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麗娜(UP子木)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吳丹華、陳莞欣
編按:中年後,要為自己的長相負責。相由心生,你活得滋潤還是彆扭?少一點自欺,多一點自愛,被愛滋養的人,臉上會有一種喜樂的福相。
古人說:「相由心生。」一個人的外在狀態反映了他的內在真實狀態。
那些內心想要討好身邊所有人、討好全世界,卻唯獨忘記自己真實心聲的人,漸漸地都會長出一張被欺負的臉。這種被欺負,很多時候並不是來自外部,而是來自自己,來源於自欺。
一個人因為想要討好別人,放棄自我的想法時,是自欺。
一個人因為別人的不同聲音,放棄自我的聲音時,是自欺。
一個人因為別人的不同標準,放棄自我的標準時,是自欺。
一個人因為別人的不同喜好,放棄自我的喜好時,是自欺。
一個人因為別人的標準答案,放棄自我探尋答案時,是自欺。
一個人因為害怕做自己,而開始做別人的時候,是自欺。
少一點自欺 多一點自愛
古人說:「自欺欺人。」人總是習慣性地用自己所掌握的經歷和經驗來看待這個世界。當一個人習慣性地自欺而不自知的時候,他就會用同一套思維模式去對待身邊其他人。這時,一個人的自欺就會演變成欺人。
有一次清明節,我回老家遇到親戚家的孩子。幾年前我見過那個孩子,初見時覺得這個孩子帶著靈動的氣息,俏皮活潑,很討喜,於是我就記住了這個孩子。
那年我們再見的時候,我差點認不出來,才2、3年沒見,孩子臉上靈動的氣息蕩然無存,一股戾氣和被壓抑的感覺浮現在臉上。我正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看到他的媽媽在一旁不耐煩地大聲催促他:「快點吃! 不要拖拖拉拉!你看看別人吃得多快!」我看了一眼他的媽媽,對方滿臉怒氣,我頓時明白了。
都說女人在家庭中很重要,女人關係著孩子未來的命運。我一直鼓勵我身邊的女性朋友在照顧家人之前先照顧好自己,寵愛孩子之前先寵愛自己,面對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時,不要欺瞞,因為想要而又得不到的那些事物永遠在騷動。你以為那些無法釋懷的點點滴滴會被自己隱藏得很好,其實它會潛藏在你的內心,會轉成戾氣、怨氣、怒氣慢慢表現出來,遷移到那些比自己弱的人身上,比如孩子。
愛滿自溢,你好好愛自己,那些豐盛的愛會如同流水一樣透過你流經其他人,滋養你也滋養別人。
愛是會寫在臉上的,被愛滋養的人,臉上會有一種喜樂的福相。
少一點自欺,多一點自愛;一個人的自愛,是人間最美的四月天,讓自己心生歡喜,讓旁人感受到溫暖和柔情。
如果說,我對大家有什麼祝福,那就是希望每個人都能得到自己無條件的愛和支持,忠於自己的內心,敢愛敢恨,坦坦蕩蕩,可以活得「張牙舞爪」一些,讓自己長出一張沒有被欺負過的臉。
被太多的「應該」規範 自我批判消耗能量
為什麼我們會自欺呢?因為很多時候,我們活在「應該」的世界裡,總有很多「應該」要去做的事情。
比如選擇科系時,有人說應該選擇某某科系,因為那個科系收入高,有前途;選擇工作時,有人說應該找個安穩的工作,因為有安穩工作的女孩更容易得到好婚姻;選擇老公時,有人說應該選擇什麼樣的老公,男人老實、顧家、會賺錢最重要。
成為妻子和母親之後,又有人說為人妻、為人母就要有相應的樣子,應該要收收心,好好照顧家庭,教育孩子。在這樣的環境耳濡目染下,連做自己都有了「應該」的標準:我們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
在讀大學和進入職場的前幾年,雖然我在所有人面前表現得非常自信、大方,但是只有自己知道,我是一個內心很自卑、不安的人。這份自卑、不安來自於我心中有很多「應該」的標準:別人邏輯思維那麼強,說起話來頭頭是道、滴水不漏,而我經常想到什麼說什麼;別人那麼會察言觀色,讓所有人都感到愉悅、舒適,而我不太懂人情世故,沒什麼眼力,只知道埋頭做事。
那時候我的內心充滿了各種「應該」的標準,我「應該」像別人那樣才算得上是優秀。在這之下,是無處不在的自我批判—我不夠好、不夠優秀,這種內心拉扯無限地消耗著我的能量,讓我外表自信大方,內心卻忐忑不安。
放眼生活,這種「應該」的標準,比比皆是。
有一次,有位媽媽跟我說起她遇到了一件令人崩潰的事情。她說:「一大早,我要替孩子做早餐,送他上學,然後買菜,收拾房間。傍晚我要接小孩放學,回家趕緊做飯,然後帶他去各種才藝班,跟他一起學習,透過行動不斷提升自己的育兒能力。晚上要閱讀,提升自己,害怕落後。」
儘管這樣的日子很忙、很累,但她會勸解自己,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是媽媽「應該」做的,甚至理所當然地認為:「寶媽不都是這樣嗎?有誰的生活是輕鬆的呢?有的寶媽比我還拚呢。」直到有一天,因為過於忙碌而導致身體過度勞累,沒辦法準時送孩子去才藝班時,她自責地當著孩子的面崩潰大哭:「為什麼我就不能再堅持一下,送他去上課呢?」
在「應該」的標準下,多少人小心翼翼地把自己隱藏了起來?戴著面具,一次次的自欺,直到自我崩潰。(相關閱讀:50後如何真的「超級做自己」?5方法活出不受他人左右的人生)
少一點「應該」 多一點「活該」
我一直覺得孩子是大人的老師,在孩子身上,我學會了與「應該」完全不一樣的活法──「活該」。
「活該」是我天性就是如此,我就活該成為這種狀態,而不是別人認為的那種狀態。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一目了然。
有一次,我帶著孩子去買玩具,孩子一進商店就看中了心儀的玩具,興奮地對我說:「媽媽,我要買這個。」而我的第一反應是:「這個玩具太大了,家裡放不下,換一個。」
聽了我的話以後,孩子眼中因為興奮燃起的星光黯淡了很多,聽話地去挑別的玩具。他挑來另一個玩具,對我說:「媽媽我要買這個。」我又告訴他:「家裡有一個很像的玩具了,買一樣的不好玩,換一個。」
孩子看著手裡的玩具,嘆了一口氣,繼續去挑,最後挑了一個玩具再詢問我的意見,我說「這個玩具不好玩,不要買」的時候,孩子抬起頭疑惑地看著我:「媽媽,那你說我要買哪一個玩具?」
那個瞬間,我突然意識到我正在用「應該」的標準扼殺孩子內心的「活該」。原本孩子是無比清晰、明瞭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想要什麼,面對抉擇毫不猶豫、直接果斷,直接與事情的本質連結──孩子想買的原因是因為他喜歡,但是在外在標準的干涉之下,孩子對自己內心的喜好開始變得有些搖擺不定,無從選擇。
當我意識到這點之後,我立刻對孩子說:「對不起,是媽媽錯了。你喜歡哪一個我們就買哪一個吧。」孩子驚喜地問道:「真的嗎?」我回答:「是的,你喜歡哪一個玩具我們就買哪一個,你自己做決定。」
從這件小事讓我看到,當我們可以跟隨自己的內心做決定,少一點「應該」,多一點「活該」時,不拖泥帶水便可以節省更多能量,乾淨俐落直達事情的本質,從而有更多精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孩子氣血旺盛、精力充沛、永遠不累的原因。(相關閱讀:彭樹君專欄|6個徵兆,人生已進入最舒服的「平原狀態」!真正愛自己的能力,你得到了嗎?)
活在「活該」狀態下的人,身上有一種獨特的氣質—內心不彆扭、不扭曲,自信又通透。當我少了很多「應該」,多了很多「活該」時,我跟自己握手言和。我喜歡那個隨心而說、隨心而行的自己,喜歡異想天開、天馬行空時靈感湧現的自己,喜歡不太成熟卻靈動的自己。我愛我自己,無論我是誰;我接納我自己,無論我是誰。在「活該」的天性之中,我開始展現出一種怡然自在的狀態──我知道我是誰,我知道我的價值所在。
當一個人少一點「應該」,多一點「活該」時,他會長出一張不被欺負的臉。
(本文摘自唐麗娜(UP子木)著,《允許自己活成想要的幸福模樣:幸福不是擁有最好的一切,而是有能力把一切變成最好的》,高寶出版)
2024/02/20
贊助50+,支持免費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加入50+Line
→https://fiftyplus.pse.is/5zvc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