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景點
印度德里「浦里巴蒂亞里古堡」靈異傳說圍繞,成鬼屋觀光熱點
德里政府規定,下午5時之後即禁止進入浦里巴蒂亞里古堡,倒不是因為鬧鬼傳聞,而是預防有人在裡面吸毒、鬥毆或從事其他不法勾當。
《沖繩:最新・最前線・旅遊全攻略》:如何安排「跳島一日遊」——久米島、宮古島、石垣島、竹富島、西表島
沖繩還能怎麼玩?本書為旅人量身打造最棒也最難忘的沖繩之旅!介紹在沖繩必做的107件事,從經典地區到私房景點,從飲食到購物,從觀賞表演到挑選住宿,提出多樣能在沖繩盡情遊玩的美好方案。特別精選介紹在沖繩必做的107件事和各地區的玩法,可以從「必做的事」或目前所在地點迅速翻頁查詢。從經典度假方式到無可取代的享樂方法,一定讓你找到專屬自己的沖繩風格旅行提案!
韓國觀光客疫後訪台熱潮超乎預期,能否吸引回頭客成關鍵
業者指出,台灣國際知名景點不多,既有景點的觀光規劃也一直未見改善。像一天吞吐量可能達到1.6萬人的九份老街,不僅街道狹窄,公共廁所也老舊骯髒,許多觀光客根本不敢上;野柳則至今都沒有規劃可以讓遊覽車安全停靠、上下車的空間。
《照見日本》:為何澀谷車站前的全向交叉路口,會成為外國旅客必看的「觀光景點」?
本書透過日本與西方的觀點互為對照,以時代為主軸,從旅行導覽手冊、熱門景點、政策沿革與旅客反響等面向探討觀光的本質,爬梳日本觀光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走過寒冬,反思「觀光立國」的真諦。
疫情下的日本「黃金週」:國內各大景點勸旅客「別來」,6萬民眾想去沖繩知事盼取消
弘前市弘前公園是知名賞櫻景點,但弘前市市長櫻田宏罕見呼籲民眾,不要在社群網站上分享櫻花開花資訊,也不要分享現場的櫻花照片。有市民認為,雖然無法前往現場賞櫻,至少讓他們看看照片。
「台版土耳其棉堡」之亂:被隱藏在觀光符號背後的地方脈絡
上個月在Instagram上面突然出現了個爆紅景點——台中烏石坑魚梯,連媒體也開始爭相報導,其實這是人們透過影像接收地方的景色,並自動將這個景色預設為當地實際的樣子——儘管未曾謀面;同時,這個預設會對那個未曾謀面的地方建立起一個象徵符號,例如:巴黎的照片會有「浪漫」的感覺,在英國街頭拍下「典型的」英式酒吧,或是對尋找如何讓魚梯變得像「土耳其棉堡」的拍攝角度。
有風險依然開放觀光?紐西蘭白島火山爆發5死、8人下落不明
白島是個私人島嶼,有很多私人旅行社。它不是自然保護區的一部分,也不受政府控制。最近一次火山噴發是在2016年,但沒有人受傷。
非法違建136年還沒蓋好,西班牙的聖家堂得先花「13億」換建照
聖家堂在沒有當局監管的狀態下已經過了上百年,對於巴塞隆納市政府來說,沒有建築許可,代表沒有繳交城市建設稅,也沒有和當局討論怎麼蓋,每天上萬名觀光客對當地的交通和社區都造成嚴重影響。
當觀光局升格為「署」:該屬於交通建設、文化體驗還是經濟就業?
「文化觀光」的整併最早在2008年就曾被提出,不過在這次政府組改中觀光局仍隸屬交通部,觀光和文化可以相輔相成,還是水火不容?還是應該與經濟產業做結合,具備產業發展目的?透過採訪與全球各國政府組織的整理,我們梳理出不同思考脈絡。
《韓國人帶路,你沒去過的首爾》:適合和剛交往的情人一起去的江華島
這是個當天來回不會太遠的距離,有道路相連,卻又有像去小島上旅行的心情,還能漫步在幽靜的寺廟或西海邊,欣賞日落風光,訴說著屬於兩人的情話。
中國遊客衝擊地圖:從台灣景點遊客數變化,看中國遊客減少的可能影響
目前由於中國旅遊團人數減少,確實已對台灣觀光會造成影響。但是,這樣的影響,到底有多廣呢?我們可以從各景點遊客人數變化看出一些重點。
三峽老街一百週年:招牌石板路卻遭區公所「強拆」改鋪柏油...
歐洲「聖彼得教堂」廣場也是同材質石板路,當地政府是否也須刨除重鋪?執行前未評估,一昧迎合單一聲音,短視近利如同「文化流氓」
別讓「活教材」變成「觀光財」:蔣介石銅像存廢的歷史脈絡再思考
與其這樣日復一年將蔣介石銅像作為「裝置藝術」,不如藉此機會將這個過去充滿虛構神化的政治圖騰請下神壇,轉化為歷史教育的活教材。
我在印度過新年排燈節,超級有錢人滿屋的真金白銀更突顯了貧富差距
在印度有一個詞彙是「Indian August」,也就是在8月之後就是天氣最好而節慶最多的時節,排燈節則是8月之後,最大的一個節慶之一。
攝影客淪為「踩花」賊:美景只存在相片裡的攝影歪風
攝影,和音樂與藝術一樣,都是灌溉美學的一種興趣。美學,需要的是獨到的眼光和詮釋方式,更是需要懂得體會他人、大自然與動植物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