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饒珮琪(Peichi Jao)

歐洲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已為能源危機忙得焦頭爛額;今夏又逢熱浪襲擊,乾旱使得重要的水上運輸命脈萊茵河的水位下降,甚至出現乾涸狀況,無法乘載過多商船及貨物。

據《衛報》(The Guardian)報導,萊茵河從瑞士阿爾卑斯山綿延到北海,全長約760英里,是歐洲中部和西部僅次於多瑙河的第二大河流。佔據了主要流域德國大部分的河流運輸貨物,包括煤炭、汽車零組件、食品及化工原料等。

《彭博社》(Bloomberg)也指出,自俄烏戰爭開打以來,歐洲展現了對水運更迫切的需求,只為彌補俄羅斯面對西方國家制裁而減少的能源輸出。

歐洲各國的燃料儲存告急

《彭博社》報導,歐洲部分內陸國家的燃料供應因德國、捷克共和國與奧地利煉油廠停擺而產生阻礙;其中仰賴萊茵河運輸石油燃料的瑞士,已因供應短缺而開始釋放戰略儲備中的庫存。

眼看萊茵河水道航線被迫中斷,而公路及鐵路的替代方案仍伴隨著昂貴的運輸成本,歐洲石油分析師Josh Folds認為,在氣溫下降之前,德國和瑞士都很難囤積國內的柴油庫存。

萊茵河乾旱危機德國首當其衝

《衛報》指出,位德國北部的城市科隆為萊茵河流域裡最大的城市,如今河流面積減少到只能看見細細流水,面對整體水位只有大約一公尺深度的窘境,專家也表示未來幾週看見變化的可能性極小;由於缺乏降水,河流水位可能再進一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