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流
《Webtoon》:電影中的條漫跨媒體故事講述,《與神同行》和《與神同行:最終審判》的改編成功嗎?
與神同行、社內相親、殭屍校園、梨泰院Class、女神降臨、全知讀者視角……你知道這些韓國知名影視作品都是改編自條漫嗎?作者陳達鏞教授將引領我們探索條漫的前世今生,如何成長為席捲全韓國、甚至全世界的娛樂風潮。由於條漫有別於傳統的紙本印刷漫畫,完全以數位的形式發行,隨著網際網路及智慧型手機等行動裝置的普及與發展,成為數位時代的新寵兒。
韓國究竟做對了什麼,為何能讓娛樂產業迅速在全球攻城掠地?
韓國的財閥集團在各個產業擁有龐大力量是眾所皆知的事,而「CJ集團」對於娛樂產業更是特別重視。而中國有14億人口,不僅意味著觀眾群體龐大,就連容易成為電影產業觀眾目標的中產階級也急速增加,這也是他們在國內市場取得成功的背景之一。此外,近年來中國影視內容的創作能力也急速進步。
卡斯楚革命導致昔日斷交:韓國、古巴睽違65年重建外交關係,5大亮點一次看
古巴作為社會主義兄弟國家,向來與北韓保持著傳統友好關係,古巴對與韓國建交的協商內容十分敏感。不過專家指出,韓古建交最主要的原因,竟然與近期延燒全球的「韓流」有關。
韓式泡麵進軍北美、東南亞市場出口總額創新高,為何韓食深受海外消費者喜愛?
《寄生上流》亦是影響韓國食品外銷全球的功臣之一,尤其《寄生上流》中出現的浣熊炸醬烏龍麵(Jjapaguri)更成為各國消費者爭相購買的熱門食品,農心企業也順勢推出一款浣熊炸醬烏龍麵並在20多個國家及地區銷售,該款速食麵在電影上映後的一年內總銷售額高達2280萬美元,無疑是廣受全球喜愛的熱門食品之一。
韓式炸雞熱潮再起:起家雞、NENE、bb.q、橋村炸雞和BHC,5大連鎖品牌接力登台掀戰
疫情後餐飲市場崛起,各家集團踴躍引進海外品牌。不過為適應台灣市場,韓式炸雞來台也要調整餐飲形式,例如,在韓國炸雞外帶、外送的占比更高,但台灣則較多是提供內用的店型,且相較於韓國人在炸雞店就是吃炸雞配啤酒,完了再去續攤,多數業者進入台灣市場後,會提供更多韓式料理,有湯有飯菜,變成吃一餐的概念。
抗議周子瑜遭冷凍、反對Joshua談戀愛,K-pop粉絲為什麼一言不合就出動「卡車抗議」?
韓團粉絲出動卡車抗議的事件屢見不顯,日前TWICE子瑜的粉絲因不滿偶像零個人活動,而利用卡車示威,最後成功爭取到單獨雜誌拍攝的機會。究竟K-POP粉絲為何動不動就卡車抗議,背後有什麼理由?
引領拍貼機風潮再起:這家企業如何讓韓國Z世代再次迷上大頭貼?
從一台拍貼機,做到成為大頭貼的代名詞,「人生四格」提供各種道具,讓消費者快樂的面對鏡頭,並靠韓流邊框吸引消費者不斷回來。而面對後來者的追上,「人生四格」的策略是衝出韓國,進入歐美市場,結果竟取得巨大的成功!
BLACKPINK不續約是否會解散?這四組偶像團體打破「七年魔咒」,成員分道揚鑣也能繼續發行專輯、辦演唱會
世界各地的歌迷都在關心BLACKPINK究竟會不會續約?有沒有可能解散?其實就算離開原經紀公司,團體依然能回歸舞台、出專輯,甚至是舉辦演唱會。例如Super Junior部分成員不與SM娛樂續約,團體依然繼續活動,另也有團體成功從原經紀公司手中取得商標權,像GOT7、iKON、INFINITE都是值得借鑒的案例。
中國形象差中文學習熱退燒,「韓流」席捲全球,韓語成美國大學選課大熱門
過去十年,與學習國際事務及安全的學生相比,西方國家商學院學生對於中文課程的參與度有所下降。有些人將中文在國際社會的式微歸因於市場變化。隨著Google翻譯和ChatGPT等人工智慧科技的進步,且能掌握雙語的中國畢業生已填滿中文相關職缺,新進求職者不再需要掌握基礎中文技能。
韓國新任駐台代表李殷鎬:促進台韓半導體「強強合作」,韓流、觀光拉近人民距離
李殷鎬以數據舉例,韓台貿易額過去20年屢創新高,2022年貿易額已達564億美元, 其中半導體產業占絕大部分,凸顯韓台雙邊在半導體產業是互補關係。他最近聽說韓台半導體產業正在相互學習技術,他將以駐台代表的身分全力支持,讓韓台企業合作在全球板塊獲得更大優勢。
韓國是最後一批彩色電視化的亞洲國家,為什麼韓劇能迅速崛起席捲亞洲?
韓國從亞洲最晚起步發展影視的國家,在40年的歲月中精益求精,持續促進產業進步,讓韓劇和韓國電影的影響力在國際上居高不下,種種歷程都值得我們深思與借鏡。
學生服儀解禁的世代:韓風吹襲審美定義,服裝衍生的性化符號油然而生
服裝儀容解禁的世代,許多學生將韓星奉為自己的偶像,就連台灣許多藝人與節目也都紛紛向韓國取經。不少愛美的女學生寒冬下穿著露肚裝加上短褲,寧可讓修長比例被看見,也要忍住寒意。筆者一方面看到光鮮亮麗的外表,另一則憂心那背後潛在了多少性化的可能。而性感的背後是許多人的擔憂,筆者就曾目睹因同事小心提醒學生:「裙子會不會太短?」被學生質疑口吻帶有性騷意味,進而投訴。
《這才是真正的韓國》:台灣「反韓情結」的根源,可追溯到30年前的這一天
在國民黨的認知裡,「中韓關係」指的是「中華民國」與「大韓民國」的關係,所以以「兄弟之邦」相稱的台灣與韓國,當然台灣是哥哥,韓國是小老弟。如此產生的台灣人的韓國觀,也就有極大的偏差與虛假了。
打破保守框架,馬來西亞穆斯林網紅戴頭巾跳Kpop:這就是我的生活方式
有別於一般穆斯林,Sabrina穿起最時髦的服裝,化著韓式小姊姊妝容,對著鏡頭熟練地表演者Kpop舞蹈。她帶著頭巾,依然尊重自己的宗教,希望透過她的舉動告訴世界,伊斯蘭教並不是大家想的那樣。當然不意外地,她上傳的影片與照片充斥著批評與譴責的留言,但她選擇無視負面評論,堅持做自己。
20年不換門號的新婚:與大S再續前緣的「酷龍」具俊曄當年到底有多紅?
成軍於1995年的雙人團體「酷龍」可算是韓流先驅,徐懷鈺的《妙妙妙》、杜德偉的《救你》就是分別翻唱他們的《脫離城市City escape》與《Bing Bing Bing》,尤其是《Bing Bing Bing》的音樂一出來,可是會掀起許多人的青春回憶。
大疫來時,潮流更旺:K-pop如何趁勢重整線上體驗獲利結構,輸出亞裔新想像?
韓國娛樂產業到底是怎麼策略轉型,快速調整營運與產品模型(Product & Operation),將危機化為轉機?而這些韓國在疫情前就已經進行的技術投資,又有什麼樣未來的發展空間,可以讓這燃燒的大火繼續延續下去呢?
韓流逐漸取代蘇聯式文化,成為蒙古社會追求的「時尚」
細究「韓流」在蒙興起的原因,除了「民族認同」的情感外,也經由韓式「文化」和「物質」兩種方式對蒙人的日常生活進行「洗腦」,這種成果逐步取代前蘇聯文化的先占優勢,進而形成一股學習模仿甚至嚮往追隨的「時尚」。
橫掃奧斯卡的《上流寄生族》如何代表了這個時代?
《上流寄生族》在奧斯卡打破外語片的紀錄,奪得最佳電影等大獎,超越了20年前的《臥虎藏龍》。韓國片的厲害,背後有什麼故事?又為華語片帶來什麼反思?
國民黨大敗是「意外中的不意外」,改革之聲再起猶如2016年的翻版
國民黨始終沒說清楚他們如何看待全球的反中趨勢,拋出九二共識意涵的兩岸論述亦不被大眾理解,說不清、講不明,核心價值不明的結果就是捨本逐利,只求短線的勝利,在香港反送中的氛圍下選民自是選擇民進黨。
從一人救全黨到一人毀全黨,「韓流」從此之後就會消逝嗎?
從頭到尾藍軍戰略就只有一個——催出基本盤,導向藍綠對決,看到滿滿動員的「韓粉」就覺得只要能顧鞏固基本盤,韓國瑜就贏定了,到後來,真的只剩基本盤出來投票,中間選民全部流失,青年選民甚至達到「放給他爛」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