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
跨域生態系直播講堂:「MIT綠時尚夢想基地生態系」跨域帶領傳統製造業者打入綠色產品市場!
11月27日,資策會將攜手關鍵評論網舉辦「跨域生態系」直播活動,由擔任「MIT綠時尚夢想基地生態系」領頭羊的樹德企業蒞臨分享,展示以生態系跨領域合作,帶領中小企業跨領域打入綠時尚產品市場的經驗談,所有對綠色轉型、永續技術、全球綠色市場現況與佈局感興趣的朋友們,千萬不能錯過。
《合作社不是福利社》:姊妹幫姊妹合作連四方,新住民清潔服務勞動合作社
作者走訪台灣各地,採訪18家不同性質的合作社,包括創立的初衷、經營方式、創新作法等,也赴香港、廣東採訪當地合作社,廣納不同地方的經驗。希望藉由匯集這些故事,為合作社的可能性帶來更多想像,讓合作社成為年輕世代與地方創生的新出路。
新加坡打造「零碳社會」,台達電等台企扮節能背後推手
一般人民比較清楚的是新加坡政府推動2030年要達到綠色藍圖總目標的決心。無論是城市建築或大學校園與綠色產業,均將新加坡視為絕佳的綠色能源實驗室,實驗室範圍也從教室走進大自然。「這是一張99分試卷」的新加坡故事,新加坡要全力達到滿分,這3位來自台灣的產學與專業人士正扮演著背後推手。
中國快時尚產業發達,衣物回收率低「永續時尚」推廣難
電商巨頭Shein和Temu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廉價快時尚生產國之一,產品銷往超過150個國家。報導指出,獨立時尚監督機構Remake今年發布的一份報告評估了各大服裝公司的環境、人權和公平實踐。該組織以滿分150分作為評分標準,在中國有6000家服裝工廠的Shein,僅有6分,而Temu的得分為0。
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登場:台灣半導體、新創技術受大會矚目,台廠新品齊發聚焦電競筆電、遊戲掌機
9日登場的CES,預計將有逾4000家廠商參展,超過1萬3000人與會,以類別來看,AI廠商今年有超過上千家參展,為數最多、約占整體四分之一。以國家來看,根據CES官方app目前估算,美中兩國各有1193和1115家,是全場唯二超過千家廠商陣容的參展國家,緊接著為韓國的774家和法國的201家,台灣則有180家廠商與會,為今年參展商數量位居第5的國家,實力堅強。
布魯塞爾交通減碳:「電動載貨單車」取代短程開車需求,新創urbike啟動物流革命
歐盟提供布魯塞爾586萬歐元進行3年推動計畫,民間購買電動載貨單車或連接的拖車,可獲得每台2000到4000歐元的補貼。薩拉欽說,民間部門最需要政府提供的是明確願景和政策推動路徑,布魯塞爾的「好行動」(Good Move)交通減碳計畫和循環經濟政策,創造節能減碳的生態系,對urbike是很強的支持,「讓我們有信心去做更大投資」。
「地中海聯盟峰會」巴塞隆納登場:歐洲、北非成員國關切加薩危機,聚焦失控的氣溫危機
UfM也表示,2016年4月簽署的《巴黎氣候協定》尋求將全球氣溫升幅限制在攝氏1.5度以內,然而地中海地區的氣溫增幅早已超過攝氏1.5度,且周邊國家對於能源的需求亦越來越高,預計時至2040年,南地中海國家的能源需求恐增加62%。
賴清德提「桃竹苗大矽谷」,經濟部推動研發水電等6面向,國科會跨部會盤點產業用地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5日提出「桃竹苗大矽谷」政見,國科會表示,攜手經濟部等部會,持續規劃以竹科往南北延伸,盤點桃竹苗地區產業儲備用地,並協調水、電、交通等基礎布建。
《ESG企業永續獲利致勝術》:以最佳價格提供時尚與品質,H&M努力打造快時尚業的「循環經濟」
兩位作者是三星經濟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和西江大學企管學院院長,產學經歷專精豐富,也是企業管理、品牌行銷、社會貢獻策略和消費者行為分析權威,穿梭商業理論和實戰現場,完整揭露新品牌語言和祕密──ESG!
詹順貴:環境部正式掛牌,我對首任部長薛富盛的六點期許
蔡政府任期僅剩9個月,已是隱性的看守政府。但以薛部長的資歷,願意在此時承擔此一吃力不討好的職位,相信他一定仍想有一番積極作為。因此,筆者以長期關注並參與環境運動的角色,對薛部長有下列期許。
「訂閱服務」取代買斷,公部門筆電、平板「產品服務化」採購合約預計年底出爐
去年12月環保署邀集主計總處、工程會及專家學者研商,定調產品服務化模式雖有租用設備,但本質仍是一種服務,因此實務上可依勞務採購辦理,並採用「最有利標」的方式進行,如此能鼓勵廠商提出更多創新及利於循環的作法。
8/1起八大類場所不可使用PLA,為何明明是「生物可分解塑膠」卻被禁用?
傳統塑膠回收分類中的六大類已經夠讓人眼花撩亂,再多一項PLA加入第七類,更會增加人們拋棄塑膠時的困擾。也由於民眾尚未建立完整的回收概念、後端堆肥處理機制也未完善,導致PLA被使用後的去處如同沒被回收的傳統塑膠般,變成了垃圾;即使PLA被正確回收,也沒有廠商能二次使用或再製成堆肥。
邁向2050淨零論壇(四):提升企業低碳生產誘因,別再把「碳權」當淨零工具
政府需設定新的階段目標,以激勵製造業進行低碳轉型。然而政府及許多企業如今錯將碳權交易視為淨零行動,部分掮客四處推銷國外來路不明的碳權,誤導企業以為只要可以抵換、就可以少繳碳費,但是「世界上沒有人這樣玩的」......
《李偉文的退休進行式3》:循環經濟有很多概念與做法要取法老祖先,畢竟一百多年前沒有垃圾的概念
不用太高深的數學或知識,只要想到地球上有那麼多人口,每天使用那麼多工廠大量製造出來的商品,地球經過幾十億年才形成的各種礦產,很快就會在我們有生之年用完,在來得及的時候,轉型成循環型永續社會是當務之急。
全台最大廢車回收廠銘福串連30家企業,成立台灣鋰電池資源產業協會,致力於「循環經濟」廢電池回收
全球廢棄電池回收與循環經濟市場,從2018年的3547億美元,成長至2021年的5173億美元,成長高達46%。隨著各國鋰電池競爭越來越激烈,專家強調:「能資源大量依賴進口的臺灣,相較他國挑戰更為嚴峻,需要急起直追。」
《二手芬蘭》:「快速消費,快速丟掉」,二手物品文化只不過是一種美好包裝而已
二手商店不只是實踐循環經濟的場域,「回收再利用」也象徵了未來、環境和永續性。二手物品文化將讓人重新思考及發現物品的價值,也讓人從完全不一樣的角度深度理解芬蘭。
銷售之後,才是服務的開始:「訂閱制」徹底改變企業與用戶之間的買斷關係
根據顧能公司(Gartner)的預測,2023年前將會有高達75%的線上交易開始提供「訂閱服務」。訂閱服務不但可以提供企業可預測的收益、穩定的顧客留存率,同時也降低了開發新客源的獲客成本,讓企業與顧客維持長期互惠的夥伴關係。
【跨域生態系系列專訪 】一塊老菜脯,開啟循環經濟的奇幻旅程
「你的天然廢料,我的加值材料,消費者的健康好料!」內埔工業區的廠商們透過生態系計查串連,運用特殊的發酵技術,將食材邊角料華麗變身,加工應用成為餐桌上的最佳佐味。
從Zara到愛迪達都在用:芬蘭的「回收再造纖維」,能改變服裝產業生產方式嗎?
麥・索米農是世界自然基金會森林方面的專家。她說,「木漿和其他可選的纖維能夠提供多樣的紡織材料,因此能減輕傳統紡織對諸如棉花等原材料需求產生的負擔。不過這取決於他們如何使用能源,所有生產程序,以及他們如何利用廢料。」
線上直播論壇:以跨域創新生態系驅動循環經濟,10/14和你一同搶攻綠色商機
關鍵評論網將於10月14日辦理「循環綠色經濟大商機」線上直播論壇,作為「2022年數位綠色雙轉型聯合成果展」之前導活動,本場以2位循環綠色經濟的經驗談,探索更多綠色商機應用發展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