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當愛成為緊箍咒─失智症照顧者的自我照顧

    所謂的「照顧者」有各式各樣的樣貌,有男性照顧者、也有女性照顧者,有全職照顧家庭、不外出工作的家庭照顧者,也有全職工作的照顧者,有年輕的照顧者,也有中、老年的照顧者,有剛踏入照顧工作、尚未熟悉照顧角色的照顧者,也有已經照顧長達十年、二十年,在照顧者角色上找到平衡與意義感的照顧者;被照顧的對象也有所不同,此篇所想討論的照顧對象將聚焦在失智症長輩身上。

 

  縱使現在「失智症」被愈來愈多人認識與重視,但失智症長輩的照顧者仍然背負著一些「迷思」,可能來自身邊親友的關心、傳統華人孝道價值觀、被照顧當事人的期待與情緒…等,這些迷思有時像大石頭,壓得照顧者喘不過氣,有時像某種可怕的夢魘,在照顧者的身後追趕著,時刻不能掉以輕心,也讓原本對被照顧者的關心、理解與不捨,逐漸成為一個讓自己難受、害怕與不滿的緊箍咒。

 

  以下列舉幾個常見的迷思與照顧者很難表達出來的心聲,也許是你曾有聽過的話,也許是你曾有過的念頭:

 

1.「照顧者」真孝順,一定很愛…(父母/手足/親戚)→我很怕如果我不這麼做,就代表我很不孝

2.「照顧者」一定和…(父母/手足/親戚)關係很親密,才願意做這些事→有時候我也有很可怕的念頭,要是….(父母/手足/親戚)不在就好了

3,如果沒有/還好有「照顧者」,…(父母/手足/親戚)才可以過現在的生活→…(父母/手足/親戚)對我很挑剔,叫他想要的那個人來照顧他阿,我也不是自願想做這些事情

4. …(父母/手足/親戚)都這樣了,「照顧者」就當可憐他、為自己積陰德,他再活也沒多久了→我可憐他,誰來可憐我,有時候我很難想像我還可以堅持多久

 

  「自我照顧」就是從覺察、接納自己的情緒與想法開始,筆者將以下表格稱為「照顧者的資源整合表」,左上方為「你有的」,是照顧者的支持力量,例如有手足可以抱怨、有手足就住在照顧者附近,當失智症長輩有需要時,可以有可信任的人提供協助;右上方為「你沒有的」,是照顧者感到擔心、需承擔未知風險的事情,例如失智症長輩一個人住、失智症長輩無法行走,有時當感到有壓力時,我們很容易一直想著無能為力、無法預期的事情,這些擔心很真實,但也容易陷入焦慮與沮喪,而整理出一個「支持清單」可以提醒自己去向他人求助,也提醒自己身邊還有哪些資源可以運用。左下方為「你想要的」,可以去想像如果有一天奇蹟發生,你希望看到什麼不同,想像奇蹟的發生並非很心酸的「做白日夢」,而是可以具體了解「期待」和「現實」兩者的落差為何;右下方是「你不想要的」,可以幫助照顧者具體去覺察,目前讓自己感到特別辛苦的壓力源是什麼。

 

  仔細觀察兩欄可發現左邊上、下兩欄是正向的力量,右邊上、下欄是負向的壓力;上面左、右兩欄可以互相調劑,例如當左邊威脅感較大,可以想想右邊的支持是否可以提供協助、減少威脅;下面左、右兩欄也是互補的關係,有時候甚至可以發現想像中的災難和渴望發生的奇蹟竟然是兩件不同的事情,例如可能每次都很不喜歡聽被照顧者挑三揀四、講一些喪氣話,如果可以少聽一點,就有動力處理對方不吃飯的狀況。

 
   

 

你有的(支持)

你沒有的(威脅)

1.有手足可以抱怨

2.有其他家人住附近

1.被照顧者一個人住

你想要的(奇蹟)

你不想要的(災難)

1.被照顧者可以少說一點抱怨

 

1.被照顧者不吃飯

 

   不需要等到一定要把問題解決才能「自我照顧」,也不需要一定要有一個小時,甚至一整天完整、不被打擾的時間才叫做「自我照顧」,「自我照顧」可以是生活中任何一件小事,只要這件事情能讓照顧者(1)專注在自己、(2)短暫擱置對失智症照顧者的擔心、(3)專注在此時此刻,只要滿足任一條件,那就是「自我照顧」。


圖片來源:https://unsplash.com/photos/P2fBIamIbQ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