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信心滿滿地認為,人口爆炸必能帶來經濟起飛,如同永恆不變的經濟學教條。但,人口紅利也可以轉變成人口魔咒,印度就正面臨著這個巨大的挑戰。
文:維多.馬列特(Victor Mallet)|財訊雙週刊 第542期
你不用親自造訪印度,也會知道世界人口正以令人擔憂的速度膨脹,並且迅速超越70億大關;但是,若能親訪印度一趟,實景絕對讓你吃驚。2013年在恆河舉辦的印度教大壺節(Kumbh Mela),望著洶湧人流踏進恆河以汙穢的河水洗滌除去罪惡,必能讓你理解一切。
印度警方估計,單單在2月10日一天,就約有兩千萬至三千萬人在恆河裡沐浴。對官方而言,要維持如此龐大的人群在恆河沙岸流動絕對是一大挑戰;儘管主辦方謹慎執行活動措施,仍有36人於安哈拉巴德車站遭踐踏而死。
印度的美好時光都相當擁擠的。出版《人口炸彈》(The Population Bomb)的作者保羅.埃利希曾經歷過地獄般的人口爆炸瞬間:「人們吃著、人們沐浴著、人們睡著、人們四處走動、吵罵和尖叫著;人們的手從窗戶伸進來,乞討;人們排泄著;人們掛在巴士上面;人趕著牛羊。人、人、人,到處是人。」而那還是45年前,當時印度人口剛超過五億人,如今早已成倍增長。目前印度人口已達12億。未來的40年內,印度人口將超過17億大關。
人口爆炸潮潛藏的隱憂
印度政客與國際經濟學者很容易被「人口紅利」的概念沖昏了頭,許多人信心滿滿地認為任何人口爆炸必能帶來經濟起飛,如同永恆不變的經濟學教條。對新興市場的商業潛力感到樂觀的評論者認為,「人口爆炸潮」能帶來較高的國內生產總值與勞動力,而人口快速增長的時期能降低撫養比;也就是說,當就業人口高於孩童與老年人口時,將提高儲蓄與投資比率,提升人均收入。
1798年,馬爾薩斯在《人口論》一書中預言饑荒與災害。這位經濟學者完全忽視機械化與科技進步,所帶來的農耕生產率增長,然而仍有部分正確的見解──實際上來看,龐大的人口規模成為數起饑荒的主因之一,包括18世紀愛爾蘭馬鈴薯饑荒,與八四年衣索比亞的饑荒皆然。他成功預測人口所帶來的壓力將點燃戰火,特別是當具有攻擊性的牧民開始攻擊定居農民,好比蘇丹的達佛事件。有趣的是,馬爾薩斯也成功預測2百年後人口稠密的中國,將成為強勁的製造用品出口國。
面對龐大的人口增長現象,印度決策者們應抱持著有如拆除定時炸彈的心情,解決潛在的人口問題,而非坐等人口紅利帶來滾滾利潤。有3個論證可以破解坐等人口紅利的迷思。
首先,儘管經濟體與人口絕對規模,卻無法為一國國民提供幸福感;澳洲、挪威或是哥斯大黎加都是絕佳例子。以經濟角度而言,真正的關鍵是人均收入;好比巴基斯坦的經濟不斷成長,但對照持續增幅的人口,大部分的國民並未變得更富裕。
第二,在全球化與高速數位連結的時代,政府實無法再認為低扶養比(當就業人口高於孩童與老年人口時)將帶來超越人口急速爆炸的利益。在工業時代時,擁有低扶養比的國家享有明顯的經濟利益;例如,中國的工業成就實歸因於上百萬移動至沿海城市工廠求生的勞動者。
然而,世界正在改變。日前,印度最大汽車製造商吹噓自家銷售量已達歷史新高,但該汽車大廠廠址則在英格蘭中部,而非極度缺乏工作機會的印度本國。事實上,製造業工作機會的匱乏,確實是印度的大問題,唯有改善相關政策,如土地限制、勞工法令與官僚系統,而非勞動力。數字證明,目前僅有約一千萬印度人受雇於十人或以上規模的私人企業,但印度每年卻約有一千兩百萬的新進年輕勞動力要加入就業市場。
不只印度的低階勞動者苦無獲職機會,數百萬個高階服務業職缺也缺乏人才替補。這並非是印度的新難題,三年前,亞洲開發銀行就警告,「如果人民無法取得學習技能的適當機會,人口紅利將轉變成人口魔咒,醞釀社會的動盪不安。」可惜,印度的執政者們對此忠告似乎毫無警覺。
全球化改變了勞動想像
第三,人口增長論者忽略了如印度一般的國家是否有能力餵養更龐大的人口。在目前全球人口即將瀕臨90億、一百億大關時,我們是否仍期望人口繼續膨脹?只消看看自然資源的濫用問題、環境破壞以及人口稠密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就知道答案是否定的。
幸運的是,印度的生育率以及人口成長率已有下降趨勢,對印度而言,當務之急是提早為即將誕生的新世代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做準備。然而,印度政府的處理能力令人擔憂。良好的學校教育、電力、乾淨的飲用水、甚至基本的衛生設施,目前都付之闕如。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