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經社社長 孫智麗 人類、AI共存 盼建更好的社會

台經社社長 孫智麗 ◎攝影/顏謙隆
台經社社長 孫智麗 ◎攝影/顏謙隆

從來賓分享中,也了解到因應氣候變遷,各界重視的碳盤查,可充分利用AI工具來進行分析。由此可見,AI可以應用到許多領域上,帶來不同的發展,也希望藉由這些新的科技,帶領產業繼續成長與前進。

AI跟人文該如何發展與共存,是目前熱議的話題;至於AI技術是不是有可能跟藝術結合,在來賓的專題演講上,看到AI幫助藝術作品文化修復再呈現,可以透過AR、VR,讓民眾可以沉浸式的體驗,感受當初大師創作時的風貌與感動。

而以另個層面來看,如果當創作者可以用很輕鬆的方式產生藝文作品或影像,那這是否也衍生另一個人文危機?這值得大家共同來深思。AI之所以能夠被用來進行創作,需要搭配很好的提示值,而這些很好的提示值,往往源自於使用者或是創作者需有豐富的素養或底蘊,才能夠提出很精確的字詞;也因如此,當創作者具有不同的創意,給出富有意涵的提示值時,才能讓AI可以有效執行後端的工作,所以這部份還是回到創作的前提是需要具備專業素養、觀察力的培養、深度思考等要素。

聽完來賓的分享,我們也清楚了解AI科技的產生,可以增加工作的效率,甚至提升職能水平。以繪圖而言,在過去可能要畫好幾年的圖,才有一定的功力;但現在經由機器的輔助,不僅可以很快地產出成果,還能有效進行下個階段的工作,或是再做其他領域的整合與應用。人類在不同階段的發展上,一直都會有新的問題或是需求,或許AI的出現,就是運用過去的數據來延伸幫助我們建立更好的社會,以及解決現階段所發生的問題。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2022財稅四新制 綜所稅最有感
弘凱車用耕耘有成 營運樂觀
太陽光電、離岸風電 雙延宕 連2年未達標 明年挑戰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