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新北市政府廣編贊助
隨著台灣進入高齡社會,老後的居住環境,也應該有更多元的想像。多年前買的老屋,環境可能無法滿足老後的身心需求。近年來流行的養生村、銀髮宅,雖然機能不錯,但往往所費不貲,且住戶多以年長者為主,很難融入在地社群。新北市政府推出的「銀新未來城」,將是國內第一個青銀混齡、只租不賣的熟齡社區。換種思維,不買房,也能有理想的老後生活。
人生下半場理想的家,需要哪些條件?
有人重視無障礙的環境,家裡要有電梯,才不用整天爬上爬下;有人希望生活機能要好,自家出發,步行可及的範圍就有超商、診所和健身房;有人喜歡自然宜人的風景,最好朋友就住在附近,可以常常約出來喝茶聊天……。
新北市衛生局長陳潤秋觀察,新的時代,人們對老後住宅的想像,和過往很不一樣。除了生活機能必須符合熟齡者的身心需求外,最重要的差別是,居住空間不能讓人「感覺老」。她說了一個身邊實際發生的小故事,說明這種微妙的心態轉變。
有個70多歲的長輩,本想搬到養生村居住。但他實際前往當地參觀以後,卻很快改變了心意。原來,養老村裡舉目所及都是長者,幾乎沒有年輕人。他形容:「走進去那一剎那,我就已經老了!」
↑新北市衛生局長陳潤秋認為,熟齡住宅應該要「去標籤化」,融入在地社區。
歐美養老宅發展趨勢 從分齡居住到自然融入在地
這位長輩的感受,其實和國外的熟齡住宅發展趨勢不謀而合。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年齡實驗室創辦人Joseph F. Coughlin所著的《銀光經濟》一書當中提到,早期在美國,熟齡族的退休夢是在環境清幽的風景區、海灘購置度假別墅養老。然而,人們逐漸發現,海灘別墅的日子起初愜意,時間一長就很乏味。平常能做的,就只有去沙灘上散步、回到家和另一半大眼瞪小眼。而且,「每天早上、晚上,沙灘上都是同樣的那幾個人。」
為了解決度假別墅生活機能不佳的問題,到了80年代,美國開始流行名為「村莊」的退休社區。建商在景色優美的土地上蓋起一棟棟的獨棟住宅,村莊內有高爾夫球場、游泳池、健身中心、馬球場等公共設施,入住的都是經濟條件優渥的熟齡人士,還有娛樂部門專門策畫活動。與世隔絕是「村莊」最大特色之一,走進社區,幾乎看不見55歲以下的人。
「村莊」表面上看起來優渥舒適,卻陸續出現新的社會問題:附近的青少年會到「村莊」偷車、破壞物品。此外,住戶同質性過高,也讓「村莊」形成對其他年齡層訪客不友善的氛圍。連住戶在家帶孫子,都可能被附近的居民嚴正抗議:「小孩止步」。
Coughlin認為,分齡社區加深了世代對立,年輕人把富裕的年長者當成社會資源的掠奪者;年長者則活在封閉的環境裡,感到寂寞、被孩子拋棄。他指出,適合熟齡者居住的社區,未來在住戶組成上應會以混齡為主流,讓年輕人與年長者可以互相支持。
在歐美,近年來確實出現了愈來愈多青銀共居的居住計畫。例如,美國的Judson Manor養老院,開放附近音樂學院的碩士生免費入住,條件是他們必須每月為長者辦一場演奏會。荷蘭的安養機構Humanities則要求入住的大學生每月花一定時間陪伴長者,例如一起爬山、幫忙打掃、布置耶誕樹等。青年有平價的居住空間,熟齡族則賺到友誼,雙方都獲益。
台灣首創! 青銀混居的All In One社區「銀新未來城」
在台灣,是否可能像國外一樣,規劃出不同年齡層都自在生活的社區?
陳潤秋指出,台灣人口老化的速度極快。單單在新北市,2019年65歲以上的人口就已達全市14.4%,人數多達61萬人,是2008年的2倍以上。既有的熟齡住宅選項,已經無法完全滿足這批人的需求。
↑近年來,台灣有愈來愈多不同的熟齡居住選項,青銀共居、共融,也是其中一股趨勢。
近年來,坊間也出現了許多新型態的熟齡居住空間,例如養生村、銀髮宅等。但這類住宅要不是一位難求,就是入住費用所費不貲。傳統公辦民營的老人公寓,雖然收費平實,但入住資格以中低收入戶、獨居長者或無自用住宅者優先,一般中產階級很難排到。
因此,新北市參考新加坡為高齡者規劃的複合式公共住宅「Kampung Admiralty」,在2018年提出了「銀新未來城」的構想,計畫將在三重區、碧華國中遷校後所留下的空地,建立面積近3公頃、700戶的新型態熟齡社區。
「Kampung Admiralty」除了住宅以外,還結合了醫療院所、長照機構,以及藥妝店、大排檔、購物商場等涵蓋食衣住行需求的生活場域。陳潤秋指出,新北市正在規劃的銀新未來城,也會是一個「All In One」的社區:長者身體不舒服,自家步行距離內就有診所、復健中心。想吃飯、購物,很容易找到餐廳及商場。社區另有公園和室內運動中心,想鍛鍊身體不怕沒地方去。
更重要的是,「銀新未來城」將會加入許多青銀共融的元素,讓熟齡者的生活能融入在地社區。全城700多戶中,將保留一定比例的房數供青年族群申請,而不像「Kampung Admiralty」只有年長者能入住。此外,社區的公園、商場、餐廳、診所、運動中心等公共設施,都將開放一般居民使用。除了日照中心以外,也會有托幼機構。不論任何年紀,都能在此安居。
↑銀新未來城將會有許多青、銀皆可利用的公共空間。(此為銀新未來城模擬圖)
年輕人的生活,和年長者如何產生交集?「現在的熟齡族,不是大家刻板印象中那種只喜歡摺紙、寫書法的『老人家』。」陳潤秋直言。她舉例,自己有位學長65歲生日當天在捷運上被年輕人讓座。結果學長非但不覺得欣慰,反而心裡有點小受傷——自己還很健康啊,難道已經要被當成「老」了嗎?
放下成見,年輕人和年長者,其實有許多共同點。例如,年輕人喜歡的跳舞、舉重、騎飛輪,年長者也喜歡。她也看過由熟齡族組成的樂樂棒球隊,打擊、跑壘樣樣來,一點都不輸給年輕人。
她想像,以後在銀新未來城,不同世代的住戶可以一起到健身房做運動。在結合咖啡廳與長照服務的據點「有fu長照站」,長輩可以學煮咖啡,年輕人也能前去消費。逢年過節,住宅之間的公共廳廊會舉辦各種有趣的活動,讓老少同樂。「長輩不會覺得自己住在老人村,年輕人也有喜歡的活動能參與!」她說。
↑銀新未來城也會有托老中心,讓熟齡者有促進健康的據點。
只租不賣、健康失能都能住 中年後的家要換種思維設計
不同於一般市面上的熟齡住宅商品,陳潤秋指出,銀新未來城將採取「只租不賣」的方式營運。
對熟齡者而言,能在自宅在地安老,當然是最理想的狀況。然而,以新北市為例,46.23%的房子都是30年以上的老屋。陳潤秋看過很多80、90歲的長者,住在沒有電梯的老公寓4、5樓。每天爬樓梯,對身體是一大負擔。許多長者乾脆選擇待在家中,足不出戶。少了社會刺激,衰老的速度更快。
↑ 對熟齡者而言,住在沒有電梯的老屋,行動力將大為受限。
陳潤秋建議,若家有老屋、又無心力整修或換屋,不妨參考政府所提出的包租代管方案,將房產轉換為現金流。每月的租金所得,正好可讓長者換至更適合的環境居住。
在銀新未來城,所有的住宅都將採取通用設計。不只有電梯,也方便輪椅推行,讓行動不便的長者可自由進出。此外,因應長者的體況變化,社區內就有可申請居家服務的長照2.0據點、日照中心,以及住宿型的安養機構。如此一來,長者無論是健康、退化或失能,都不必搬離自己已經熟悉的環境。
另一方面,台灣租屋市場長期有年齡歧視的問題。年紀愈大,愈容易發生房東「不給租」的問題。陳潤秋指出,日後銀新未來城的租金會參考周遭物件平均行情設定,且不會設定熟齡者的租期上限。打破傳統「老了有房才安心」的觀念,讓熟齡者以合理的價格租房,安心住到人生的最後。
換種思維,人生下半場不一定要有房,也能有好的生活品質。只租不賣、機能完善的社區,讓我們真正實踐共老、共好的理想!
※50後你有哪些夢想?一起來完成50件想做的事!
歡迎加入50x50夢想計畫→https://pse.is/SW4KL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