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震鐘/本文摘自《不只是怪,可能是病了:認識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病》

精神病是生理上的某些特質在心理調適的過程中,遇到壓力超過可以正常運作的臨界值時,而出現的精神功能障礙。先天的體質或許不容易改變,需要藥物的幫助,但心理層面及客觀環境上,還是有調整空間。

預防精神病:先練習抗壓吧

有病就要治病,沒病時平常先強身,接受適度的壓力挑戰。問題是在還沒發病之前,如何知道什麼是「適度」呢?這當中要考慮到個別差異。所謂「抗壓性」只是一個概念,很難客觀測量,有些人喜歡挑戰新鮮事,不刺激就不過癮;有些人習慣一板一眼,按部就班則一切順利,突然大變動就手忙腳亂。因此對A是稀鬆平常的事情,對B可能是莫大壓力,很難說怎樣才是最「適度」的。

人有趨吉避凶的本能,順勢而為壓力自然較小,但也要為預期外的逆境做準備才行。鍛鍊抗壓性的原則是: 選擇一個比現在的自在狀況稍微困難一點的任務來嘗試, 才能在實務層面和心理層面學到新的技巧、得到進階的體驗。等能力提昇之後,再往上一級試探,若發現實在太吃力時,毋需過於勉強,暫時退一步,等時機更成熟時再試一下。

這個道理聽起來再簡單不過,但「知易行難」。不妨多看多聽,從觀摹比較當中學習,發展出適合自己的調適壓力模式。

病發時:記得「對病不對人」

精神病發病時,不僅患者,甚至連周遭的親人,都像捲入一場風暴,一不小心就被颳得千瘡百孔、面目全非。「到底發生什麼事了,一向疼愛我的家人,為何變得如此面目猙獰,強迫我做我不想做的事?」家人也很憂心痛心,「為什麼突然間完全不可理喻,把我們當成仇敵, 根本變了一個人似的?」不明就裡的旁觀者,可能火上加油說風涼話:「一定是你們如何如何,才會造成這般那般」,不管是無知還是惡意,都令人難以消受。

對精神病擁有正確的認知,可以建立恢復正常生活的信念與希望。明白這些異狀只是「病了」的警訊,就醫時不至於慌亂彷徨。當然,精神病急性發作時,會造成病患與家屬很大的情感負荷,但仍應盡力讓抱怨、指責、衝突等負面情緒平息,才能對患者提供有效的幫助。

記得「對病不對人」。重要的不是誰對誰錯,而是誰正在受苦,需要大家幫忙。當患者無理取鬧時,要避免隨便放話,例如「你若不好好吃藥,醫生就要幫你打針、把你關起來,我們也不要理你了。」應改為好言相勸: 「吃藥能幫你靜下來,我們才能好好溝通,弄清楚是怎麼回事,也不用擔心會發生什麼危險。」如果真的沒辦法說服,就要請醫生幫忙,該住院就住院,情況改善自然就能出院。

復原中:學習如何修補人生中失落的一頁

風暴過去,免不了滿目瘡痍,但自怨自艾沒辦法帶我們回到美好的過去,不如學學電影「亂世佳人」的女主角,先好好睡一覺,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臺灣之光王建民,在美國職棒大聯盟綻放光芒後,幾次受傷倒下,經過漫長治療復健,終於回到了投手丘。球迷們不忍苛責他球速不如之前快,成績也明顯下滑,還是願意稱讚他的勇氣與毅力。不管之後的成績如何,他已經為大家上了重要的一課。

首先要能衡量現實,尊重專家的意見,接受必要的治療。縱使失敗也不輕言放棄,持續依現實狀況調整自己的

期待和因應模式,給自己一個合理的目標,看看生命會走出怎樣的一條新路。精神病患回歸正常生活的歷程,和選手回歸球場的路途,不是一樣的嗎?自己若不努力,又如何能爭取到再一次發光的機會?

精神病的復原過程的確漫長辛苦,尤其是思覺失調症患者生病之後,常有缺乏動力、持續力不佳、社交能力下降、認知功能退化等問題,而讓做事時的執行功能、問題解決能力、挫折忍受度和情緒調節等方面受到影響。偏偏外表卻好手好腳、耳聰目明,說是生病、領了殘障手冊, 別人不見得相信,還可能覺得只是懶惰、甚至懷疑是不是裝病。

有的患者會選擇自我放逐、怨天尤人、活在過去, 也有人是把苦往肚裡吞、消極認命。但怨天尤人也好、退縮自閉也好,都必須面對一段不容易的漫長歷程,何妨乾脆積極調適。最重要的是,要能接受生病之後的自己,或多或少會和先前有一段落差,必須重新調整期待、價值觀以及壓力因應模式,才不會覺得處處碰壁,走投無路。並且,在適當的時候,和適當的人討論自己的困難,適度紓壓,以免一不小心又把自己壓垮了。

修復的歷程,沒有明確的路標與指示,只能摸著石頭

過河,安全第一,小心為上。很多人說生了一場大病,對生命會有不同的體認和看法。的確,精神病更是如此。這一段個人的,獨一無二的生命歷程,既然不能抹去,何不安然與病共處,來日再下一段精采的註記,重新定義自己的價值。

書籍介紹

《不只是怪,可能是病了:認識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病》,心靈工坊出版

作者:劉震鐘

在病與非病之間,沒有明顯的分隔線。不妨先以寬容的心去理解:「啊!原來也有這樣的人」

一旦發現徵兆,就需要精神科醫師的鑑別與治療,學習面對與調適,即可有效改善病情!

不只是怪,可能是病了

不只是怪,可能是病了

責任編輯:鄒琪
核稿編輯:林佳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