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空頭市場怎麼辦?定期定額這樣做 賺錢機率高
文:李美虹
受到新冠病毒在全球大流行的利空衝擊,最近全球股市是哀鴻遍野,就算美國聯準會(Fed)撒錢救股市也無效,美股道瓊指數持續暴跌,而且已經兩次觸動熔斷機制(盤中暫停交易),這一波美股指數跌幅老早就超過20%,專家說,熊市(空頭市場)已經正式來臨了!
空手的投資人正滿心期待股市跌到低點,好趁機進場撿便宜貨。但是,原本手上就有持股或是定期定額買基金的投資人,看到帳面損失,心裡一定很焦急,因為這一波新冠病毒疫情與2008年金融海嘯並不相同,這次影響的是全球產業的供給鏈,影響的是全球消費者支出受到嚴重打擊、企業投資延遲,這些都會讓整個經濟活動受阻凍結,現在經濟學家們都擔心全球經濟步入「大衰退」,嚴重程度恐更大於金融海嘯!
面對不確定的市場行情,投資人只能做一件事:嚴格控管好自己的資金部位,等到行情跌到相對低點,才有實力可以分批進場,慢慢建立低檔部位。
我要提醒的是:沒有人知道這一波大衰退會維持多久?未來會不會V型反彈?還是會呈現「深U底」型態,在深谷底部盤整很長一段時間?現在都沒有專家敢鐵口直斷。因此,手上握有越多現金部位的人,將來才有逢低往下承接的實力。
依漲跌的幅度加碼或減碼
採取定期定額的投資人,經過多年驗證,定期定額投資法具有對抗人性「追多(貪婪)殺低(恐懼)」的功效,而為了提高定期定額的勝率,甚至從中演化出各種進階版的操作法,包括定期不定額、逢低加碼與逢高減碼等,我個人覺得,對一般小資族來說,採用定期定額微笑曲線的操作方法,會是比較簡單的一種作法。
所謂「微笑曲線」是一種攤平成本的概念,即進場不擇時、下跌不停扣,每下跌一個幅度,就加碼扣款,嚴守紀律等市場回來;若有賺錢,記得要停利出場,並且繼續定期定額。
假設我們以5,000元開始定期定額,若標的市場下跌10%,扣款金額就拉高至8,000元;上漲15%時,扣款金額減少至3,000。而一般小資族的定期定額扣款金額大多為3000元,那麼我們可以在市場跌幅10%時,扣款金額拉高到4000元,跌幅達20%時,扣款金額拉高到5000元,跌幅達30%時,扣款金額拉高到6000元,只是,一定要先清點自己每個月的收支情況,如果沒有多餘的錢拿來低檔加碼,那你只能本分的持續定期定額扣款原本的金額。不過,我還是要請你努力在這段期間內,存到一筆錢(例如1萬元、2萬元均可),當基金或股票跌幅來到30%以上時,你就可以把這筆錢分成幾筆分批的單筆加碼。
不過,逢低攤平僅限定於手上的基金或個股是「好學生」,如果你買到的「壞學生」,只會越攤賠越多,所以,趁著行情下跌,趕快先檢視一下自己的投資標的。一般來說,定期定額超過3年,如果還是賠錢狀態,就要思考投資的基金是否錯了,一旦確認買錯標的,最好是先認賠出場,然後再轉進其他潛力市場。
微笑曲線操作這樣做
如果想要進階版的操作微笑曲線加減碼,其標準必須視投資人自己的忍受波動能力及標的市場波動度而定。
舉例來說,積極型投資人可以忍受比較大的波動幅度,加上區域型股票基金、單一國家股票型基金波動度大,如果設10%的加減碼幅度,依目前全球股市的跌幅,一天就達到設立的目標,此時我建議可拉高到20%開始。
但如果是波動度較低的平衡型基金、全球型債券基金,依照目前情況,就可以設定10%的跌幅開始往下慢慢加碼。
此外,前面我提過,扣款金額必須視個人財力而定,不是一定要倍數策略,從扣款3000元直接跳到6000元這類…..,如果你沒辦法每下跌10%或15%就採倍數金額加碼法,請依照自身財力去加碼扣款即可。
當然,前面我也說過,你可以繼續定期定額扣款下去,不必管市場跌多少,只要間守紀律扣款,拉長時間,賺錢機會仍高,但若要縮短回本時間、甚至可以快一點賺錢,那就必須搭配單筆進場策略,可以兼顧長短線。
定期定額微笑曲線投資策略
利用基金淨值下跌時累積較多申購單位數,藉此降低平均申購成本。
定期定額一定要堅持長期扣款 最少3年
群益投信曾經回測2004年至2019年11月底、超過16年各主要市場的績效顯示,定期定額扣款超過3年,正報酬機率達6成以上,若堅持10年以上,正報酬機率達80%~100%。因此採定期定額投資,原則上至少需要3年。
所以,行情下跌時一定要堅持不停扣,這樣的攤平效果最佳。一般來說,一個經濟景氣循環週期約3年~5年,即使你是在股市相對高點時開始定期定額扣款,只要在下跌段堅持不停扣,不僅攤平成本效果佳,一旦當市場反彈時,長期累積的單位數也可望讓報酬加速由負轉正。尤其如果善用逢低再加碼,就更快逆轉勝。
因為定期定額一旦賠錢時,投資人比較容易判斷逢低加碼的時機,只要按照前述設定的跌幅比例往下加碼,換句話說,當跌幅超過設定的目標,不僅不要停扣,反而應該要再加碼(提高定期定額扣款金額或以單筆買進),一方面有加速攤低成本的效果,待市場止跌回升時,投資報酬率也會比傳統定期定額更快由虧轉盈。
個人簡歷
作者:李美虹
喜歡觀察周遭的人事物。雖然在投資理財媒體30年,對數字敏感,但卻不喜歡硬梆梆的數學,所以一直希望能用簡單的方式跟人溝通理財知識。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