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許多太陽能工廠進度落後,唯獨中企同業欣欣向榮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資企業(中企)在美國興建的太陽能生產廠正在激增,這使得中國在這一新興產業中占據主導地位,而其他美國同業儘管有聯邦補貼,卻在競爭中舉步維艱。根據路透對企業公告、政府文件以及對八家公司和研究人員的採訪所做的分析,中企未來一年在美國本土的太陽能板產能將至少有20吉瓦(GW),足以滿足美國市場一半左右的需求。

路透分析顯示,這些公司包括由中國企業支持的七家公司,其中包括晶科能源(美股代碼JKS)N、天合光能(688599.SS)、晶澳太陽能(002459.SZ)、隆基綠能(601012.SS)、昊能、潤陽和博威爾特。

中企在美國太陽能板產量的預計快速增長,這對拜登總統的氣候議程來說是一個令人擔憂的結果。拜登政府熱衷於在清潔能源領域創造美國就業崗位的新投資,但在美國經濟從石油和天然氣向可再生能源轉型的過程中,拜登政府也急於防止過度依賴地緣政治對手中國。

與美國的競爭對手相比,中國支持的公司具有明顯的優勢,例如多晶硅原料和太陽能組件的供應鏈得到大量補貼,以及低成本的政府融資。與非中企一樣,這些公司也享受拜登簽署的2022年降低通膨法(IRA)中的美國清潔能源生產補貼。

太陽能行業研究公司SPV Market Research的創始人Paula Mints說,「很難想像任何人,尤其是新建的製造商,能像中國製造商那樣迅速完成生產。她和另一位研究人員指出,中國的投資將有助於美國國內太陽能製造業的成熟,同時創造就業機會。

美國能源部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的太陽能市場研究員David Feldman表示,中企在建造工廠和建立供應鏈方面經驗豐富。但在美國的非中資廠商發現很難與大量廉價進口商品競爭,並對中國的巨大影響力感到擔憂。

據路透去年報導,多達一半已宣布的美國工廠可能無法實現。例如,美國Convalt在2022年開始建設的紐約州工廠,目前仍在設法讓10GW產能上線。

Convalt執行長Hari Achuthan指出,一年前由於全球太陽能電池板價格暴跌 50%,低於Convalt生產成本,工廠進展停滯不前,如果不是受到低價影響,工廠應該早已開始運行。

在5月一場聽證會上,他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表示,必須讓像Convalt這樣的美國製造商能夠抵禦低價割喉戰,建造擁有足夠產能的工廠,讓業者能夠與中資的全球性巨頭競爭,美國才能成功。

美國能源部告訴路透,發展國內太陽能供應鏈需要時間,美國必須依靠外國企業的專業知識。諮詢公司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的數據顯示,自美國實施新的氣候補貼政策以來,中企占美國已宣布新建太陽能工廠的五分之一。中企是美國進口太陽能和電動汽車電池部件的最大供應商。

美國試圖通過徵收關稅來降低對進口中國太陽能產品的依賴,並以擔憂強迫勞動為由,禁止進口與中國新疆地區有關的商品。目前,美國正考慮對中國製造商有布局的其他亞洲國家生產的零部件加徵關稅。

到目前為止,在美國建廠的中國公司主要投資於太陽能模組生產,也就是把從亞洲進口的太陽能電池組裝成電池板。如全球第三大太陽能太陽能公司隆基綠能與美國清潔能源開發商Invenergy成立的太陽能面板合資企業Illuminate USA已經投產。這座年產能5吉瓦的工廠是IRA通過以來宣布的最大項目之一,而且隆基綠能還在探索建立一家電池工廠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