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主義
全世界都說川普是狂人——但他絕非異類,反而代表最「原始真實」的美國
當今美國政治、社會與經濟學家否定川普的世界觀,認為美國能推倒蘇聯邁上世界巔峰,正是透過二戰後建立的體系;而川普正肢解美國的黃金體系、擁抱孤立主義,將美國乃至於世界帶回危險法西斯的30年代。但是,真實的世界並不是這些學者、賀錦麗設想的烏托邦。
2024美國大選:北京有偏好的候選人嗎?下任總統將如何影響美中貿易戰和台海局勢?
美國總統大選進入最後倒數,兩黨候選人支持率緊咬。專家分析,無論誰當選,台海爆發戰爭的可能性都不高,但台灣將要面對的難題,是如何讓新的美國政府看見台灣的價值,重視台海和平穩定。賀錦麗將延續拜登的政策,對中國政府而言更可預測,川普就很難預測,北京需要準備幾種配套方案,利用上台初期的幾個月儘快試探新政府的貿易、能源戰略等路綫,再調整政策。
「川普2.0」對歐洲更硬,歐美軍事、貿易關係如臨大敵,經濟領袖憂全球金融體系混亂
川普2.0對歐洲更加強硬,美歐軍事和貿易關係劍拔弩弩。在美國總統大選臨近之際,共和黨候選人川普的民意支持率上升,讓歐洲領導人感到不安。川普2.0將強化孤立主義和美國優先政策,可能退出北約,引發貿易戰,歐美關係勢必發生重大變化。
權衡利弊下,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盼川普重掌白宮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可能正祈禱美國前總統川普重返白宮。川普上次執政期間,曾採取多項對納坦雅胡有利的政策。但本次大選投票日前,川普屢次就中東政策發出複雜、不明確的訊息。
德學者投書「威脅德國的3場戰爭」,以烏克蘭為例呼籲政府正視中國對台威脅
以色列裔德籍作家塞利格曼於《明鏡週刊》發表文章,探討俄烏戰爭、中東衝突與台海冷戰對德國的影響。他認為這三場衝突都具有核武升級的風險,而德國應正視這些威脅,並採取行動以維護其安全與繁榮。
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世界應思考習近平COVID-19期間「罔顧人命」對各國安全的影響
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倫敦表示,各國應思考習近平罔顧人命、不需為COVID-19疫情負責的態度,可能如何影響全球安全。蓬佩奧指出,中國利用新科技進行大規模深度影響力作戰,瓦解民眾對自由民主體制的信念。
極右翼已進入歐美心臟地帶,身在台灣的我們如何討論政治光譜上的左與右
如今,左與右的界線已逐漸模糊,不適合用來簡單歸類政黨。在台灣,兩大黨的左右立場也因議題而異,例如國民黨在過去幾十年來是主張維持現狀的政黨,偏右,而民進黨在許多社會議題則是追求改革的政黨,偏左,但當談及政府角色時,兩大黨都是主張「大政府」。
川普與澤倫斯基通話,承諾透過談判終結俄烏戰爭;星前駐俄大使:俄烏罷兵恐淪兩韓停戰模式
川普19日表示自己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過電話,承諾要透過談判協商來終結俄烏戰爭。川普去曾表示,烏克蘭可能必須放棄一些領土才能達成和平協議。前新加坡駐俄大使考斯甘表示,若俄烏戰爭在川普的介入下結束,很可能是類似韓戰兩韓分裂的形式,有停戰協定讓雙方罷兵,但未解決法理戰爭狀態。
美國大選首場辯論在即,拜登川普對俄烏等立場南轅北轍,華郵拋21大哉問釐清是否協防台灣
美國總統大選辯論在即,《華盛頓郵報》廣邀21名專欄作家提出可能左右未來4年的政策問題,包括是否於中國犯台時出兵介入。21題中,逾半數涉及內政議題。兩人對美國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提出截然不同的願景,川普矢言推動「美國優先」;然而,當拜登上任後則積極修復與盟國的關係。
更多年輕人視川普為「通膨救星」,共和黨18到29歲支持者比例上升,拜登選情告急
《路透社》採訪了20名30歲以下的年輕人,發現他們支持川普的最普遍原因是通貨膨脹、認為經濟狀況對他們不利。不難看出,對他們而言,日常必需品價格上漲,遠比拜登執政期間的高股價和低失業率更為重要。
日本學者松田康博:習近平想統一台灣不大可能成功,結局就是「蔣介石化」
習近平去年11月在舊金山曾對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否認有所謂2027年或2035年武力攻打台灣的計畫;對此,松田康博認為,習近平在跟美國總統玩不高明的「孫子兵法」,習的「猛烈擴軍」 作為(中國軍費30年內增長了39倍,全世界少見 )與他告訴拜登的完全是兩碼事。
中華民國在上世紀就深受美國孤立主義影響,「疑美論」當然要時時刻刻放在心上
勝利的成本是鐵與血,不是自由。最渴望戰勝俄軍的是烏軍,但是烏克蘭不付出足夠的鐵與血,擁有再多的自由都贏不回頓內次克、盧漢斯克和克里米亞。同理,中華民國國軍要戰勝解放軍,靠的不是自由,更不是自以為自由就能戰勝獨裁的阿Q精神。
進步主義浪潮席捲全球,極端保守的美國右翼MAGA派很難不喜歡俄羅斯
俄烏戰爭以來讓人最無法理解的,可能還是在歐洲與美國,有一大票主張白人至上的極右翼人士,希望烏克蘭在這場戰爭中輸給俄羅斯。這些支持者有一個共同點,他們多為川普的支持者,屬於共和黨的「讓美國再度偉大派」,簡稱為MAGA。
關中《美國霸權的衰退和墮落》:在描述美國未來外交政策時,不可能排除「川普主義」的巨大影響
即使川普已非美國總統,但共和黨不太可能和川普主義脫鉤。至少,共和黨仍將對世界保持其本土主義和民族主義,拜登即使要恢復原先的美國國際主義,但他的民意基礎是不夠的。
美國台海政策應改採「戰略清晰」,莫忘房間裡的紅色惡象
把防止台海發生戰爭當做一個孤立的目標,而不是放在中共以骯髒手段繼續擴張下必然想併吞台灣的脈絡來看,頂多只能在短期內換取一時的和平,類似二戰前英國首相張伯倫對希特勒一再姑息、退讓卻以為換來長久和平的無效綏靖政策。
川普的孤立主義,不利於香港與台灣得到其他民主國家的支持
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近日出版《事發之室:白宮回憶錄》引發各界關注。華人政治學者張俊華認為,此書為世界研究美國政治以及其外交提供了不少有價值的訊息,也側面地提供了中國政府特別是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處理中美關係以及在保護自己的利益過程中的思維邏輯。
當極權國家進軍國際組織,民主陣營採行「孤立主義」並不能解決問題
這場蔓延全球的疫情使得許多國家為了自保,轉向孤立主義,然而疫情對國家安全的威脅,反而是對民主國家應該要重拾國際組織領導地位的一大提醒。
美國阻撓「新法官」上任,解決7成貿易爭端的「WTO最高法院」將在11號停擺
川普(港譯「特朗普」)執政團隊長期認為WTO會阻礙川普落實「美國優先」的政見。全球貿易規則的力度被削弱,使不少小國或貧窮國家感到擔憂,這些國家可能更容易受美國的擺佈。
美國納粹並未隨著1930年代逝去,為什麼這些歷史長久被忽略?
Hart解釋,有一部分是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是美國的輝煌歷史之一。歷史上如此描述道:美國拯救了世界。珍珠港遭到轟炸,美國站出來為盟軍扭轉情勢,因而奠定他們成為世界超級大國的地位。這偉大的故事並沒有多餘的空間敘述相對少數、支持反方的人,但實際上他們卻是數量龐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