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致良(社會人士)
讀王乾任〈台灣電影或許技不如人,但假裝金馬獎沒有「文化統戰」不是太傻就是太天真〉一文,有四點不同意與一點同意之處。述之如下:
第一,看多中國電影就會被統戰嗎?我無法認同:互相了解,並不代表會互相認同;甚至互相喜歡也不代表會想要成為對方國家的人。此文更認為「文化菁英的抵抗力高,誤以為全部的人都跟它們一樣,很恐怖的一種自我優越論。」此更荒謬,中國跟台灣文化上的交流已經是全面無法阻擋了(中國好聲音、各種旅遊節目),金馬影展有一群文化菁英當守門員,過濾影片水準,有助開展視野,而非文化統戰。
第二,就「影展」來說,金馬所開出的票單,來自「世界」各地,而非只有華語。金馬影展本身提供的外語片素質都很好,提升觀眾鑑賞力,很多好片值可欣賞,讓人很難產生中國電影就是棒的幻想。(套作者的話就是把更多人訓練成「有抵抗力的文化菁英」)。如果金馬影展不提供這麼多好片,觀眾只會更加「鎖」在「華語」電影的小框框。台灣電影無論好壞,不應該需要一個影展來讓大家活在自我滿意的幻想中。
第三,中國電影本身存在很多分歧。影迷(作者所謂的文化菁英)都不會買即將上院線的片,所以會去看的「中國片」其實很多並不主流,可能來自新疆、西藏等等,此文把各種分歧總結為一種文化統戰,無視中國電影本身有很多分歧,例如本次最大贏家,電影常常被禁的婁燁。
第四,金馬所強調的是「民主」的價值凌駕在政治之上,這點已經被認識的很清楚了。必須注意的是,如果金馬獎也強調「台灣民族」價值,但中國也喜歡強調他們的「民族」價值。這兩者在文化上內在邏輯恐怕很像:強調認同、親近鄉土,只是故鄉的地點跟口音不一樣。而在政治上,大的民族很容易蓋掉小的民族價值,所以台灣很需要依靠「民主」、「自由」普世價值。這也是金馬獎重要的角色。
但我相當同意此文的一個核心觀點,就是金馬「獎」不應該只鎖定華語,以「語言」別作為「電影」獎項的設定,是有些問題的。對此強調基本是依循冷戰以來,美國把台灣塑造成中華文化的依歸,藉此吸引華僑資源,抵抗中國與蘇聯的形式。
但是發展到第51年,中國基本上已經把文化發言權完全握在手裡,金馬獎強調「民主」、「自由」的價值,更顯重要,卻也不應該只鎖定華語獎項,由衷希望金馬獎未來走向亞太影展的方式或者更加國際的方向。
責任編輯:楊士範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