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討
晴空匯2消防員殉職,時代力量痛批新竹市府檢討基層、追殺吹哨者
晴空匯火災造成兩名消防員殉職後,新竹市府提出的檢討包括買更大的氣瓶、加強基層的安全訓練等,時代力量的新竹市議員質疑,這是把責任轉嫁給消防員基層,無視現場指揮的疏失,且比起氣瓶更應該檢討的是無線電的通勳斷聯,讓消防員求救無門。
「搶救王義川」失敗後綠營檢討再提李正皓,背後卻是滿滿的放話文化展現
選後民進黨相關的檢討中出現了一篇報導,直指民進黨青年部主任「一次把空戰陸戰搞爛」、「把該負責鞏固青年票的國務青搞成Lami girls」,也提到了李正皓MeToo風波。看這些報導發布的時機、裡面引用的「來源」,以及後續Threads上帶起的混戰,這究竟是正面的檢討,還是獵巫?
與其選後檢討宣傳不力,民進黨更應思考為何被視為「最愛跟大學開戰的政黨」
2024大選選後民進黨內部出現許多檢討聲浪,許多聚焦在宣傳不力,但更應正視八年來做過哪些不該做的事,導致人民覺得無法被制衡。舉例來說,從「陸生承諾書」、管中閔聘任、海峽清華研究院、林智堅論文醜聞、《大學法》修法這一系列事件,就讓民進黨被冠上「最愛跟大學開戰」的政黨......
高嘉瑜、王世堅與民進黨支持者,即使不是同志也不一定必須是敵人
民粹主義或任何一種極端政治就經常訴諸極為簡化而直接的情緒以及二分法的身分劃分,所以柯文哲、王高等人才會很輕易地將質疑者打成1450和側翼。這也是中國對台認知作戰的眉角,甚至連民進黨支持者都有可能不知不覺地落入他們所設定的情緒政治操控。
【關鍵眼中盯】北市第三選區立委補選:從得票數來看,王鴻薇和吳怡農的支持者誰比較「鐵」?
台北市第三選區立委補選過後,有些人說藍營就是票太鐵才會贏,這樣的想法或許有點錯誤——因為從數據來看,是綠營支持者堅持出來投票支持吳怡農多,王鴻薇的選票和蔣萬安的事長得票率相比反而是流失。這樣的投票結果,給藍綠兩黨都該從中得到警惕。
民進黨為何短短數年之內流失百萬民心?綠營支持者韓粉化,難以擺脫「尾巴搖狗」的宿命
民進黨根基猶在,與其只想換換幾個人做做樣子,更該全面檢討這6年下來府院黨的各項缺失,即使會遭到側翼網軍或者勢力要角反咬,也將它視為刮骨療傷的陣痛期,因為這才是讓民進黨真正重生的。
藍營許多批評明顯是不了解民進黨政治文化,但為何部分綠營前輩也跟著瞎罵?
我認識層位居高位的前輩,她多次在我面前多數陳述自己在美麗島事件的角色,卻也屢屢責難年輕人想要買房的動機,最後結論一定是痛罵蔡英文政府。我依舊納悶究竟是什麼因素可以讓這位老人家,擁抱趙少康、羅智強等戰鬥藍,遺忘自己在美麗島追求的理想?
民進黨中常會推舉陳其邁代理黨主席、鄭文燦擔任敗選檢討小組召集人
陳其邁表示黨主席補選工作預計在明年1月中完成,他會公正辦理選務;至於他本人是否會參選?陳其邁直接表示「不會」,因為高雄市政府的工作太忙碌。
新加坡展開疫後檢討:「專家還不敢說,我們已打完這場戰役」
從去年8月以後,新加坡的抗疫逐步進入「與冠病共存」的新階段,這個階段要持續到什麼時候,現在也許言之過早。過去半年多來,防疫限制措施不斷放鬆,今日幾乎已經恢復到疫前的常態,這個常態下的抗疫政策對將來也有參考價值。
《優化法則.提升工作效率的聰明公式》:如何在公司內部創造「不隱瞞失誤」的文化?
雖然可以理解為什麼不想回憶自己的過失,但為了預防新的失誤,必須下定決心公布過去的失誤,才能有效運用於改善對策。而且,若你積極地宣告與分享,周圍的人也比較容易坦承公開自己的失誤。
災難前無知,出事後又不能凝聚共識 — 我們需要建立有效的風險溝通機制
台灣在發生八仙樂園塵爆事件之後,政府在事後的救難與究責之餘,審慎思考建立歷程性、系統性與互動性的風險溝通與公眾參與的理想溝通平台,以期將台灣導向一個更有風險感知與有效決策共識的社會目標而努力。
一個高二學生的發問:我現在滿腦子只有考好學測,錯了嗎?
相較之下,至少對於一個從高中到大學、研究所從來沒有順利畢業過的我來說,真正重要而該問自己的應該是「我是不是準備好踏入下一個階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