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近年與台灣關係友好,捷克參、眾議院議長都率團來台訪問,引發中國的警戒。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2020年訪問台灣後,中國以影響中捷關係為由,臨時取消總值530萬捷克克朗(約合新台幣700萬元)的1筆訂單。
歐洲與中國的經濟合作不復以往,不僅義大利可能在今年退出一帶一路,捷克外交部長利帕夫斯基(Jan Lipavský)日前表示,中國力推的「中國 - 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14+1)既無實質功能也無未來,已經玩完。
中國在2012年與16個東歐國家成立「中國 - 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為了重建與這些前蘇聯國家的經貿關係。該合作機制在希臘於2019年申請加入後一度擴大為「17+1」,不過立陶宛在2021年因「台灣代表處」正式掛牌與北京決裂,率先退出了該機制,而愛沙尼亞與拉脫維亞也在2022年宣布退出,此合作機制減至「14+1」。
捷克是外界預測下一個退出「14+1」的國家。捷克外長利帕夫斯基本月2日接受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訪問,直言「14+1既沒有實質功能,也沒有未來」;他並感謝美國在中國問題上的戰略主導,稱捷克已經準備好在歐洲框架內與美國合作。
捷克近年與台灣關係友好,捷克參、眾議院議長都率團來台訪問,引發中國的警戒。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Miloš Vystrčil)2020年訪問台灣後,中國以影響中捷關係為由,臨時取消總值530萬捷克克朗(約合新台幣700萬元)的1筆訂單。
另一方面,中國對捷克的經貿往來其實並不大,台灣對捷克的投資是中國的14倍,中國的貿易出口佔捷克GDP不到1%,中資佔捷克的外國直接投資(FDI)也只佔0.4%,連0.5%都不到。
再加上俄烏戰爭爆發後,中國選擇與俄羅斯當局結盟,中東歐各國對中國越來越警惕;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4月接受法媒訪問時稱「前蘇聯國家並無主權國地位」,更是遭到歐洲國家撻伐。
捷克外長:恐嚇已成為中國外交的首要工具
利帕夫斯基2日在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演說時,直指「恐嚇」已成為中國外交的首要工具:「我們民選的政府高層訪問台灣後,我們親身體驗到了這一點,我們也聽到越來越多關於北京不排除對台灣動武的威脅。」
利帕夫斯基呼籲,「是時候採取行動了。歷史告訴我們,綏靖政策是行不通的。小心翼翼地繞過極權主義政權只會鼓勵他們。我們已經了解從俄羅斯身上學到困難的教訓,我們不應該在與中國來往中重蹈覆轍。」他也強調,任何對台灣民主的攻擊在政治和經濟上都會產生巨大的後果。
利帕夫斯基也在2日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hony Blinken)會面,會後雙方發布「美捷戰略對話聯合聲明」,表示會中討論了中國對國際秩序以及美捷共同利益、安全和價值觀所構成的挑戰,雙方並重申致力於維護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將深化對台灣等印太區域民主夥伴的支持與合作,強調跨大西洋與印太地區的安全密不可分。而在貿易方面,捷克和美國也打算就確保經濟安全的方法進行磋商,目的是增強應對脅迫時的戰略彈性。
歐盟27個國家中有9個還留在「14+1」中,除了捷克還包括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希臘、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斯洛伐克和斯洛維尼亞;另5個非歐盟國家則是阿爾巴尼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蒙特內哥羅、北馬其頓和塞爾維亞。
不過這是否代表捷克可能近期退出「14+1」?利帕夫斯基透過發言人表示,捷克不是14+1的活躍成員,拒絕推測未來可能採取的行動。
延伸閱讀
- 台灣掀起「捷克熱」,投資金額是中國的14倍,學者預估捷克最快4月退出17+1合作機制
- 傳台灣將對捷克軍購DITA自走砲車,學者:若屬實將是陸軍精準武器的最後一塊拼圖
- 義大利官員:一帶一路缺乏經濟效應,續簽機率低,學者分析:考量台灣與美國
- 義大利派團來台談晶片合作,專家:如何建立互信是關鍵因素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