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線西鄉一家資源回收場昨(21)日發生火災,延燒到今天,消防局目前正進行殘火處理,而大火也引發空污疑慮,業者未於規定時限通報環保局,依法遭罰至少新台幣10萬元。而這也是2月以來,彰化縣第3度發生資源回收場或垃圾堆置場火警,為何資源回收場或垃圾場容易「自燃」?

彰化縣線西鄉資源回收場起火,延燒24小時

《中央社》報導,彰化縣政府消防局昨天下午3時58分獲報,線西鄉線工路一家資源回收場起火,派遣至少3個消防分隊共22車、52人搶救,人車到達現場發現濃煙及廢輪胎燃燒,大量黑煙直竄天際,所幸火警未釀人員傷亡。

由於場內堆積很多塑膠品及橡膠粉粒,火勢一發不可收拾,消防員和義消徹夜輪班打火,今天上午7時21分開始殘火處理,但因現場火載量很大,需動用機具開挖處理悶燒;截至中午共計出動60車次、126人次打火。

根據環保局新聞稿,起火地點為羽泰國際企業有限公司,該公司的主要產品是橡膠粒及橡膠粉,場區內堆置大量橡膠粉粒料,業者表示21日並未作業。

《ETtoday》報導,起火點是一處專門處理廢棄輪胎的工廠。《三立新聞台》報導,回收場負責人母親獲報前往現場表示,「消防局通知我兒子,我兒子人在外地啊,打電話給我,我在家裡拖地,我不曉得啊,怎麼會變成這樣。」話剛說完抱著頭,蹲地痛哭。

最近的空氣測站「維修中」,環保局人工到現場檢測

這起大火也引發空污疑慮,但環保署空氣品質測站,最靠近起火點的「線西側站」,從21日傍晚就處於「維護中」的狀態,「爭好氣聯盟」就在臉書粉絲專頁批評,空品測站設立目的除了提供空品資訊外,對工業區而言更是一種監督機制,如果能搭配好的災害緊急應變措施,能提供人民生命安全的保護。但就這次事件來看,這樣的空品監測,「根本處於失能狀態」。

《中央社》報導,彰化縣政府環境保護局則表示,昨天得知火警後立即派人員到現場持儀器偵測,補足測站維修中的疑慮,最後測得揮發性有機物濃度測值低於儀器偵測極限,就是檢測沒有發現揮發性有機物。

另外,彰化縣環保局指出,案發公司主要產品是橡膠粒及橡膠粉,場區堆置大量橡膠粉粒料,燃燒橡膠粉粒恐有產生戴奧辛疑慮,因此也派人進行戴奧辛採樣,架設地點位於火場下風處,進行24小時定點採樣後再將樣品帶回實驗室分析。

但業者未於火警發生1小時內通報主管機關,彰化縣政府環境保護局依違反《空氣污染防制法》第33條將先開罰至少新台幣10萬元。

彰化兩個月來第3起廢棄物場所火警,起火原因可疑

這不是彰化近期第一起的廢棄物場所失火事件。《中國時報》報導,3月2日,彰化縣芬園鄉彰南路一段的垃圾集中堆置場就發生火警,延燒超過24小時,彰化各測站幾度亮起橘色、紅色警示。彰化警分局縣庄派出所副所長林松儒當時受訪表示,該垃圾場的火勢不像是自燃,初步調查後不排除有人為縱火的可能。

3月17日,同樣在彰化縣線西鄉,也有一處廢棄物堆置廠失火。《大紀元》報導,這起火警的土地屬黃姓地主所有,有人向地主承租土地後將塑膠廢棄物堆置在這裡,後來承租人跑路,廢棄物就一直堆在場內無人管理,附近居民表示曾向彰化縣環保局檢舉,後來也是不了了之。《聯合報》報導,3月17日這處火場因為違法堆置事業廢棄物,在2017年8月,被依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移送地檢署,最近才開庭要求地主清除,3月17日突然起火十分可疑。

回收廠、垃圾場為什麼容易「自燃」?

依消防局統計,2017年至今,彰化已發生12件廢棄物堆置場或資源回收場大火,其中埔鹽、線西各兩件,起火原因難以查明;消防人員研判有可能是回收物自燃,也不排除人為因素,像抽菸、焚燒稻草或雜草引燃,也有可能縱火。

《自由時報》報導,台南新化中山路一處資源回收場,今年3月12日也傳出火警,而這座回收場2年來已燒3次。台南市消防局指出,每年2月至4月易發生大量廢棄物火警,廢棄物起火多半恐因堆積種類多,長期蓄熱導致自燃,建議相關單位應落實平時的管理,加強取締非法的資源回收場,避免一再發生同樣案件。

《聯合報》報導,彰化縣環保局環境工程科長葉鐙嘉說,合法登記的大型資源回收場平時均通過消防檢查等事項,但規定以外的中小型廢棄物堆置場可不必申請,雖然要有符合防止汙染設施以消防安全規定,卻未必登記,在政府單位沒有相關資料,成為稽查漏洞。

廢棄物管理科長王素梅說,未登記的廢棄物堆置場就像地下工廠一樣,一旦被查獲就轉移陣地,環保單位人力有限、稽查困難,鼓勵民眾檢舉。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