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罵克伍陸

透過閱讀經典,我們感到它們遠比傳聞中所想像的更新鮮、更出乎預料、更不可思議。

──卡爾維諾《為什麼要閱讀經典》

起初,荒木(按:荒木飛呂彥,《JoJo的奇妙冒險》(ジョジョの奇妙な冒険)的作者)向編輯提「人類讚歌」時,那只是個模糊的想法,甚至可以說,那只是他為了回絕「畫那種駕駛機械打來打去的機器人漫畫」的藉口。他提出了想要描繪「人類是很棒的」的這件事。然而,人類到底是哪裡好呢?到底有什麼是人類特有、值得讚揚的呢?

隨著《JoJo的奇妙冒險》自1987年連載至今,這個問題就一直在荒木飛呂彥心中徘迴不去,至今也仍未有終極的答案。

究極生物──荒木早期創作的荊棘之路

儘管荒木現在已獲得了眾所認同的漫畫成就,但其早年作品卻是被屢屢拒絕。在《荒木飛呂彥的漫畫術》這本帶有其漫畫技巧、創作心法與心路歷程的半自傳書中,荒木提到:

「當時沒有得獎的原稿不知道最後去了哪裡,現在早就找不到了……每一部當時沒有得獎的作品,都是似曾相識的漫畫,也都缺乏了吸引目光的特質……。」

如今再回頭看荒木在《JoJo的奇妙冒險》前的幾部作品:《巴歐來訪者》、《魔少年B.T》,都顯示了荒木儘管在題材上有獨到之處、劇情曲折,但當時在畫技與設定上仍不夠成熟。

但對於JoJo粉絲來說,《巴歐來訪者》、《魔少年B.T》是許多「JoJo梗」的雛形:《巴歐來訪者》的主角橋澤育朗被收容在組織中,卻逃出封鎖跑到外面世界,宛如柱之男的原型;《魔少年B.T》則有如年少的迪奧,在其俊美的外表下,卻包藏禍心、構思著許多害人詭計。

1980年,當年20歲的荒木(當時仍以本名荒木利之創作)與漫畫之神──手塚治虫相遇:

而荒木出道作《武裝Poker》,雖然畫風上受到橫山光輝作品的強烈影響,但故事開頭敘事者對撲克的描述「這遊戲最有趣的地方,就在於視自己的手牌與對手的臉色,不斷哄抬注碼」卻原封不動地成為《星塵遠征軍》中承太郎與達比賭博之戰的主軸;其西部設定更成了《JoJo》第七部《飆馬野郎》的重要背景。

荒木興趣廣泛,對於西部片、西洋音樂、義大利文化與美食、文藝復興藝術、黑道電影的喜愛,都成了他創作的養分,而每一種創作養分都有再創、變形的可能。《JoJo》作為荒木的集大成之作,幾乎把荒木早年創作的遺憾之處、個人的愛好事物串聯在一起,這才成就了這一段「奇妙冒險」。

荒木的興趣內容之廣橫跨百年,也難怪許多漫畫家跟網友會認為他有練過波紋氣功、戴上石鬼面,或是替身使者了。

圖片來源:《武裝Poker》(jojo.fandom.com)

荒木早年獲得手塚賞的作品《武裝Poker》

JoJo的奇妙音樂學

宛如《黃金之風》中的喬魯諾的替身「黃金體驗」一般,荒木透過替身的設定,賦予了自己的最大愛好──西洋音樂更豐富的「生命力」。但早在替身之前,他在《幻影血脈》就透過齊貝林伯爵(Led Zeppelin,齊柏林飛船)、旦亞與史特雷(Dire Straits,險峻海峽)、史比特瓦根(Speedwagon,快速馬車合唱團)等人融入劇情中,把自己對西洋音樂的愛嶄露無遺,更推坑了無數JoJo迷進入音樂的世界。

「Is this a JoJo reference?」至今不時成為國外JoJo迷在許多電影、音樂在網路評論中常出現的問題。可見得這不只是單純的致敬,而是將樂曲中的情感、意境、內容等融入角色在故事中的表現與劇情中。

圖片來源:《JoJo的奇妙冒險》第二季動畫

迪奧的替身「世界」背上背著氧氣筒,宛如潛水員的形象設計,正是致敬同名美國重金屬樂團Dio的歌曲《Holy Diver》。(圖片來源:《JoJo的奇妙冒險》第二季動畫)

V Magazine

荒木先生筆下角色的姿勢,部分參考了海外的時尚雜誌(圖片來源:左,《JoJo的奇妙冒險》;右,V Magazine

《JoJo的奇妙冒險》在重新挪用這些文化意象的同時,荒木也加入了許多自己的詮釋。他融合合適的音樂品味進入作品中,為角色們提供了另一種互文性。每個人物的飽滿,來自於他們喜歡的音樂、電影、歌手、戲劇等等。

荒木設計了一張表格,為他筆下的每一個人物不厭其煩的設定(如下圖),讓他們在性格上的展現更真實飽滿。這讓讀者不像是在閱讀《JoJo》,更像是《JoJo》的角色宛如我們身邊的某個真實人物。我們喜歡這些角色、記得他們的名言、屬於他們的重要場景,正是因為作者的用心經營。

圖片來源:《荒木飛呂彥的漫畫術》

荒木為角色們做的身家調查表(圖片來源:《荒木飛呂彥的漫畫術》)

暫停學姿勢:JoJo的圖像化與符號化

正當早年的荒木困於畫技不足的窘境時,他到了羅馬的博爾蓋塞美術館,看到了貝尼尼的巴洛克雕刻作品《阿波羅與黛芙妮》。雕像本身自然是靜止的,然而在達芙妮成為月桂樹的瞬間,她的手及身軀卻呈現出了旋轉往上的感覺。在靜態構圖中找到動態的可能,荒木對《阿波羅與黛芙妮》讚不絕口,「如果漫畫也能這樣畫就好了。」他感嘆說道。

維基百科

《阿波羅與黛芙妮》(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他進一步鑽研,發現「姿勢」會留在人類記憶之中,透過極限的姿勢,更能表達人物的情感──這些是過去他在日本美術中未能學到的。他開始注意人類骨骼位置、身體活動方式、扭曲特定部位時,將會為身體其他部分帶來什麼變化?這些都使得《JoJo》的畫風獨樹一格。

正如前文所述,荒木從不隱藏自己致敬的元素,他進一步發現時尚走秀、服裝雜誌中人物的姿態,其實正是現代身體與文藝復興作品的共通點──甚至可以說是在對「美」的追求上殊途同歸。

圖片來源:《JoJo的奇妙冒險》第四季動畫

《黃金之風》中,喬魯諾抱著負傷的米斯達,正是致敬了米開朗基羅的《聖殤》。(圖片來源:《JoJo的奇妙冒險》第四季動畫)

我們亦能發現荒木並非死守著肌肉猛男的畫風,從《不滅鑽石》開始,開始出現一些穠纖合度、甚至帶有女性特質的角色;而在《石之海》中,更有粗壯的女性角色。

《JoJo》在圖像化與符號化的同時,也仍持續嘗試著更符合現代美感的畫風。如今,「JoJo立」(JoJo's Pose)不只是一個JoJo畫風的招牌,更是一門學問,有著教程網站、更是許多作品致敬JoJo時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Youtuber模仿各種「JoJo立」的影片作品:

人類的美好,作為一個永無止盡的主題

荒木在漫長的創作之路上,十分有自覺地知道只有以萬變應萬變,不憑藉著惰性、持續修改過往被詬病的地方、不仰賴一個長期性的人氣角色來連載作品,才能一直走在尖端。因此,他筆下的主角會衰老、會死亡,但精神會持續傳承。

他對各題材的多方涉獵使得《JoJo》略帶異色,避免少年漫畫千篇一律戰鬥所帶來的疲乏。即便是戰鬥情節中,他也會適度穿插弱小但精於心計、擅長智鬥的敵我雙方,而非一味地崇尚力量。在動作表現上則連結文藝復興時期的人體呈現、時尚模特的姿勢與服裝設計,讓每張圖十足吸睛、百看不厭。

圖片來源:《JoJo的奇妙冒險》第一季動畫

圖片來源:《JoJo的奇妙冒險》第一季動畫

而貫穿全系列《JoJo》的主要命題──人類讚歌,更是把「人類的美好之處」分成了數個部分拆解:人類的讚歌是「勇氣」的讚歌;是果斷行動、智取敵人;是對彼此的珍視,在旅行中化敵為友、建立牽絆;是鍥而不捨、守護小鎮日常的集體意識;是拒絕他人擺弄、即使與組織作對也要成為反抗者的黃金精神,是身陷囹圄也要嚮往自由的意志。

從無私英雄、不良少年到黑道流氓,荒木告訴讀者「人類的美好」並非某些人特有的性質,而是全人類皆有的精神。荒木當年無意間的一句話「無論如何,人類都是最棒的」,竟然在不知不覺中與文藝復興時期「以人為本」的精神互相輝映,進而與現代社會的音樂文化藝術時尚產生連結,持續地帶給人們勇氣挑戰現實中的困難、牢不可破的命運。或許這作品的產生,本身就是一個最奇妙的冒險。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