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戒嚴時期教科書政府統編 政治教條意味濃

2017/7/15 09:30(7/15 12:2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5日電)受戒嚴時期限制,教科書由政府統一編制,內容不乏民族精神、政治人物事蹟等題材,教條意味濃厚,直至解嚴後鬆綁編寫權,才讓教科書走向多元觀點,並加深本土化。

台灣自1949年至1987年實行戒嚴,政治、社會等各層面都受到影響,教育也不例外,從教科書的制度和內容,都可看出戒嚴時期前後的變化。

國家教育研究院教科書發展中心主任楊國揚表示,在戒嚴時期,國中小教科書都由政府統一編制,高中端以上則是部分政府統編、部分民間編寫再由政府審定,而政府統編的教科書自然受到當時政治環境影響,內容不乏政治性或民族精神題材。

翻開戒嚴時期的國中小音樂課本,每一冊都有「國歌」、「國旗歌」,學科課本則有不少政治領袖的故事和生平事蹟,例如孫中山寫的「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蔣中正看到魚兒逆流而上的啟發等,在課本中屢見不鮮。

楊國揚指出,戒嚴時期的教科書特別強調中華民國的代表性和合法性,也會訴求對國家的認同,除了出現「反共愛國」、「共匪」等用詞,也有崇拜政治人物的題材,在當時都被視為理所當然。

教育部曾在2007年出版「台灣教育紀事」手冊,前教育部長杜正勝曾在分享手冊編輯心得時提到,戒嚴時期的教育特色就是「軍國主義教育」,如學校課程傳授保密防諜、反攻大陸等思想教育,甚至政府還會對教科書內容進行管制與審查,例如蔣中正會親筆批示、糾正歷史教科書內容。

直到政府於1987年7月宣布解嚴,才讓教科書逐步走向自由開放、多元。

楊國揚表示,解嚴後各界都認為課程和教材要鬆綁,但教科書的開放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逐年推動,先從藝能和活動科鬆綁,不再由政府統編教科書,之後才依序開放國小學科教科書、高中教科書,直到2002年國中教科書開放後,各級學校教科書編寫權才正式全面下放給民間。

戒嚴時期教科書的政治意涵濃厚,解嚴後也開始有了轉變。楊國揚指出,在教科書還未全面鬆綁前,國立編譯館就已針對統編教科書改編,希望「適切合理化」,一方面回應過去外界批評教科書份量太多、內容偏艱澀的意見,將教科書內容加以簡化,一方面也配合解嚴後的政治環境,大幅刪減政治意涵的教條式內容。

除了涉及政治意涵的內容調整,教科書開始減少中國式的內涵,開始增加採用本土化題材的比重。

楊國揚舉例,以前美術課本多以傳統西畫、國畫為主,後來也加入本土教育、融入原住民藝術文化,國語文課本也開始採用許多本土作家的作品,即使仍有政治領袖的題材,但用詞也走向中性,例如不再稱國父或蔣公,而改稱孫中山和蔣中正,政治色彩慢慢被淡化,而民主化和本土化則加深。

現在教科書編寫交由民間出版社,政府只負責審定。楊國揚指出,教科書觀點多元,站在審查端的角度,就是希望政府介入的角色越少越好,只要不違反國家政策和法律,且內容有所根據、不偏離史實,即使觀點不同,審查端都不會過度干預,但因為國中小學生還未完全具備獨立思考和批判能力,針對某些爭議點,審查端也會和編者討論,找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中性用詞或說法。

至於未來的教科書發展方向,楊國揚表示,國中小教科書會以教材正確性為主要考量,高中端以上可以更寬鬆,不一定要給學生很多東西去背去讀,而是可以提供更多史料或教材,讓學生自己去判讀、思考,培養學子的思辨和批判能力。106071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噤聲的戒嚴時代 那些年不能唱的歌
172.30.1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