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佳燕(醫師)

我行我素的人,很難理解「玻璃心」。而我卻時常遇到尋求解方的玻璃心人。而尋求玻璃心解方的都是女性,無一例外。

演講時,兩個小時,甚至三個小時,講得口沫橫飛,聽眾彷彿也聽得如癡如醉,認同的笑聲連連,大家頻頻點頭稱是,讓在台上的我,誤以為「洗腦」大獲全勝,聽眾應該回家會改變養兒育女的觀念,重新調整對孩子的期待與要求。

我也太天真樂觀了。接著聽眾發問,往往是我的美夢破滅時。一切的認同,只止於認知上的理解,從翻轉認知,到付諸行動,仍然是漫漫長路。其中有太多掙扎、害怕、擔憂、沒有安全感、無法放手。

數不清有多少聽講極度認真的年輕母親問:「我上過很多課,也很認同孩子要有快樂童年。可是,周圍有太多聲音在指導我們如何當媽媽,甚至指責我們。我有時實在擋不了這些批評的聲音,甚至為了讓他們閉嘴,乾脆罵小孩給別人看。我也不希望這樣,可是怎麼樣才能不理會別人的批評?」

這不是少數年輕母親的問題,我聽過太多。

「正義魔人」讓母親難為

「正義魔人」越來越多,無所不在,四處流竄,是讓母親越來越難為的原因之一。

冬天來時,一位母親騎摩托車載著穿短袖的孩子,就被不明人士拍照,送上網路,馬上湧上一群又一群的鍵盤正義魔人,指責這位母親不負責任,虐待孩童,不管孩子會冷、會著涼、會生病,眾人皆成了愛護孩童,見義勇為的善心人士。

這是一個很奇特的現象,演講時,我經常詢問來聽演講的父母:「沒有打過小孩的請舉手!」每次都寥寥無幾,明明台灣的成人很會打罵小孩,慣於說些侮辱孩子自尊的話,可是,當一躲到鍵盤之後,人人都長了一隻專門在指責他人不愛小孩、不會養小孩的手指。

逼得那位成為全民公敵的母親無奈出面解釋:「不是我不讓孩子穿外套,不是我沒有拿外套給他穿,是孩子自己堅持說他不會冷,他要穿短袖不要穿外套!」

是啊!我們不是經常諷刺一些婆婆媽媽,「有一種冷叫做媽媽會冷」,「有一種冷叫做阿嬤會冷」,現在是「有一種冷叫做路人會冷」。

其實,我也經常忍不住會當「正義魔人」。

有一回在一家咖啡廳吃早午餐,聽到隔壁桌,一位媽媽正在盯小孩寫作業,那口氣顯示極度不耐煩:「我是教你這樣寫的嗎?是要講幾遍,你才會寫好?!寫得亂七八糟,全部擦掉,重寫!」

只見那孩子一臉敢怒不敢言委屈的表情,我很好奇是什麼樣糟糕的字體,足以讓母親在美好的週日上午,吃著美味的餐點時,還會氣惱到在公共場所,直接怒罵小孩。

我用完早餐,準備離開時,站起來,裝作只是路過,走到孩子身後,偷窺了一下孩子的作業簿,依照我的標準,那是正常不過的孩童書寫的字體,甚至比我小學時的字體還要整齊許多。

於是,我忍不住說話了:「這個字體已經夠整齊了,幹嘛要擦掉重寫啊?!」然後,不敢看那位媽媽的臉色,趕緊步出餐廳,以免被「追殺」。

不過,大部分的時候,我還是忍住了,把要說的話硬生生吞進肚裡。在捷運上,看到一直划手機的父母,旁邊坐著了無生趣、無所事事的小孩,想跟那些父母說:「請跟你的孩子說說話或是玩什麼都好。」

在餐廳上,看到餵孩子吃手機的父母,想跟他們說:「把手機收起來吧!你們正在幫孩子手機上癮啊!」

也曾經有一位母親與我分享她帶孩子去爬樹,還特別挑選了一個較偏僻人煙稀少的鄉下戶外,有一位婆婆路過,依舊大喊:「危險啦!媽媽妳怎麼讓妳的小孩爬樹啦!」

公婆、爸媽、姑嫂姨叔伯、鄰居、老師、其他家長、路人甲乙丙丁⋯⋯通通都變成我們這些年輕媽媽的育兒指導員兼打分數的評審。

我曾經反思,我自己為什麼很少受到旁人批評的影響?

我也是母親,像我這樣養小孩,當然遇過很多次的好心忠告或是不經意的指責。

孩子讀那所只有遊玩沒有寫字的幼兒園時,朋友特別來電關心:「這樣不行啦!孩子會跟不上,趕快轉去讀有教美語的雙語幼兒園!」

小學時,有一回到安親班接小孩回家,老師告訴我:「妳的小孩這次月考成績退步很多!」我則毫無防備心地直白詢問老師:「他們什麼時候月考的?」老師不敢置信地望著我,然後說:「妳這個媽媽是怎麼當的?」

我就是這樣當啊!也只會這樣當,我給老師一個微笑,繼續這樣當媽媽。月考是孩子在考試,評估孩子學習的效果如何,是孩子自己要記得何時月考,為什麼身為父母也必須知道呢?

有太多親戚朋友一再說我:「明明是一個無比聰明的小孩,就是被妳這種媽媽養到,帶著四處玩,都沒有在讀書,小孩成績才會這樣!」

成績是怎樣?我的孩子沒有父母伴讀,甚至還要抵擋我這個經常來攪局的母親,例如月考前一天,突然帶他去看電影「海角七號」,又例如數學補考日前一天還在台東遊玩,他完全靠一己之力,竟然可以有這樣的成績,我以我的孩子為榮。

怎麼當個「我行我素」的母親

我的我行我素,自信滿滿,是從何而來?是自戀狂妄嗎?不,我只是從過去自己的成長經歷,從觀察周遭親友的過去與現在,仔細思考後,很清楚地了解我要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童年。

我完全不為所動的堅持,是因為我要孩子快樂健康的長大。我要孩子有許多美好的童年回憶,我要親密輕鬆的親子關係,我要一個有趣、溫暖、講道理的家人關係。

這些才是我要的,而且是我身為孩子的母親,可以給與孩子的人生禮物。

很明顯地周遭許許多多的善意規勸與指正,恰恰違背了我希望帶給孩子的童年經歷。

每一個成人,往往透過自身的成就或挫敗、喜悅或痛苦的經歷,衍生出如何經營親子關係與建立對孩子的期待,型塑孩子什麼樣的童年生活。

人人觀點不同,有人視爬樹是一件「不守規矩」的壞事,有人卻認為孩子若沒有爬過樹,是枉費童年。因此,為什麼要為與你觀點不同的人所伸出的指頭,而退縮呢?

身為女性,許多人從小習於扮演討人歡喜、體貼他人的角色。

上一輩的父母通常以貶抑孩子的方式,來表現自己有謙虛的美德。如果有人誇讚女孩長得真美,父母會謙遜地回:「沒有啦!你不嫌棄啦!現在這個時代,靠一張臉長得漂亮沒有用,要腦袋漂亮才有出息。」

若是有人誇讚女孩好聰明,父母可能又會這樣說:「女孩子聰明有什麼用,還不如長得漂亮一點,找個有錢老公來嫁,比較有前途!」無論如何,我們的父母永遠善於挑孩子的毛病,吝於誇讚孩子,更拙於鼓勵孩子。

我們是如此渴望獲得大人的肯定,期盼能迎來大人對我們翹起大拇指,說我們什麼事情做得好棒。

我們因此要求自己要表現優秀,處處討好大人,希望博得大人一個點頭、一聲讚美。要做到這種可人兒,必須時時察言觀色,眼觀四方,耳聽八方,在意他人如何談論自己,是不是個好女孩、乖女兒?

這樣的習慣,根深蒂固到即使為人母了,依然想要當眾人眼中和口中的好母親、好妻子、好媳婦。我們依舊活在被打分數的陰影中,即使這些眾人與你一點干係也沒有,他們的一言一語,仍舊牽動著你。一句指責的話語,便足以擊碎你的玻璃心,心碎滿地。

認清這樣的心態,請把自己找回來吧!找回那個長大的自己。

我們已經成人,甚至已經在經營一個孩子的初期人生,沒有人在打我們分數了,只有你自己可以為自己打分數。

至於打分數的標準,是你自己訂的,因為只有你自己知道:你希望帶給孩子什麼樣的童年,你希望有什麼樣的親子關係,你希望養出什麼樣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社會公民,你有自己的認知──什麼才是人生最重要、最值得的價值與生活。

如果,你已經思考清楚,請當一位充滿自信的母親。是的,當媽媽就是要有接近自戀的自信,但是絕對不是自戀。

本文經人本教育札記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原標題:當一個不再討好的女人,才有自信的母親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溫偉軒
核稿編輯:丁肇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