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威廉.亞伯(William L. Yabber)、芭芭拉.薩雅德(Barbara W. Sayad)

性變異與性偏好行為

人類性行為的範圍幾乎無邊無際,而我們大部分的性活動與性幻想,如性交、口交和自慰,以及異性戀、男同性戀、女同性戀和雙性戀等性傾向,形成了一般範圍內的性行為與性慾望,而不在此一般範圍內的行為與幻想則屬變異。本章將以性變異(sexual variations)一詞,指涉統計學上在美國非典型的性行為,或非「主流」的性表達方式。

  • 何謂性變異?

「性變異」是最常見的說法,雖然也有人使用非典型性行為(atypical sexual behavior)或怪誕性愛(kinky sex)這樣的用詞。然而必須注意的是,非典型不必然意味著異常,只是代表多數人不會進行這種特定的行為,或指超出文化認可範圍之外的性行為。儘管今日社會對於性行為的批判較少,使得進行性變異行為者較不會感到羞愧和內疚,但美國精神醫學學會認為某些性變異行為相當極端,可被歸類為精神疾患或性偏好症。性偏好行為通常具有強迫性、持續很長的一段時間,且對個體造成極大的痛苦。性偏好症這樣的診斷類別之存在,代表我們的文化仍持續尋找不被接受且需要治療的性行為。

  • 何謂性偏好症?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修訂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簡稱DSM-IVTR) ,性偏好症(paraphilia)是一種精神疾患,特徵為出現重複且強烈的性喚起,呈現在幻想、衝動或行為上,且持續至少6個月,並涉及(1)非人類物體、(2)自己或伴侶產生痛苦或羞辱感,或(3)兒童或其他未經同意者。重點在於幾乎任何行為都可能具有情慾意義,表3.1 列出了8種最常見與6種較不常見的性偏好症類型。為求盡量避免標籤化帶來的負面訊息,並表現對個體諸多面向的認同,使用「患有性偏好症的人」這樣的詞彙,會比「性偏好症者」更為合適。本書即採用「患有性偏好症的人」一詞。

儘管患有性偏好症的人也可能從事其他的性活動,但性偏好行為才是主要的性行為形式。這群人可能每日、或一日數次進行此種行為,或是會參與各種性偏好活動。縱使這種行為可能導致法律或人際問題,但由於使其滿足程度太高且難以抗拒,使得他/她們持續參與其中。患有性偏好症的人通常認為有迫切、強迫或強制性的衝動,促使自己必須進行此種行為。輕微的性偏好症可能只以令人不安的幻想為表現方式,通常於自慰時出現。嚴重的性偏好症則可能包括對兒童的性侵害,或對其他成年人使用威脅或暴力行為。

絕大多數罹患性偏好症的人都是男性,通常在15至25歲時最有可能參與性偏好活動。其中一種最常見的性偏好症——性被虐症(sexual masochism),在女性身上被診斷的頻率明顯較低,其男、女比例估計為二十比一。性偏好症可見於所有族群、社經群體和所有性傾向的人士之中。

性變異與可能被歸類為性偏好症之行為的區別,有時比較是屬於程度上的差異,而非類型上的不同。舉例而言,許多男性認為某些物品,如黑色性感內衣,可提升他們的性喚起程度,有些男性則認為必須有這類物品才能產生性喚起。第一個例子並無不尋常之處,但如果某位男性沒有性感內衣便無法達到性興奮,且性行為的目的是為了使他能接觸性感內衣,此種舉動即為美國精神醫學學會所認定的戀物症(fetishism)。

另外有一點也必須注意,某些看似來自科學或臨床醫學領域的詞彙,可能根本不科學,甚至是隱含道德批判的偽科學用語,例如「女性色情狂」(nymphomania)和「男性色情狂」(satyriasis)。女性色情狂是指女性有「異常或過度」性慾的貶意用詞,且通常用於形容性活躍的單身女性。然而「異常」或「過度」的定義往往具有道德意味,並不科學。美國精神醫學學會並不認為女性色情狂是一種臨床病症。「女性色情狂」一詞的使用最早可追溯至17世紀,而在19世紀因為理查.克拉夫特─埃賓(Richard von Krat-Ebing)等人而廣為流傳。在19世紀,如果女性的性行為偏離當時的道德標準,內科與精神科醫師便使用這個詞彙來病態化其行為(見第一冊第二章)。即使到了今日,「女性色情狂」、「花痴」、「慕男狂」等詞,仍帶有病態的意涵。

很少有研究深入了解被文化規範認為是「性慾高漲」的女性或男性。性慾非常強烈的美國女性,大多被研究者忽略以及受到社會的汙名化。然而,有一項研究訪談了44名20至82歲、性慾強烈的女性,讓我們了解這些女性的性生活,以及性慾對她們造成的影響。「性慾高漲」的定義為女性(1)渴望自行或由伴侶提供性刺激,通常希望達到性高潮,發生頻率達每週6次或7次以上,且如果情況許可,無論何時皆會順從渴望而行動,或(2)認為自己具有強烈性慾,心中時常想到性,且認為其性慾面向強烈、頻繁地影響她的行為、人生選擇以及生活品質滿意度。這些女性表示自己的生活受到性慾的強大影響,因為性慾旺盛以致於無法忽略,且對某些人而言,這是影響她們時間與精力的主要因素。

許多人也提到由於自己的性慾而被冠上「女性色情狂」、「性成癮」等歷史上視為病態的字眼,使得人生充滿掙扎與挑戰,儘管進行訪談的研究者所做的結論認為「成癮」或「強迫行為」等用詞皆不適用於描述這些女性。不過她們也表示身為性慾高昂的女性,讓生活充滿了滿足與喜悅的經歷。事實上,即使能夠選擇,這些女性皆不願意永久改變自己的性慾。研究者亦指出,許多女性表示她們想參與這項研究的原因是希望社會能夠更加了解、接受她們,也讓其他性慾旺盛的女性能更接受自己,減少對於自己性慾的痛苦感受。

男性色情狂是指男性擁有「異常」或「無法控制」的性慾,由於社會上普遍認為並期待男性的性慾比女性強,因此這個詞不如「女性色情狂」常見,而有鑑於此,男性色情狂的定義很少包含「過度」這個形容詞,反而主要以「不可控制」一詞反映出男性性慾為一強大驅力的概念。美國精神醫學學會並未將男性色情狂納為臨床病症。閱讀本章時請記住,必須明確區分各種詞彙的臨床醫學、評斷或通俗意涵。你/妳或許會很容易就將某個不喜歡或不贊成的行為定義為性偏好症,但除非受過臨床醫學訓練,否則不可將某人(包括自己)診斷為精神疾患。

【想一想】「性興趣疾患」是性偏好症的可行替代診斷,或是徹底不同的概念?

美國精神醫學學會自從於1980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開始將某些性變異行為列為「性偏好症」,性偏好症的建構概念便遭受廣泛批評。批評這個診斷類別的人堅稱,性偏好症的行為列表僅僅是試圖將那些不被社會認可的性行為視為病態。醫師與性學專家查爾斯.莫瑟(Charles Moser)同意此立場,並提出一種替代的類別。

莫瑟表示「性偏好症」一詞受到性學專家約翰.曼尼(John Money)的推廣,以一種非批判的方式描述非典型或不尋常的性行為。不幸的是,他提出之性偏好症一詞被納入《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反倒成為一種病理學的分類。《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是定義精神病理學(精神疾患)的全球標準資料來源,亦即決定哪些行為和慾望屬於健康或不健康。

莫瑟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性行為模式,導致了性行為的變化與社會接受度的差異。他的解釋如下:

簡單而言,一般大眾會認為某些性興趣可以接受(婚姻中的異性戀交媾),某些或許能接受(同性吸引),某些很怪異(戀鞋症),某些則令人厭惡(戀童症)。可被接受的性興趣會橫跨文化、時代而改變。過去一個世紀以來,我們看到北美社會與科學界對自慰、口交與同性戀的觀點已相對反轉。過去認為上述這幾種行為是精神疾病的原因、徵兆或結果,對兒童而言尤其危險,但這些行為的接受度現在已相對提高。

然而社會上仍持續將某些性行為歸類為不被接受的行為,導致表現出這些行為的個體受到言語及身體上的騷擾、個人痛苦,且/或家庭瓦解。莫瑟提出一種新的診斷類別——「性興趣疾患」(sexual interest disorder,簡稱SID),以取代性偏好症。這個新類別強調性興趣對個人的影響,而非暗示進行某些性行為的人屬於「疾病」的本質,也能避免為特定的性行為命名。為符合性興趣疾患的診斷,行為必須符合下列兩項準則:

  • 該性興趣並非導致臨床顯著痛苦與社交、職業或其他重要領域之功能缺損的特定幻想、性衝動或行為。
  • 該性興趣無法以第一軸診斷(如思覺失調症、情緒障礙症或焦慮症)來做更好解釋,並非源於一般醫學疾病的影響,也非藥物使用、誤用或濫用之結果。這個新的診斷類別並不假設所有的性興趣皆可接受,也不認為應該給予任何性興趣特殊權利或保障。莫瑟以戀童症為例,他表示:「很顯然地,成人對兒童的性接觸,在任何情況下皆不應該受到寬宥。」莫瑟進一步指出,與未成年人發生性行為屬於應受到懲罰的犯罪行為,但目前仍不清楚這類行為是否屬於精神疾患。

批判性思考

  1. 你/妳認為《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將特定性變異行為分類為性偏好症,是「企圖病態化不被社會接受的性行為」,或是一種必要的處理方式,因為某些性行為確實是精神疾患?
  2. 莫瑟提出的替代診斷分類——性興趣疾患,這是《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性偏好症的可行替代診斷,或是徹底背離原本概念的診斷?

如前所述,性變異與性偏好症之間的界線往往不甚分明,而將特定舉動貼上任一「標籤」不僅有待進一步確認,也缺乏科學驗證。然而,為了討論上的方便,有數種性行為的變異已條列於《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修訂版)的分類項目下。有些心理衛生專家認為,將部分性行為歸類為性偏好症有其瑕疵,也反映出控制性慾的偽科學企圖。

相關書摘 ▶美國大學性教育講義2:非高壓型性偏好症——戀物症與異裝症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性的解析——美國大學性教育講義2:性愛與溝通、性表現、性犯罪與性產業》,大家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威廉.亞伯(William L. Yabber)、芭芭拉.薩雅德(Barbara W. Sayad)
譯者:林哲安

性,不只是生殖器的相互摩擦

人類的性行為總是包括了豐富的情緒——從愛到焦慮,從渴望到憎惡。
若我們無視於此,那麼我們仍然不懂性、不懂愛,不懂別人,也不懂自己。

  • 「為什麼人會對赤身裸體感到難為情?」
  • 「做愛時幻想著對方以外的其他人,是不是『精神上的不忠』?」
  • 「為什麼已經有了性伴侶,但還是會自慰?」
  • 「做愛結束之後,是不是應該和對方聊聊天?要聊什麼?」
  • 「為什麼有些人喜歡穿另一個性別的衣物,並且會因此產生性興奮?」

這些問題說明了「人的行為永遠無法不帶情感」,關於性的行為也絕不例外。性,是人身最特殊的一個部分,所涉及的不只是器官能否正常運作、功能是否健全,還關係到人類各種複雜的情感、情緒與感受。除此之外,性也是個人形成自我認同的重要關鍵,無時無刻不受到整個社會與文化脈絡的影響。

本書是《性的解析》系列的第二冊,剖析性的心理、文化與社會面向。本書內容的背後有著大量的研究與調查支撐,這些客觀的研究成果足以豐富我們對於性的理解,破除僵化的偏見與刻板印象。書中並包含各式提問、測驗與評量,可以作為親子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朋友與情人之間,甚至自己與自己之間相互對話、共同討論的題材,更可藉此反思社會現實。

我們得要正視「性」、「身體」與「情感」,以及這些複雜的身體經驗帶給我們的多樣感受。在本書中,我們將一起探討以下這些問題:

  • 性與愛的關係是什麼?是否存在無性之愛,或無愛之性?性與愛需要哪些溝通?衝突又要如何解決?
  • 各種形式的性偏好症:戀物症、異裝症、戀獸症、窺視症、暴露症、戀猥褻電話症、磨擦症、戀屍症、戀童症、性施虐症、性被虐症,它們的定義為何?又如何形成?
  • 什麼是性騷擾?如何告訴對方,這就是性騷擾?
  • 強暴為何會發生?強暴發生在陌生人之間嗎?或是更多發生在熟人之間?夫妻之間是否可能發生強暴?什麼是「強暴創傷症候群」?
  • 如何區分「色情」與「情色」?裸露的女體是性解放,還是對女性的剝削?性的裸露是否屬於言論自由的一環?
  • 性交易是否應該除罪化、合法化?罰娼不罰嫖合理嗎?或是罰娼也罰嫖比較合理?還是以上都不合理?性工作是否也是一項工作?

以上這些問題的回答,需要更多客觀的知識,也需要更多的公共討論與對話,讓我們一起思索屬於台灣的答案。

Photo Credit: 大家出版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