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FiftyPlus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最會說故事的歐吉桑談婚姻、老年、生死!吳念真:人生就是與人為善、自我精進,不要造成別人負擔
下一篇

為陪伴憂鬱症女兒提早退休,到飯店打工意外成為花藝師!曹齊敏:這輩子當不了貴婦,但每天生活都很快樂

最會說故事的歐吉桑談婚姻、老年、生死!吳念真:人生就是與人為善、自我精進,不要造成別人負擔

遇到再困難的事,都要笑給天看。

文/陳莞欣 攝影/日常散步.李盈靜 責任編輯/陳莞欣

編按:知名導演吳念真,被稱為「臺灣最會說故事的歐吉桑」。年過70的他,對世事的觀察依舊犀利,又多了歲月累積的智慧。他如何看待婚姻、老年、生死,乃至於人生的處世之道?

「(我分享的)不是人生智慧啦,應該是台灣1、200萬的老人中,其中一個老人提供他的看法。」接受《50+》採訪時,知名導演吳念真幽默地說。40多年來寫過無數小說、劇本,讓他被稱為「臺灣最會說故事的歐吉桑」。談及自己的人生,信手拈來也都是故事。

2023年秋季,他的第一本小說集《抓住一個春天》再版上市。11則短篇小說,寫盡平凡男女受到命運擺弄的悲歡苦樂。他笑說,自己並非擅長寫小人物,「我只是沒經歷過大人物的生活。」隨著歲月流轉,他對人生有更細膩的體察。71歲的他,如何看待婚姻、老年,乃至於生死?

從小在礦區長大感受命運無常  若生命無法避免痛苦,如何面對?

從小在瑞芳礦區成長,讓吳念真對於「命運」二字有深刻的感受。礦工挖礦,也許會挖到黃金,也可能努力4、5年一無所得,只賺到微薄的工錢。更甚者,工作非常危險,隨時有可能死亡。一旦礦災發生,家中支柱過世,全家人的生計都仰賴村里鄰居幫忙。「在那個環境,你會相信天命。命運已經布置好一條路,你在這條路上,必然要走過。」

如果命運無法逆轉,該來的總會來,如何面對?童年的一段往事,影響吳念真甚深。念初中時,從八堵的學校到山上的家,要先搭火車猴硐,再走一小時山路。有天晚上,他從學校返家,已經是晚上7點過後。剛好,礦場正在趕工,身為礦場小工的吳媽媽也挑著石頭上山,要兒子趕快回家煮飯,以免弟弟妹妹餓壞了。

50多年過去,吳念真仍記得,瘦小的吳媽媽挑著沉重的石頭,雙腳肌肉為了支撐顫抖,後頭的人都聽得到她的喘氣聲。他看媽媽太辛苦,忍不住哭了出來。吳媽媽轉過頭來,說:「不要哭,要笑給天看。」

在往後人生辛苦的日子,他始終記得這句話的鼓舞。「遇到再困難的事,都會覺得好吧,笑給你看。」2005年,他到馬紹爾拍國合會的宣傳片。沒想到,出發前一天,大妹因為憂鬱症,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同時,家中的小狗也因為飼料問題,健康有恙。他為了工作,不得不按照原定行程離家。

然而,到了馬紹爾當天,太太打電話告訴他,小狗死了。妹妹走了,狗也走了,他沒有哭,只是一個人在飯店陽台上對著太平洋大叫。「我說老天你還有什麼,你給我一起來,我有勇氣面對,你再來吧。」痛與恨,都在當下釋放。

他認為,痛苦會發生是必然,唯一能操之在己的是如何面對。無欲則剛,活到71歲的他,已能平靜看待發生在自己生命中的順逆。(相關閱讀:父親、弟妹都選擇自行離世!吳念真:面對憂鬱症別亂勸人「要快樂一點」,聽就好了

經營婚姻和老年,道理相同!與人為善,自我精進

婚姻,是吳念真最常創作的主題之一。綠光劇團的經典舞台劇《清明時節》,改編自鄭清文的小說,談的便是外遇和人性的難題。戲外,結婚幾10年的吳念真說,「婚姻就是一種修行。」

他說,年輕時的想法非常單純。愛情無非是喜歡一個人,想和她一起過日子,因此踏入了婚姻。但結了婚,才發現兩個不同的人在一個屋簷下過日子,雙方都得妥協,都要學習。

對他而言,經營婚姻,就是經營一種人際關係。而他這輩子最密切相處與人相處、學到最多人情世故的歲月,便是當兵那3年。部隊中,不同省籍、家庭、教育程度的人齊聚一地,完全跳脫求學階段的同溫層。他學會傾聽他人的生命經驗,和形形色色的人建立交情。

這段經歷,讓他一生受用。「在社會上,你要學怎麼跟人相處,讓自己的個性可被接受?在婚姻中也是如此。」吳念真說,他的處世之道一以貫之,可濃縮為8個字:與人為善,自我精進。對人態度要和善,不懂的事情就去學、去問,「讓自己不要那麼笨。」

這不只是他維持婚姻之道,也是他給同輩「老年人」的建議。他近年也關注高齡議題,寫出叫好又叫座的舞台劇《人間條件八》。該劇靈感之一,是他發現LINE對話群組中,一群熟齡朋友在比賽「誰最先說晚安」。從10點、9點,最早有人6點半就傳「晚安圖」。聽起來有些荒謬的故事,卻真實反映老年生活的百無聊賴。

他傳神形容當代高齡社會,新一代熟齡者的困境:長照2.0照顧不能動的人,但能動的人說不定更麻煩呢!因為沒有過往的例子,告訴他們退休之後、過世之前,怎麼過好這閒閒沒事幹的日子。」

曾有朋友告訴他,兒時爸爸為了全家生計,總是早出晚歸不在家。但在他心中,爸爸是存在的。然而,如今爸爸退休,人天天在家,存在感反而變得稀薄。人活到7、80歲,仍然期待被傾聽、被尊重、被需要。當渴望與現實有所落差,失落的漫長歲月又該如何渡過?讓熟齡者學會自我關注,是未來社會重要的課題。

舉重若輕談生死  愛伴隨著責任,不要造成別人負擔

至於71歲的他,雖然已經結束公司營運,每天仍有許多行程。他坦言,活到這年紀,仍有許多未完的責任,必須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履行。

例如,他多年前和幾位朋友成立快樂學習協會,為偏鄉小朋友提供課後輔導,至今已服務2、3000個孩子。但與此同時,每年需要募款的金額也是以億計算。儘管壓力不小,但吳念真認為,自己有責任,不讓需要幫助的孩子無以為繼:「這是一個承諾,承諾就不能停。」

「愛伴隨著責任,承諾就要做完,不要成為別人的負擔。」這是吳念真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對於自己的老年,他也秉持著一樣的態度。幾年前,母親過世,他趁機交代兒子,「你處理我們很簡單,就燒一燒,拿到法鼓山或其他地方植葬,這樣你就不用去掃墓了。」他也完成預立醫療決定,倘若有日發生失智、成為植物人等無法自理的情況,不要讓孩子為難。(相關閱讀:拒絕無效醫療!吳念真:子孫未來不用掃墓,心裡有我就行了

他強調,自己不是豁達,而是希望對家人負責。曾有朋友的爸爸成為植物人後躺在養護之家8年。後來,在疫情期間,爸爸也因為感染Covid-19離世。人走了,家屬卻感到輕鬆。但事後回想,又覺得這種想法太殘忍。「像這種例子,我們是不是應該在自己無能力之前,告訴別人什麼狀態下你讓我走?不要再讓外力,維持一個沒用的軀殼。」吳念真說。

他很清楚,生命自有週期。曾是礦工的父親62歲就因為矽肺病過世,算起來,他已經比父親多活了10年。他深知,生命最終都會消逝,無人可以逃避,只能好好面對。

如果今天就是人生的最後一天,該怎麼度過?吳念真淡淡地說,他會如常生活。以採訪這天為例,早上錄音、中午排練、晚上演出。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完、做好。平凡踏實過好每一天,就已是履行對生命的責任。

相關閱讀:吳念真著,《抓住一個春天》,聯經出版

2023/09/20

贊助50+,支持免費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加入50+Line
https://fiftyplus.pse.is/5zvc58

下一篇

為陪伴憂鬱症女兒提早退休,到飯店打工意外成為花藝師!曹齊敏:這輩子當不了貴婦,但每天生活都很快樂

50+學院

50+熟齡美妝工作坊基礎班第2期:掌握關鍵減齡彩妝技巧
  • 旅讀or

  • 2025/04/15 ~ 2025/04/22

50+聲音表達工作坊第20期
  • 中山藏藝所2樓展演區

  • 2025/03/06 ~ 2025/04/17

50+生命寫作工作坊基礎班第15期
  • 旅讀or

  • 2025/02/18 ~ 2025/03/25

50+熟齡美式踢踏舞第1期
  • 舞工廠

  • 2025/01/07 ~ 202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