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倫訪華:四天裏見了誰談了什麼沒談什麼?

耶倫與何立峰會談

圖像來源,Getty Image

圖像加註文字,耶倫與主管商務和金融的中國副總理何立峰進行了長時間會談。

本周四(7月6日),美國財政部長耶倫抵達中國,並於本周日(9日)離開。這是她成為財長後的首次訪華行程。

在四天的訪問中,耶倫會見了從中國總理李強到中國的女性經濟學家,談了從「脫鉤」、鎵鍺管制、氣候合作等問題,但懸而未決的關稅問題並未出現在雙方公開的議程中。

從整體輿論來看,雖然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時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但耶倫訪華時間更長內容更加豐富,外界認為這可能與耶倫長期在美國政府內部扮演的反對「關稅戰」和「脫鉤」的角色有關。

見了誰

耶倫在星期五的行程密集,分別會見了中國總理李強、中國前副總理劉鶴、中國央行行長易綱,以及剛剛履新的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潘功勝。

周六則主要會見了分管商務和金融的中國副總理何立峰。

李強會見耶倫

圖像來源,Getty Image

圖像加註文字,李強會見耶倫。

值得一提的是耶倫與已經退休的前副總理劉鶴的見面。後者曾在美中美中貿易戰中,主導中方的談判團隊,並在白宮與特朗普簽下第一階段貿易協議。

上個月,香港《南華早報》引述五名消息人士稱,劉鶴在卸下所有職務後,仍參加中國政府有關經濟事務的內部會議,並具有很高的影響力。中國要在一些領域與美國合作,另一些領域則要反擊,而劉鶴的知識儲備和經驗對北京而言極為有價值。

周六主要會見的中國副總理何立峰在中共「二十大」上進入政治局委員行列,現年68歲的他在2014年成為負責規劃中國經濟運行的國家發展改革委的副主任,2017年升任主任。

在非官方層面,耶倫在周五與多位在華美企高管座談,包括波音公司、美國銀行和農業巨頭嘉吉等,她批評了北京方面嚴苛對待外資企業,並表示這表明拜登政府力圖減少對中國供應鏈依賴的努力是正確的。

周六中午,學院派經濟學家出身的耶倫,與六位中國女性經濟學家午餐,列席者包括金刻羽,她是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屬於少有的活躍於國際舞台上的中國女性經濟學家。她的父親金立群曾任中國財政部副部長,現任亞投行行長。

停滯後的接觸

中美關係由特朗普時代開始處於低谷,在拜登上台後緩慢修復,直至去年8月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問台灣,中國方面反映強烈,終止了幾乎所有與美國的官方交流渠道。到去年11月巴厘島G20峰會,拜登與習近平會面後,再次開啟緩慢修復的過程,並規劃國務卿布林肯在今年初訪華。

然而,今年2月中國偵察氣球事件,使中美關係修復過程再次中斷。直至布林肯上個月訪華。

然而布林肯前腳剛走,拜登在公開活動中稱習近平為「獨裁者」,招致中方反對。耶倫訪華也被認為是繼續這一修復過程的嘗試。

在會見中,何立峰告訴耶倫,他對傷害中美關係的「意外事件」表示遺憾。這些事件導致「兩國元首在去年的一次峰會上達成的共識在執行上出現了一些問題。」

據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稱,何立峰與耶倫圍繞落實中美元首巴厘島會晤重要共識,就兩國和世界經濟金融形勢、合作應對全球共同挑戰等進行了「深入、坦誠、務實」的交流,會談具有建設性。

可見雙方現階段的工作還是回歸到落實去年11月習拜會的成果,而非要解決新的問題。

耶倫的飛機抵達北京時天空出現彩虹。

圖像來源,Getty Image

圖像加註文字,耶倫的飛機抵達北京時天空出現彩虹。

談了什麼

耶倫雖然有對華批評的言辭,但總體延續她在美國國內的發言基調,即反對中美「脫鉤」。

周四耶倫飛抵北京時天空出現彩虹,被中文輿論作為好的預兆而討論,在第二天與李強的會面中,後者也提到這一細節稱,「中美關係何嘗不是如此,不完全都是風雨,經歷過一輪風雨以後,我們風雨一過,我們一定會見到更多的彩虹「。

耶倫則向李強表示,美國尋求健康、而非「贏者通吃」的經濟競爭,並希望有一套公平的規則,讓兩國能長遠受益。當前有重要的國際挑戰,中美對各自國家和全球都有責任展開合作和展現領導力。

在周日的記者會上,耶倫也表達了類似觀點。

據路透社報道,耶倫說,華盛頓並不尋求與中國經濟脫鉤,指這樣做「對兩國都是災難性的,對世界也是不穩定的」。

她還總結,此次訪華與中國官員進行的共計10小時的雙邊會談是直接、具有實質性和富有成效的,並指其有助於穩定時常不穩定的中美關係。而此次訪問的目的是建立和深化與中國新經濟團隊的聯繫,減少誤解的風險,並為在氣候變化和債務困擾等領域的合作鋪平道路。

」敲打「中國的言辭也不少,主要涉及三個方面:

就中國的「不公平經濟行為」和針對美國公司的脅迫性行動有所增加,提出嚴重關切;

雙方討論了俄烏戰爭問題,耶倫說,中國企業避免向俄羅斯提供物質援助或協助其躲避制裁至關重要;

對中國本周宣佈管制鎵(Ga)、鍺(Ge)兩種半導體所需稀有金屬出口,表示關切。

在格拉斯哥舉行的COP26氣候會議上,美國氣候特使約翰克里在中美聯合聲明中發表了關於加強氣候行動的聲明

圖像來源,Reuters

圖像加註文字,美國氣候特使約翰克里

最可能合作的領域

出乎意料的是,氣候合作成為耶倫訪華的一個要點,而非財金問題。

她在周六的講話中說,中美這兩個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有共同的責任來領導氣候行動,並呼籲中國支持美國主導的綠色氣候基金,該基金的設立是為了幫助發展中國家適應氣候變化並減輕其影響。

中美兩國雖然在太陽能等新能源領域投資都在加大,但去年兩國的碳排放量都有所上升。

但中美在氣候合作上也非一片坦途,徵結在於中國堅持認為它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因此應該由美國和歐洲來支付能源轉型的費用,因為歐美製造了歷史上大部分的碳排放。

值得一提的是,拜登氣候特使克里在耶倫抵達中國時表示,他將於下周前往中國,重啟兩國的全球變暖談判。

請刷新瀏覽器

沒談什麼?

耶倫長期關心的關稅問題,並未出現在公開議題中。

特朗普時代,中美之間大部分商品實施了高額關稅,在拜登時代並未去除。

在美國政府內部,支持廢除對華關稅的主要是財政部長耶倫和商務部長雷蒙多,她們贊成廢除關稅,以抵禦通脹。

反對者則以美國貿易代表戴琪為主,他們不願意放棄美國對中國的重要籌碼,並希望繼續借關稅來重塑中國的經濟行為,制定一個更具戰略性的中國貿易策略,保護美國的就業。

去年5月,美國財長耶倫在一場公開講話中確認,她在向拜登呼籲取消部分對華關稅,因部分關稅「不太具有戰略性」,而且在傷害美國消費者和企業。她表示,「在我看來,其中一些措施似乎對消費者和企業造成了更大的傷害,而且在解決我們與中國的實際問題方面並不具有戰略性。」

美國馬里蘭州農民站在大豆收割機旁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貿易戰開始後,美國大豆出口量大幅下跌,價格也跌至10年來的最低點,這給中西部的農民造成巨大損失。

耶倫在記者會上強調,沒有任何一次訪問能在一夜之間解決中美之間的挑戰。輿論普遍認為,耶倫此次訪華主要是與中國新的經濟團隊建立一個有韌性、有成效的溝通渠道,以及為克里的氣候談判鋪路,而不是解決貿易等具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