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揭秘1】台灣央行「22年不買金」、也不搶! 「藏金於民」成不能說的秘密?

國際金價已破每盎司2630美元新高,各國央行瘋搶黃金,但我國央行的黃金儲備量「長達22年都維持在410公噸」,沒增持等於也錯過924%報酬率,北部一間國際家族辦公室的貴金屬中心負責人受訪時揭曉央行不跟搶黃金,很大一部分「是跟『藏金於民』策略有關。」

延伸閱讀》【黃金揭祕2】不小心就買貴!為何銀樓金價不一樣...業者曝玄機

延伸閱讀》【黃金揭秘3】台灣銀樓開始掀「關店潮」!金價飆卻沒賺錢 一線憂上演「台版周大福」

國際金價已破每盎司2630美元新高,各國央行瘋搶黃金,但我國央行的黃金儲備量「長達22年都維持在410公噸」。示意圖/艾爾貴金屬提供
國際金價已破每盎司2630美元新高,各國央行瘋搶黃金,但我國央行的黃金儲備量「長達22年都維持在410公噸」。示意圖/艾爾貴金屬提供

央行黃金22年不動如山、錯失924%報酬率

各國央行瘋狂採購黃金,幾乎到了,礦商每挖出10盎司黃金,就有1盎司被央行買走,就連一向缺席的西方國家也加入「搶金陣營」,台灣不僅沒跟進,且攤開央行「每季新台幣發行數額及準備狀況」統計,自民國90年有統計以來,至今年6月底,22年都維持在410多公噸,大舉增持美元近5倍之多。

「很少有國家,隨著經濟發展,黃金不動如山,反而增持美元資產。」行政院前院長、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受訪時直言,我國央行跟其他國家作法不一樣,又或許是央行中間有買黃金但又賣掉,我們不知道也說不定,只是,以這幾年黃金行情,放著也很好,投報率相當可觀。

若央行在民國90年黃金最低每盎司256.70美元附近陸陸續續增持,如今當時增持的部位,隨著金價大漲,最高獲利來到924%。

「會不會怕買了黃金,就代表對美元資產信任度不太高,甚至引起美國好朋友不愉快?」陳沖這麼問。

北部一間國際家族辦公室的貴金屬中心負責人指出,「『藏金於民』政策很大一部分跟台灣政府「親美」有很大的關係。」和美國敵對的中國、俄羅斯等國家那麼直接收購黃金儲備,就是要「去美元化」,台灣既然要看美國大佬的臉色,那政府自然就不能像這些國家一樣大量的採購黃金。

貴金屬業者:政府用2招「藏金於民」

「不過,政府不能買,民間總可以吧?」該名業者補充,政府的策略就是盡量讓民間持有,以面對國際情勢的動盪。

第一,觀察台灣民間金價,定價權主要掌握在少數大盤商手中,而非政府或央行,這也是為什麼銀行雖然賣黃金,但規模並不大,且非主力推廣的業務,也不負責黃金回收,反而是默許這項業務給民間銀樓處理。

第二,從課稅也能看得出來政府的鼓勵,進口貿易商販售純金、金條等給大眾都是免稅,但由於現貨黃金不容易去查稅,或者追蹤途徑困難,政府雖然鼓勵,卻也不能大力鼓吹,怕排擠到金融業。

學者解析央行真正考量:黃金不足以應付世界的需要

央行不跟著搶購黃金?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擔任兼任教授陳松興也分別在受訪時,解析央行不跟搶黃金的主要原因。

第一,台灣不像中國、俄羅斯被美國制裁、有「去美元化」之共識

吳嘉隆、陳松興不約而同指出,中國、俄羅斯、新加坡、印度等國家都在搶購黃金,舉中國、俄羅斯來說,他們主要是擔心美國制裁,黃金儲備量多可備不時之需,且若推動「去美元化」有成,誰黃金量儲備量高,誰就擁有談判的話語權。

第二,用黃金取代美元最為貿易結算的工具「不足以應付世界的需要」

吳嘉隆、陳松興強調,央行的儲備資產配置不僅是為了獲得高報酬,更重要的是考慮資產的流動性、穩定性,以及與國際貿易結算的需求。

因此,雖然黃金價格大幅上漲,但黃金作為資產保值工具,流動性、交易方便度均不如美元和其他外幣資產,吳嘉隆甚至直言:「連南美洲毒梟、俄羅斯槍枝走私大亨要逃亡,都一定都是抱著美元。」

綜觀以上,陳松興強調,多國搶購黃金的原因和我國情況不同,對央行而來,410多噸的黃金就足夠,重點就放在美元,或是其他的外幣資產,沒必要跟進。

手刀加入!Yahoo奇摩Line理財官方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