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曾經為了找工作去面試過,只是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經遇過一種面試的情境,從頭到尾,面試官都對應徵者很不友善的。

  我第一次聽到「壓力面試」這個概念,是我念研究所的時候。我有一個同學 ( 別家公司的人力資源主管 ) 說,他們公司的大老闆很喜歡在面試的時候故意挑釁或激怒應徵者,因為他們公司在工作中,偶爾會有類似的情境發生,所以老闆想要先知道應徵者在遇到這一類狀況時的反應如何。
  有另外一個朋友也跟我分享過他們公司甄選儲備幹部的其中一關:給應徵者30分鐘的時間進行一個商業個案的研讀,然後做5分鐘的簡報。應徵者要從給定的資料裡評估各種數據和資訊,選擇在A地點或B地點開設泡沬紅茶店。這一關的「神奇」之處是,如果應徵者選擇A,幾位主考官就會在接下來的問答時間裡對A地點提出各式各樣的質疑;如果應徵者選擇B,主考官也會做一模一樣的事情。換句話說,關鍵不僅僅是應徵者基於什麼樣的考量做了什麼樣的選擇,還有當應徵者的商業提案被質疑時,他的反應又會是什麼 ( 沒有認為據理力爭就一定比較好,也沒有認為從善如流就是對的 )。

wj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有那麼一段時間,每天早上,我會稍微早起一點,去幫家人買早餐,然後回家以後才叫醒小人起床吃早餐並且準備上學 ( 現在這個任務改由我太太負責了 )

  那一天上午,我買好早餐,發現自己皮夾裡只剩最後100元鈔票。想了想,接下來一直到公司,應該都沒有花錢的機會。那就到了公司,有空的時候再去領錢就好了。於是捨棄了去巷口的7-11領錢的念頭,直接回家。
  等到小人換好衣服、吃完早餐、我們走出家門並且把門關上。就在門關上的瞬間,我突然意識到,自己沒有帶鑰匙出門。事實上是我的背包裡有一個包中包,包括手機、汽車鑰匙、家中鑰匙、公司的識別證都放在裡面。我那一天出門前忘了把那個小包放進背包裡,這些東西就都沒有跟著我出門去。

wj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受過高等教育、有一個還過得去的工作每隔一陣子上館子吃頓大餐還可以存點錢出國去玩 ( 順便在臉書上打卡昭告諸親朋好友 )... 這似乎是我們這些人的同溫層朋友們很普遍的人生...

  這樣的日子非常理所當然嗎?


wj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個短期的寒假打工,在新光百貨公司 (地點應該是現在的新光三越南西店) 地下室的超級市場,那一年我15歲。

  很多事情都不太記得了。比方說早就忘了自己的薪水有多少錢、也搞不太清楚自己是怎麼得到這份工作的 ( 印象中我父母親的一個朋友當時在那裡工作,所以應該是透過人情請託才進去的 ) 。現在還知道是15歲的寒假也只是因為那一年剛考上高中,以及工作的時候會聽到百貨公司播放年節應景歌曲 ( 試著從上午開始聽人家唱恭喜恭喜的歌曲一直到晚上,而且連續兩個星期...這真的很洗腦 )。然後還有印象的是,那時通往新光百貨超級市場的樓梯還寫了「東南亞最大的超級市場」的字樣,但到底是不是?我當然不知道。
  身為一個15歲的青少年,我在超市裡其實沒有正式的工作。我的任務就是從百貨公司開門到關門的這段時間裡,待在超級市場支援其他人,看別人需要我做甚麼我就做甚麼:幫忙從倉庫裡搬貨出來補、把貨架上被弄亂的東西排好、結帳的人多的時候站在收銀員後面把客戶結完帳的東西裝到塑膠袋裡去、偶爾會跟著送貨員出去送貨 (應該是購買金額超過多少錢以上,百貨公司就會提供送貨到府的服務。我那時個頭就很高,會被叫去幫忙)、去倉庫操作標籤機並且把價格標籤貼到商品上...反正就是跟著百貨公司的大人們一起工作,至於做些甚麼?答案是甚麼都有。

wj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前一陣子跟一個年輕朋友相約喝下午茶。他原本是我們公司的同仁,離職以後去了一家企管顧問公司任職。一開始狀況挺不錯的,憑藉著之前的人脈,成功拿到了一些教育訓練課程的訂單,聽他說公司業績不錯,我想他應該很快就能站穩腳步。不過一兩年以後,輾轉聽到了不太一樣的消息,有一天收到他傳來的節慶問候簡訊,想了想,就直接約他來喝個下午茶,聽聽他最近的工作狀況。
  其實也不是甚麼了不起的大事。他們單位有一段時間業績還不錯,工作氣氛也自由,老闆不太關心大家幾點鐘上班幾點鐘下班,同仁在上班的時候會推派代表買下午茶回公司吃吃喝喝、或是集體上網團購一些東西,老闆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反過來說,偶爾遇到需要加班的時候,也沒有人會跟公司計較加班費的問題,日子也算順利。
  但最近業績變差了,老闆對於大家有沒有準時上班,或是在上班的時候吃喝下午茶以及團購東西,就顯然不開心了。我的那個朋友是團隊裡相對來說比較資深的同仁,直接面對老闆,也直接承受了老闆大部分的怒氣。

wj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講到那些世界頂尖的高科技企業,我們很容易地就會想到GoogleAppleFacebook...,然後我們也或多或少讀過這些公司為了在知識密集的時代裡競逐最優秀的人才,除了一流的薪資以外,還必須提供的各式各樣「基本配備」:豪華的辦公室、米其林主廚進駐的員工餐廳、健身房、花園、洗衣間、帶寵物上班... 彷彿沒有了這些,公司就會流失人才,然後喪失競爭力。另外,許許多多的文章都以這些豪華設施做為一家公司是不是優秀雇主的判斷標準 ( 我覺得這些設施的最終目的是讓員工花更多時間待在公司裡工作。這算是好老闆的思維?應該不算吧。但我也理解,連這些都不提供卻希望員工留下來加班的老闆更是比比皆是 )

  但是Netflix差不多從來不談這些東西,卻不影響他們在劇烈變化的網路世界中生存。

wj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段時間,「德國製造」或「日本製造」代表了的是工藝精湛、品質保證。但是德國知名車廠在廢氣排放的數據上造假,引起軒然大波;日本就更不用提了,這幾年上過新聞頭條的醜聞就包括在財報上灌水的、汽車油耗測試造假的、竄改品管數據或食物製造/保存日期的... 很多人討論起這些公司究竟怎麼了,談到後來,「盲目追求KPI達成」成了很多人都提及的原因之一。

  但我相信,沒有人會一開始就決定要在這些事情上造假。

wj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我們大概都讀過一些有趣的研究,比方說辦公桌凌亂的員工比較有創造力、有運動習慣的員工績效較佳、夜貓子型的員工比較適合創意類型的工作、成功的人都有閱讀的習慣... 前一陣子,我也試著在公司裡做了全體員工的問卷調查,詢問員工有沒有運動習慣、有沒有閱讀習慣、逛街嗎、釣魚嗎、拿甚麼牌子的手機、家中排行第幾、慣用右手或左手... 想要透過統計,看看能不能找出績效表現好的員工的特徵或樣貌。

  結果不能。

wj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在台灣,大部分上班族找工作的方法都差不多:在人力銀行的網站上尋找合適的職缺,然後投履歷表,如果用人單位主管喜歡你的履歷表,就會約你去面試。面試後等一陣子,如果有錄取的機會,公司一般來說就會先撥電話來討論薪資或報到日期;如果沒有被錄取,過一陣子以後就會收到公司的遺珠函,告訴你「謝謝你前來我們公司應徵...我們對你優異的學經歷感到印象深刻...但可惜職缺有限...」

  回想我自己的職涯中,為了找工作而參加的面試,應該超過20場了吧。這當中當然有那種面試完後音訊全無的經驗,也有收過幾次遺珠函 ( 比較久遠的年代裡,還收過郵差送來的紙本的遺珠函 ) 。寫到這裡突然在想,是音訊全無的比較多次還是收到遺珠函的比較多次呢?真糟糕,好像音訊全無的比例比較高一些。

wj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5) 人氣()

  每隔一陣子就會有朋友問我:我很想要離職,但是我的老闆搬出很多理由不讓我離開,說要找到交接的人以後才准離職、說公司對我有恩、說公司的人事規章上規定離職要三個月前提出、說如果離職就要我賠償公司的損失...請問我到底該怎麼辦?

  持平地說,勞基法相當程度地還是希望在勞資雙方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每次遇到這個問題,我都會問這些朋友:如果有一天公司決定不要你了,會經過你的同意或是等你找到工作才資遣你嗎?當然不會。所以有一天你不要公司了,怎麼會需要公司同意或是等公司找到接替你的工作的人呢?同樣的邏輯,公司要資遣員工的時候,只需要考量員工的年資,於10天到30天前事先預告員工,員工要離職時,依法也只需要依照服務年資在10天到30天前預告雇主即可。

wj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