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美術館
- Related Tags:
- 臺北市立美術館
- 台北雙年展
- 北美館
- 藝術
- 女性影展
- 柯琳.狄瑟涵
- 專訪
- Jo Ractliffe
- Corinne Diserens
- 陳界仁
《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5大子題開展,重返政治、文化、藝術的狂飆年代
台北市立美術館年度大展《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從明(3)日展至明(2023)年2月26日,而北美館館長和本次策展人王俊傑強調:「重回台灣八〇,絕不僅僅是懷舊與回憶,而是從當代的角度回望歷史脈絡及其對我們的影響。特別是在那個混雜政治控制、求知若渴與實驗衝撞的創生年代。」
【藝遊嚮導】11/15-11/21:人權藝術生活節、登曼波個展、亞洲手創展、本週精彩藝文活動別錯過!
金馬影展開幕片、金馬獎13獎項提名的《一家子兒咕咕叫》將在本週上映,敘述養鴿人的家庭故事。楊登棋(登曼波)最新個展《居家娛樂》即將在本週開展,拆封父親的錄影帶,思索隱私、居家與家、娛樂與性的意義。此外,本週還有人權藝術生活節、屏東落山風藝術季、我在鐵花村.唱歌等豐富活動,快跟著【藝遊嚮導】一探究竟吧!
【專訪】北美館助理研究員陳慧盈:展覽是概念思辨與知識生產的載具,每次的策展實踐就如同一個逗號
專訪曾任職於高雄市立美術館助理研究員,現為臺北市立美術館助理研究員的陳慧盈,談博士班階段對策展研究的關懷重點,如何進一步延伸並付諸於美術館專業中。
黃博志《四樓天堂》:以真實事件做一個藝術計畫,不會真的「越界」嗎?
2019年第八屆的Performa雙年展─「Performa 19」,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藉由文化部駐紐約台北文化中心的媒合,參加了無牆國家館單元。
專訪當代藝術家江賢二:半世紀的生命追索,做人當比藝術更優先
《江賢二:回顧展》沿著倒敘的時間軸回溯藝術家的生命與創作歷程,一樓展廳都是他定居台東之後的作品;103展間陳列的「金樽」系列,更是使用當地撿拾的複合媒材,為北美館量身打造的巨幅創作。
用竹籐編織一方淨土:王文志-我從山林來
王文志作品超越國界、人種、性別的魅力,讓日本水土藝術祭、瀨戶內海藝術祭、澳洲Woodford音樂節,皆連續三次邀展,藝術之路看似順遂,其實王文志好幾次都想放棄⋯父親鼓勵他「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2016台北雙年展「當下檔案.未來系譜」:藝術的共鳴之聲
2016台北雙年展將於9月10日開展,策展人狄瑟涵以「共鳴」的概念檢視本屆雙年展,期望透過這個概念看到不同組藝術作品間的關聯,不僅是與社會、歷史、文化等脈絡共鳴,還有不同世代藝術家之間的共鳴。
台北雙年展二十年 從檔案回顧台灣藝術主體性進程
台北雙年展邁入第十屆,北美館推出「朗誦/文件:台北雙年展1996-2014」文獻回顧展,透過檔案梳理、作品展示、藝術對談這三條軌跡,檢視台北雙年展二十年來的歷程。
2016台北雙年展公布藝術家名單 70多組國內外藝術家參展
臺北市立美術館「2016台北雙年展」今年邁入第十屆,邀請法籍策展人柯琳.狄瑟涵(Corinne Diserens)策展,年初以「當下的姿態與檔案.未來的系譜」為題公開向藝術家徵集提案,總計徵得200多件,6日公布本屆參展藝術家及團隊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