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柳成昊(유성호)

【自殺,留下的人該做的事】

釀成自殺的心理

自殺的原因分析起來,主要有三種原因。

一、認為自己變成了他人的包袱;實際上,這是當事者的感受,誰也不曉得是不是真的成了包袱。我國有許多老人自殺事件;現今世代,老人家害怕成為子女的負擔,獨立地生活著,不過,在法國等先進國家的價值觀上,老人家接受國家補助是理所當然的。相較之下,我國老人家的處境卻罕被過問,老人家對政府不抱期待,一想到老去的自己將成為某人的包袱,心累在所難免。

二、缺乏歸屬感,因為自身因素而造成社交方面的障礙。一個人若感受不到歸屬感,就會斷絕和一切社交往來,內心強烈感覺與人群疏離孤立,最終罹患憂鬱症。

過去觀察美國各地區自殺統計數據,比較過各地區的自殺率。各位覺得美國哪一區的自殺率居冠呢?十有八九會想到紐約,總覺得在沒人情味的城市會出現最多自殺的人。答案出人意表。是阿拉斯加州。數據顯示,偏僻地方有著高自殺率,比如說,需要騎一整天馬才到得了的懷俄明州等等。華盛頓州和紐約州反而是自殺率最低的城市。

韓國也跟美國一樣,全國八道中,自殺率居冠的城市是江原道,第二是忠清北道,首爾的自殺率是最末位。不過,大部分的都市他殺率大於鄉下地區。

最後第三個自殺的原因是麻木的學習,意思是人們放棄自己的社會角色,把自殺一事看得雲淡風輕,覺得自殺是能解決問題的對策。

無論是因為上述哪一種原因走上自殺的不歸路,我們必須清楚自殺不只影響當事人,也會影響到當事人的親友。假如死者是想避免成為他人的包袱,或是因故斷絕所有的社會往來,最終走上絕路,我從未見過活著的親屬會因此減輕壓力。

留下來的人在往後的人生裡將承受不可抹滅的傷痛。一個人情緒失控走上不歸路,會對身邊的親友產生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外國研究顯示,若家族中有自殺史,則自殺者親友自殺的可能性提升到四・二倍。

在科學中尋找原因——遺傳和酒精

生物學證據也是自殺的原因之一。這裡所謂的生物學證據,說的是遺傳證據以及自殺基因。儘管還沒查明是否屬實,不過,的確有些人會從優生學的角度去思考。比方說,萬一對方問我有沒有犯罪基因,我如實回答家中有過家暴事件,會被認為我天生帶有暴力基因,可是,並不是說有遺傳基因,就一定會體現暴力行為傾向。

舉例來說,高個子的父親也可能生出矮個子的兒子,反之亦然,矮個子的父親也有機會生出高個子的兒子。基因的體現需要滿足多重條件的限制。人的染色體分別來自父母,在人體內會排列組合調整;還有,表觀遺傳學認為基因有可能會,但也有可能不會和當事人的生活方式和外界環境相互作用。

確實有某些基因與自殺高度相關,但據目前的研究不能斷定,只能推測和一種叫做血清素(serotonin)的大腦化學物質有關。

從以普通獼猴為對象的試驗和結果發現,大腦血清素不足的獼猴會有自殘行為。提供這些獼猴甜食,補充一種叫色胺酸(tryptophan)的血清素,就能停止牠們的自殘行為。由此推想,有自殺衝動的人是不是也和獼猴一樣,受到大腦血清素影響。當然,基因不會百分百體現,也就不能隨便把這類的試驗結果當成自殺的唯一因素。

整體來說,專家學者當前只能下出不確定的結論說,自殺原因中有70%來自環境因素,剩下的30%來自遺傳因素。

酒精和自殺脫不了關係。事實上,愛喝酒的國家,自殺率也高。根據最近的OECD統計數據,東歐國家中有自殺率超越韓國,占據自殺率第一名的國家,那就是立陶宛。如果有去過類似的國家,會發現當地經濟蕭條,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酗酒的人隨處可見。

韓國是個熱愛飲酒的國家,對酒後駕車意外事故的懲處也比外國輕,是個對酒精非常寬厚的國家。我有過喝酒當下很開心,隔天卻變得異常憂鬱的經驗。

有多少人因為酒後自殺而死亡呢?從二○一三年的統計調查得知,平均44%的企圖自殺事件發生在喝了酒之後,其中,男性的自殺比率高於女性,是49%, 不少人喝了酒後會尋死。

雖然大多數的人喝了酒後心情會變好,不過基本上,酒會解除大腦的武裝,酒後的大腦會發生解除抑制現象。前額葉掌控人類大腦的理性思考能力,喝了酒之後,先前被前額葉壓抑隱忍的話,就會像被鬆開的「螺絲」般傾瀉而出,不僅如此,還會出現各種奇怪的症狀。

酒精的問題在於,降低大腦機能,使人心情好的同時,也會讓人陷入憂鬱,尤其是酒醒後會覺得特別累,精神委靡,身體狀態跌至谷底,情緒低落。

人們一般發生不好的事會喝酒。比方說,失戀。「喂,你,聽說失戀了?喝杯酒忘得一乾二淨吧。」只要不是精神格外脆弱的人,在健全的社交活動中喝杯酒,就能把憂鬱拋到九霄雲外;但是,如果提供酒精給精神脆弱、有社交活動障礙,以及重度憂鬱的人,事態就嚴重了。

我國實際統計數據顯示,不少酗酒的人在酒醒後會企圖自殺。所有自殺的知名藝人都被測出超過正常的酒精濃度值,不過,也有不少情況是酒精濃度達0.1%,人處於酩酊大醉狀態下自殺。雖說自殺者絕不會只是單純地飲酒自殺,不過,酒精確實賦予了有自殺念頭的人扣下扳機的執行力。

心情好的時候,喝杯酒有益健康,可是,絕對不要讓憂鬱的人攝取酒精。經常見面的朋友之間喝一杯無妨,如果是久久見一次面,又看起來不對勁的朋友,切莫勸酒。酒精的缺點多過優點這件事,請各位銘記在心。

高齡長者及年輕女性的自殺

現今韓國自殺現象的相關特徵分為四方面。首先是高齡長者與年輕女性的自殺。高齡長者的自殺率上升的趨勢實在教人瞠目結舌。高齡人口的自殺也正是我國自殺率占據OECD國家中第一名的主因。

以二○一○年為基準,自殺者中的八十歲以上人口所占比率,每十萬人中有一二三・三人、七十歲以上有八十三・五人,以及六十歲以上有五十二・七人。一般提起自殺,人們最先想到的是競爭激烈的大學入學考試失利,選擇自殺的青少年。其實,我國青少年自殺率低於入學考試制度嚴格的芬蘭。

高齡人口自殺通常源自於欠缺社會安全網,經濟陷困,才不得已走上自殺之路。老一輩指望年輕一代養老。老人家把這輩子奉獻給了子女,等到步入黃昏之年,卻面臨生活拮据的困境,無力支撐生計。外加,和抱有期待的家庭成員間情感紐帶的聯繫和歸屬感消滅,造成巨大傷害,影響到老人家的心理健康。

高齡自殺者多半是與家人不相往來的空巢老人。在和家人許久不聯絡的情況下,老人家過世很難聯絡上親屬,哪怕子女尚在人世也一樣。有一個關於高齡人口自殺的統計:膝下子女越多,自殺率越低。說穿了,是因為在眾多子女中,至少會和其中一人有心靈交流。

老人要想擺脫憂鬱的情緒,最需要有能聊天的知心朋友。韓國男性沒朋友也是自殺率增加的要因之一。男性全心全意投入工作,退休後與職場朋友之間產生隔閡,感到心累。正因如此,高齡自殺人口中,男性自殺率是女性的三・五倍。

所以,高齡人口自殺可以看成是社會性他殺。老一輩把一切投資到子女身上,到頭來變成社會安全網的漏洞,被迫走向死亡。

年輕女性的自殺率也居高不下。有人主張內心價值觀缺失是韓國社會自殺率上升的原因之一。其中某些部分是有道理的。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原先支撐人們的人生內在價值觀受到動搖,人們變得孤獨。不過事實上,精神科醫生開立診斷報告,只會將所有的原因都歸結於精神病。

複雜的工業化社會造成精神病患者數增加。這句話雖然對,但不全面。精神病不能解釋所有的自殺,就像我們不能以精神病說明,為何唯獨高齡長者和年輕女性的自殺率如此之高。

根據精神科醫師的診斷標準手冊《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簡稱DSM)將自殺者歸類在未列名(Not Otherwise Specified,簡稱NOS)。精神障礙NOS的意思是未明示的精神障礙。近來,為了照護患有嚴重憂鬱症的人,政府正在籌備便民的諮商心理服務,精神科醫師及臨床心理師等相關專家都被納入規劃中。

精神執著和自殺的傳染

韓國自殺現象的第三種特徵是:家人同伴自殺。家人同伴自殺這種稱呼,易造成誤會,誤以為所有人都同意死亡,應該要改個說法。一家之主不甘獨自死去,先殺害家人後自殺,或是兩夫妻帶著孩子一起死的相關類似報導在韓國屢見不鮮,反觀國外,卻極其罕見。將孩子或家人想成個人所有物,反映出韓國獨有的精神價值觀。

即便是當事人生下的孩子,孩子生命的主人也應該是孩子自己。縱使不把孩子視為父母的所有物,但父母能決定孩子生死的固有觀念,反映出重視家庭關係的韓國式精神。擔心「孩子沒有父母」反而做出了教人惋惜的決定。

此外,不知從何時起,相約集體自殺的網站盛行。生與死應是等價,死本身具有尊嚴性,如今大眾對死的認知土崩瓦解,輕視了死亡的價值。所以,每次遇到集體自殺,我的心情都相當沉重。

尋死之人有一個共通點:把自殺當成一種解決問題的手段。分析自殺者的遺書,就能理解他們認為只要自己消失了,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被這種念頭支配而走上絕路。

人們誤以為自殺能解決問題,是因為社會風氣的容忍度。社會風氣催化人們的自殺行為,使人們陷入惡性循環裡。媒體偏差報導也連帶影響這種社會風氣的形成。

我國自殺現象的最後特徵是,受到媒體對自殺新聞的大肆渲染影響,又稱「維特效應」(Werther Effect)。維特效應指的是當事人平常喜愛的名人自殺時,把該名人當成自己,跟著自殺。簡單來說,是一種模仿自殺和自殺傳染現象。

自殺傳染只是用來比喻一種現象。正常人絕對不會被傳染自殺。這裡說的正常人是,人際溝通沒問題,具有歸屬感,不覺得自己成為他人包袱的人。

但是,自殺確實會傳染給心理脆弱的不正常人。問題是,當事人不知道自己正不正常,又從家人或媒體看到極度喜歡的人的死訊,脆弱的心理就起了仿效自殺的念頭。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每週都去看屍體:首爾大學最熱門的死亡學》,臺灣商務出版

作者:柳成昊(유성호)
譯者:黃莞婷

  • momo網路書店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二十年來負責超過一千五百起屍檢案件的韓國法醫柳成昊,
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述說死亡經常被忽略的最真實樣貌,
讓讀者可從學習思索死亡,學習人生。

「雖然我不清楚大家會不會被書名嚇到,
但我是本著一顆溫暖的心,
希望讀者能了解死亡才寫下這本書。」

「沒有人能免於死亡————
這是我們為什麼要學習面對它。」

許多人認為死亡學(thanatology)就是在談論死因、死亡條件和死後的世界,但作者身為每週要面對死亡的法醫學者,總是經常為死者的死因跟死亡方式而煩惱,他試圖以法醫學者的職業眼光,分享對死亡的不同觀點與領悟,讓讀者活得更勇敢。因為學習死亡是人生最值得的學習。

書中他不只敘述身為法醫的實際工作、社會看待死亡的觀點,也舉例說明法醫如何判斷死因及後續對判決的影響。他介紹多起真實事例,把學生的提問做成Q&A專欄,希望大眾重新思索死亡這件事,降低無謂的恐懼,更珍惜生命的可貴。

「死亡是我們人生中無可避免的最後階段,是一種自然法則。
我確定學生們藉由學習死亡,能深刻領悟生命的可貴,懂得反思周遭事物,成長為有品格的文明之人。」

「假若不思索死亡議題,只是一味迴避,那麼我們也將不知道何處才是人生的終點。而當死亡真的到來之時,就只能受悲慘和悲傷的心情所羈絆,喪失替人生做美麗收尾的機會……」

Photo Credit: 臺灣商務出版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丁肇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