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登出
你還沒有通知

老屋再生

地方創聲學校

日本的「社區營造學校」,裡面是在學什麼?

城鄉 新社會政策雜誌

在社區營造學校,每個人提的計劃案都不同,有觀光類、醫療社會福利、不動產、老屋改造、農業類、林業類與教育類等等,結業後的工作類型也是多采多姿,而其中印象深刻的案子,很多都是A類+B類而出現C類的那一種。

qdnlueq4sb18ho1o8epj163hltsppa

「拿政府補助像吸毒,能自己獲利才是重點」日本的地方創生經驗教給台灣什麼?

社會 李秉芳

日本中央政府一年從東京發放到各地方做活化地方的補助預算高達16兆日圓,是台灣中央政府一年總預算的2倍多,雖然這當中仍有好的案例,但也讓很多地方都漸漸變成「伸手牌」。

台南謝宅_(4)

老房子新靈魂,最美的不是記憶而是思維:專訪台南謝宅主理人謝文侃

經濟 TNL Marketing

「剛剛好」是大智慧,像是在宅子裡讓生活美學發揮到「剛剛好」的程度。每一座謝宅也都擁有「剛剛好」的特色 :「我希望每一棟的謝宅都要超越上一間,但又不能完全超越。都要有自己的強項,都要有不重複的特色,能夠彌補其他的不足,也要有自己的價值。」

海桐藝術中心2

認識、媒合與對話:關於近期台北的三個藝術空間觀察

藝文 《藝術家》雜誌

在今年上半年,台北市區內出現了三個新空間,它們成立的緣由各異,但都以連結、對話做為成立空間核心內涵,這三個空間分別是位於保安宮後巷的「海桐藝術中心」、再次遷址的「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以及隸屬於學校單位的「嘸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