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美聯社》報導,印度人口數於4月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人口最大國,也讓印度擁有極大的人口紅利窗口。然而《BBC》指出,印度女性的勞動參與率過低、生產力不足,是印度兌現人口紅利的一大障礙。

CMIE:僅10%的女性符合就業或求職條件

隨著勞動人口的增加,印度理論上會因為「人口紅利」而獲得經濟成長。人口紅利指生育、死亡率下降,勞動人口比率增加,青壯年撫養老人、小孩負擔減輕,從而帶動經濟成長的一段時期。然而,一個國家能否兌現人口紅利,仍取決於青壯年人口生產力的多寡。

雖然印度近一半的人口是女性,但在過去20年中,職業女性的數量已降至歷史最低水平。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印度女性的勞動參與率曾在2000年達到最高峰的31%。此後,女性勞參率不斷下降,在2021年僅剩下19%,且印度經濟學家亞伯拉罕(Rosa Abraham)指出,政府計算勞動女性的標準非常低,甚至把一週僅工作一小時的女性也算進勞動女性中。

印度經濟監測中心(CMIE)採用更嚴格的就業定義,發現印度在2022年,在達到工作年齡的印度女性中,只有10%的女性,符合就業或正在求職的條件。這代表印度的女性就業人數僅有3900萬,男性則有3.61億人。

此外,根據印度官方數據,結婚後的印度女性中,只有32%的人會工作,且她們中的大多從事農業勞動。目前,女性員工在印度製造業中所佔比例不到20%。

父權社會是勞參率低落的原因

印度一名女性人資烏魯加納漢(Lavanya Uluganathan)接受《BBC》訪問表示,她在2014年達到「職業生涯的高峰」後,決定暫停工作去生育、照顧小孩。

4年後,烏魯加納漢決定重返職場,但她指出,再次尋找工作的過程非常困難。烏魯加納漢表示:「這對我的職業生涯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挫折。」她不斷遭到拒絕,且公司人員以她曾離開職場為由,要求她大幅降薪。

印度女性在家庭、社會風氣的壓力下,求職困難|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印度女性在家庭、社會風氣的壓力下,求職困難|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BBC》與《美聯社》指出,印度根深蒂固的傳統社會風氣,是女性勞參率低落與求職困難的主因。印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個父權社會,民眾認為女性應該是家庭的主要照顧者。根據印度2019年的全國時間使用調查,印度女性,花在無償家庭照顧工作上的時間,是男性的八倍,遠超世界平均的三倍。

此外,印度對職業婦女多持負面印象,印度社工喬漢(Lalmani Chauhan)就直言:「當我開始工作並離開家時,我的家人常說我一定是在當妓女,我能繼續工作是因為丈夫生病,使我成為家庭唯一的經濟來源。」

提升女性勞參率能幫助印度經濟

對於適逢人口紅利窗口的印度而言,提升女性的勞動參與率對印度經濟至關重要,根據麥肯錫公司2018年的一份報告估計,若印度能將女性的勞動參與率提高10%,將能為其國內生產毛額(GDP)帶來5520億美元的增長。

亞蘇卡大學經濟學教授戴斯潘德(Ashwini Deshpand)也表示:「如果印度想要獲得紅利,那麼必須讓女性從事更多生產性工作。」她補充,印度需要在農村地區,創造更多的非農業就業機會,以幫助女性找到農業以外的工作。

汽車零組件公司Gabriel India Ltd的總裁賈吉(Atul Jaggi)也證實,增加雇用女性員工,正在為他的公司帶來幫助。

賈吉指出,他的公司工廠中,有超過20%的工人是女性。從商業角度來看,根據他們公司內部的研究,增加雇用女性員工,使他們的女性顧客流失率降低,且招募女工並沒有花費他更多成本。

他表示:「我們提供住宿、餐食補貼和多項培訓計劃等福利,以吸引更多女工,這並沒有使我們花費更多,因為這些是任何好的組織都應該擁有的基本設施。」

Gabriel India Ltd的員工拉根(Roshni Lugun)對賈吉的做法表示贊同,她表示:「為什麼只有男性能為印度的經濟帶來貢獻?我們也可以提供幫助。」就拉根而言,工作中最令人興奮的部分,是它給了拉根一種獨立感。

她指出:「當我和朋友出去時,有時我會發現一輛裝有我們汽車零件的摩托車。我會向他們說,你看,我做到了。這讓我感到高興和自豪。」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張博丞
核稿編輯:羅元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