx4ye5lfkpyd3

CNN、世界報、日經亞洲等外媒專文介紹蔡英文:讓台灣登世界地圖並挺身抗中的領袖,走過8年暴風雨贏得國際尊重

政治 中央通訊社

法國《世界報》表示,「蔡英文讓台灣在國際社會上取得前所未有的地位」。從她的第一次演說開始,蔡英文就向北京提議對話,卻無果。她明言拒絕接受一個中國的所謂「九二共識」;而中共原則上拒絕與他們所謂「分離主義」的民進黨成員對話。「蔡英文在兩大強權間行走鋼索,展現極具天賦的平衡技術,以權威和堅定重申政府立場,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重」。

GettyImages-1412590001

蔡英文執政8年外交回顧:台灣國際聲量大增,裴洛西、維特齊帶動各國政要競相訪台

政治 中央通訊社

談到台灣印象,裴洛西打趣,她對台灣民主自由、人文社會印象深刻,尤其是超美味的食物,「或許文革後中國一流廚師都搬來台灣了」;她表示若再度受邀,將樂意訪台,她也希望更多美國政要持續訪台。裴洛西並盛讚,蔡總統樹立了成功的領導典範,她認為蔡總統能深獲美國的信任與尊敬,因為蔡總統具備了勇氣、可靠及「對台灣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