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如何不讓退休荷包愈來愈扁?幫你生財的「2倍規則」,讓花錢滿足感更高、還有機會同時賺錢
下一篇

幫姪子女設信託專戶,結果4人從小收對帳單變成理財精!巫慧燕:如何幫忙年輕人、且讓他們願意努力?

如何不讓退休荷包愈來愈扁?幫你生財的「2倍規則」,讓花錢滿足感更高、還有機會同時賺錢

消費的同時,同時思考生財。

文/尼克.馬朱利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吳丹華、王美珍

編按:身價上億的投資人,也有20%的人擔心退休金不夠用!但花錢心驚膽顫,並不是過日子的方式。怎麼花錢能感到享受又沒罪惡感?本文提供2倍原則、聚焦於滿足感最大化這2個訣竅。其實,怎麼用錢最快樂,根本地代表了你的價值觀與你如何看待人生。

市場調查暨理財顧問公司市沛川集團(Spectrem Group)在2017年做的一項問卷調查發現,身價介於500萬美元(約新台幣1.6億)和2,500萬(8.1億)美元之間的投資人當中,有20%的人擔心自己沒有足夠的錢可以安度退休後的生活。

這絕對不是過日子的方式。錢固然重要,但你不該每次看到價格標籤就心中警鈴大作。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儘管你的錢還夠,但你仍然質問自己是否買得起這樣東西?若是,那麼,問題不在於你本身,問題出在你用來思考你的支出的心智框架。

你需要的是用新的方式去思考如何花錢,使你能夠無憂慮地做出財務決策。為此,我建議2種訣竅,2種一起用,將讓你百分之百無罪惡感地花錢。這2種訣竅是:

1. 2倍規則

2. 聚焦於滿足感最大化

2倍規則:想花多少錢?就拿相同金額投資

我把第一個訣竅稱為2倍規則(The 2x Rule),方法如下:每當我想花大筆錢在某項東西或某件事時,我必須也拿相同金額來投資

例如,若我想購買一雙400美元的紳士鞋,也必須購買價值400美元的股票(或其他種類的生財資產)。這就會促使我再評估究竟有多想要這樣東西,若我不願為了它而省下共2倍金額的錢的話,就不買這樣東西了。

我喜歡這規則,因為它消除了伴隨揮霍而來的罪惡感。由於我知道我在揮霍消費的同時,也等額投資於生財資產,就不會擔心是否花費過多。

多大金額的購買才需要被視為「揮霍」呢?

這將因人而異,也隨著時間而有所變化,但就實務上來說,凡是令你感覺像揮霍的,都可以視為揮霍。舉例而言,我22歲時(當時的我擁有的財富少得多),花100美元在非必需品上,對我而言就是揮霍了,但現在,這門檻可能接近400美元。

不過,重點不在於確實金額,重點在於當你考慮購買某個東西時的感覺。不論是花10美元或10,000美元,你都可以使用「2倍規則」來克服那種罪惡感,享用你的財富。

更重要的是,你未必得投資你的額外儲蓄,才能有效運用「2倍規則」,例如,若你想購買200美元的東西,可以同時捐款200美元,這也能產生相同的消除罪惡感效果。每揮霍一塊錢在你自己身上,就向你認同的公益事業捐出一塊錢,這不僅讓你幫助他人,你也不會因為寵愛自己而感到慚愧。

不論你決定如何使用「2倍規則」,這是一個能幫助你擺脫花錢的罪惡感的簡單訣竅。

別只為快樂花錢  更要追求長期滿足最大化

幫助我無憂無慮花錢的第2個訣竅是把重點放在我的長期滿足感最大化。請注意,我說的是滿足,不是「快樂」,這個差別很重要。

舉例而言,跑馬拉松可能是一種提供滿足、成就感的體驗,但未必是一種快樂的體驗。完成一場馬拉松所需投入的力氣與努力,通常不會產生即時即地的快樂感,但跑完後,能產生深層的成就與滿足感。

這不是說快樂不重要,快樂當然重要。《快樂錢》(Happy Money: The Science of Happier Spending)一書的作者發現,以下列方式花錢,最有可能增進你的整體快樂程度:

.花錢買體驗

.偶爾犒賞自己

.花錢買時間

.先付錢,後享受(例如全包式度假)

.把錢花在別人身上

在所有這些領域,有並且花更多錢,通常會帶來更大程度的快樂。

但是,這些好訣竅並非萬靈丹。你可以購買絕佳的體驗,可以花錢買下世上的全部空閒時間,但這些未必能使你感到滿足。

錢是創造理想生活的工具  把錢花在值得的地方

那麼,什麼可以增進滿足感呢?

這個問題不容易回答。丹尼爾.品克(Daniel H. Pink)在《動機,單純的力量》(Drive)一書中提出一個用以了解人類動機的架構,用這個架構來思考前述問題是好的開始。品克指出,人類的動機(幹勁)與滿足感的構成要素是:自主(自我主導)、專精(改進你的技能)和目的(連結至比自我更宏大的東西)。

這些項目也有助於篩選出該在哪裡花錢。舉例而言,有人可能認為沒必要每天買一杯拿鐵,但若這杯拿鐵能使你在工作上發揮最佳表現,那它就有必要了。

在這種情況下,每天的拿鐵咖啡能增進你的工作專精度,所以,這錢就花得很值得。你可以用相同的邏輯來評斷你購買的東西是否有助於增進自主或目的感。

最重要的是,你的錢應該被用來當成一種創造理想生活的工具,因此,難處不在於花你的錢,而在於想清楚你的人生究竟想要什麼

你關心什麼?

你希望能避免什麼事情發生?

你想在這世界推動什麼價值觀?

一旦你想清楚這些,花錢就會變得更輕鬆、更享受。重點是購買的心智框架,而非購買本身。

畢竟,使你產生罪惡感的,並不是購買本身,而是你的腦海裡是否認為買得有道理。若你沒有一個好理由去買某個東西,買了以後,你大概會心生慚愧或不安,你大可以欺騙自己,但你的內心深處知道真相。

為克服這點,最容易的方法是自問:購買這東西將有益於你的長期滿足感嗎?若答案為「是」,那就買,別在心裡斥責自己了。若答案為「否」,那就別買,因為你的錢可以花在其他更好、更值得的地方。(相關閱讀:別因捨不得花錢,把自己越活越小!參加歐洲藝術團、帶節省父親去五星飯店的女子體悟:「我值得擁有美好」

錢花得有道理  比總收入帶來的幸福感更高

花錢的唯一正確方式是合適於你的方式。我知道,這聽起來是陳腔濫調,但它有資料為證。

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消費形式愈吻合本身心理狀態的人,人生滿足感程度愈高。此外,這種效果高過個人的總收入帶來的幸福感

這項研究結果顯示,你的個性可能左右你把錢花在哪裡感覺比較好。若真是如此,那麼,一些有關於理想消費的常見建議可能就得重新考慮了。

舉例而言,很多文獻說,購買體驗帶來的快樂程度高於購買物質商品。但是,若這只適用於部分人(例如個性外向的人)呢?若然,那麼,這消費建議可能是基於60%至75%的個性外向的人,並不適用全世界的個性內向者。

所以,說到花錢的正確方式,你不能只看研究文獻,而必須探索怎樣的方式最適合你。消費科學不足以精準預測什麼能使人更快樂。(相關閱讀:一樣花錢去旅行,50歲出發比80歲快樂!人生一切各有時,別把你的錢留到死

你必須想清楚想從生活中獲得什麼,沒有人能替你做這事,只有你能做。一旦想清楚了,就照著它來花你的錢,否則,你最終可能過的是別人夢想的生活,不是你自己的。

(本文摘自尼克.馬朱利著,《持續買進:資料科學家的投資終極解答,存錢及致富的實證方法》,商業周刊出版)

2024/07/24

贊助50+,支持免費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加入50+Line
https://fiftyplus.pse.is/5zvc58

下一篇

幫姪子女設信託專戶,結果4人從小收對帳單變成理財精!巫慧燕:如何幫忙年輕人、且讓他們願意努力?

50+學院

50+聲音表達工作坊進階班第5期
  •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

  • 2024/11/06 ~ 2024/12/11

【50+學院╳享象】熟齡Zumba第8期
  • 享象表演藝術場館

  • 2024/10/21 ~ 2024/12/23

【50+學院╳享象】熟齡踢踏舞入門班第12期
  • 享象表演藝術場館

  • 2024/10/18 ~ 2024/12/27

【50+學院╳ENERGYM】熟齡Pain Free紅繩整合訓練第1期
  • ENERGYM

  • 2024/10/17 ~ 2024/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