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基金績效排行

名次
基金名稱
1週
1個月
3個月

境外基金績效排行

名次
基金名稱
1週
1個月
3個月

基金動態

  • 今周刊

    00919除息後甜甜「息利雙收」有原則

    台股周一(6/24)大跌439.69點,終場收在22813.7點,週二(6/25)早盤再跌逾300點。不過熱門ETF「價跌量增」的趨勢不變,像是月月配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季配型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雖陷入貼息,但因成交量續增,仍處熱門交易排行榜。法人分析,應與投資人認為除息後價格走跌反有上車空間,趁機把握甜甜價有關。00919在過去的四次配息當中,每次都有填息,最快一次是2天,最慢一次是53天,平均填息天數是29天。觀察62檔台股ETF僅6檔維持平盤以上,56檔都是下跌,從成交量來看,00919以單日成交243539張成為24日第二大熱門交易台股ETF。00919在24日第五次除息0.7元,以26.24元開盤,由於受大盤下跌影響,24日收在25.9元,呈現貼息。00919週二開盤雖跌1%至25.56元,但開盤半小時湧逾5萬張成交量、00929開盤半小時成交量破7.28萬張;截至上午11點20分,分別已超過9萬和12萬張,可見搶在除息後甜甜價進場的人仍不在少數。

  • 時報資訊

    《基金》輝達股東會將揭幕 保德信點名AI基建成為法人新寵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在台灣時間27日凌晨,輝達召開股東會,全球AI產業再度成為市場焦點。保德信表示,隨著全球多家AI個股股價已達相對高點,同樣具備成長潛力的基礎建設類股逐漸成為法人資金的新選擇。AI技術的提升帶來電能消耗倍數增長,這使得電廠、發電及電力傳輸等公用事業的需求大幅提升。此外,資料中心需求爆發,數位基礎建設快速崛起,市場資金紛紛布局AI基建題材。 PGIM保德信全球基礎建設基金經理人王翔慧表示,未來各產業結合AI已成為大勢所趨,不僅能創造更有效率的營運模式,亦能提升創新力。然而,生成式AI功能雖然強大,但因龐大的運算量需倚賴大量電力。以ChatGPT與Google搜尋引擎比較,Google每次搜尋用電量為0.3Wh,而ChatGPT則高達2.9Wh,兩者差距近十倍。 王翔慧進一步分析,AI快速發展帶動下,市場預期美國資料中心未來四年用電量將大幅成長,年複合成長率高達30%,其中超過六成的發電將用於AI運算。她看好未來電力需求將大幅攀升且有增無減,加上基礎建設往往具有特許行業的寡占性,有利電力相關公用事業後續發展,共同搭上AI熱潮的成長列車。 除了電力相關基礎建設,資料中

  • 中時財經即時

    國家住都中心籌資興建社宅 研議發行永續債券

    針對發行永續債券籌措社會住宅興建經費之可行性,國家住都中心26日表示,感謝中央各部會與櫃買中心積極協助,目前正由相關部門籌備法制面的調整,為後續發行預作準備。

  • 時報資訊

    《基金》台股近月漲幅「地表最強」 3檔科技型主動基金年報酬勝電子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儘管近日市場震盪較大,但在過去一個月中,全球股市整體仍呈上漲態勢,台股更是脫穎而出,漲幅超過6%。根據數據顯示,台灣加權指數在近一月內強勢上漲6.08%,成為地表最強股市,優於MSCI世界指數的1.35%。此外,台股在近三個月和今年內的漲幅也達到13.29%和27.58%,顯著超越MSCI世界指數的2.6%及10.72%。 而時間若拉長至一年,台股電子指數報酬率47.82%,更是遙遙領先台股加權指數報酬率的32.98%。 據統計,台股科技型主動基金近一年報酬率領先電子指數報酬率有3檔,依次為富蘭克林華美高科技(52.71)、安聯台灣科技(50.76)、統一奔騰(50.65%)。 統一投信預計,台股短期內將呈現高檔震盪,但在AI技術高速成長的背景下,長期多頭格局不變。若出現漲多回檔,投資人可分批布局優質的台股科技型基金,以掌握台股科技股的爆發力。 統一投信表示,加權指數從年初的約17800點,到近日創下的歷史高點23406點,波段最高漲幅超過3成。指數本益比及本淨比皆創下新高,近日大盤出現較大震盪,主要是受到漲多後的獲利了結賣壓影響,但也提供了投資人逢低布局的機

  • 財訊快報

    中國10年期國債殖利率續創22年來新低,人行稱必要時賣出低風險債券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中國10年期國債殖利率週三早盤跌至22年來低點,因為儘管中國央行轄下的媒體已數度發聲警示債市波動風險,但資產荒和政策寬鬆預期持續支撐著國債牛市前行。北京時間10:51,10年期國債活躍券殖利率下跌0.6個基點,報2.225%。該殖利率突破了今年4月23日的階段低點,並再次創下2002年以來最低水準。同期限期貨偏強波動,繼續邁向紀錄新高。中國國債價格4月底以來重拾上攻步伐,與央行及主流媒體的多次警告並行交錯。但在經濟復甦不均衡、主要支柱行業房地產仍然低迷,加上股市表現疲軟,以及居民存款大搬家的驅動下,市場對長債品種的熱度不減。中國央行轄下的金融時報上個月頭版文章指出10年國債的合理殖利率期間為2.5%至3%。央行則表示,高度關注市場變化及潛在風險,必要時會進行賣出低風險債券包括國債操作。當前市場焦點轉向中國貨幣政策工具可能出現十年來的最大改革。中國央行長潘功勝上週在陸家嘴論壇上提到,下一步需要明確主要政策利率,還要配合適度收緊利率走廊的寬度。同時,還將繼續堅持支持性的貨幣政策,加強逆週期和跨週期調節。

  • 財訊快報

    德國欲停止推動歐盟聯合債券發行

    【財訊快報/陳孟朔】德國政府和其盟友成功阻止新的聯合借款計畫,這些計畫旨在為歐盟國防等關鍵專案提供資金。外電引述官員透露,歐洲領導人原定週四聚在一起討論未來五年的首要任務時,所謂的國防債券很可能不再討論之列,法國的動盪局勢將有助於阻止有關共同債務的辯論。各國政府首腦正試圖達成一項戰略,以應對與貿易緊張局勢、俄烏衝突以及川普重返白宮的可能性。與此同時,他們正在尋找促進經濟增長和支援歐盟綠色協議的方法——聯合發債就是其中一個解決方案。6月初舉行的歐洲選舉讓這些願望遭到打擊,對普丁友好、對氣候行動持懷疑態度的極右翼團體獲得支持。

  • 時報資訊

    《基金》兩大轉型趨勢無敵 低投族鎖定2檔半導體ETF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集中保管結算所截至6月13日統計,上周台積電(2330)挑戰千元大關失利,股東人數卻在單周內大增3.67萬人。除了台積電受到零股投資者的青睞外,國內5檔半導體ETF中,新光臺灣半導體30(00904)和兆豐台灣晶圓製造(00913)兩檔ETF,上周也吸引了「低投族」進場布局,成為唯二受益人數逆勢正成長的半導體ETF。 新光臺灣半導體30 ETF經理人詹佳峰表示,儘管輝達近日股價因獲利賣壓而大幅下挫,但這無法改變「全球AI產業化」和「產業AI化」兩大轉型趨勢。直接受惠的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已成為歐美科技巨頭的最佳AI盟友。詹佳峰建議,股價近期下跌正好提供了買入機會,隨著下半年全球科技新品上市,可能掀起一波消費者換機潮,廠商的拉貨潮有望提前啟動,半導體ETF股價料將迎來下一波上漲。 新光投信指出,目前美國四大雲端業者的AI軍備競賽和擴充步伐快速推進,連全球大型互聯網巨頭字節跳動也準備大舉進入AI晶片領域,尋求台積電5奈米代工。除了晶圓代工的先進製程產能外,高頻寬記憶體(HBM)也供不應求。儘管蘋果、微軟、谷歌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有意自製晶片,但在開發初期仍高度依賴台灣廠

  • 時報資訊

    《基金》花旗估2030年RWA規模4兆美元

    【時報-台北電】除美國有機構投入RWA(真實資產代幣化)市場,其他如新加坡、香港、英國等多國都有在投入代幣化研究或實際行動的跡象,花旗集團認為,幾乎所有有價值的東西都可代幣化,資產代幣化可能是推動區塊鏈突破的「殺手級應用」,預估到2030年全球規模可達近4兆美元、交易量達1兆美元。 觀望各國RWA推行狀況,新加坡早在2022年5月就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推動Project Guardian(守護者計劃),攜手全球金融巨頭參與,目的在透過資產代幣化來增強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和效率,參與的政策制定者成員還包括英國金融行為監理局、日本金融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瑞士金融市場監理局和法蘭西銀行等,實際運作成效如即時跨貨幣交易,即涉及代幣化日圓和新元存款的活動已成功進行。 花旗集團報告指出,過去數年透過區塊鏈進行代幣化的潛力一值被認為具變革性,但由於尚未大規模採用,且區塊鏈屬於一種後端基礎設施技術,沒有突出的消費者介面,因此很難看到它如何創新,不過當區塊鏈擁有超過10億,甚至沒有意識到他們在使用該技術的用戶時,區塊鏈將被成功採用。 預估到2030年全球主要經濟體可能流通的央行數位貨幣(CBDC)

  • 時報資訊

    《基金》標普:資產代幣化有3好處

    【時報-台北電】金管會本月13日宣布成立RWA代幣化小組,開啟傳統金融通往區塊鏈之路,據標普全球評級分析評論指出,在公共區塊鏈(主要是以太坊)上的未償還代幣化公債超過10億美元,市場正快速增長,長期來看代幣化能為貨幣市場基金及其投資人管理流動性風險、使鏈上企業獲利,且可為資產管理行業帶來新的效率與創新。 標普指出,代幣化公債為貨幣市場基金發行人和投資人提供多種好處,例如管理流動性,並使鏈上企業獲得實際收益,及可能支持資產管理方面更廣泛的創新。代幣化公債是由區塊鏈上創建的數字代幣,這些代幣由美國政府義務組合支持,並由區塊鏈公司和傳統機構,包括富蘭克林鄧普頓和貝萊德發行。 分析代幣化公債三大好處,標普說明,首先代幣化公債可幫助貨幣市場基金及其投資人管理流動性。在市場波動時,投資者可能需要滿足某些保證金要求,此時他們可能會尋求贖回基金以換取現金,若許多投資者同時選擇贖回,增加基金流動性風險。代幣化可透過兩種方式提供幫助,包括提供鏈上流動性,及投資人可將代幣作為流動性抵押品,而非需要贖回,可降低擠兌風險。 其次,代幣化能讓鏈上企業獲得實際收益,過去加密相關企業在鏈上賺取收益和支付費用時,不得不

  • 時報資訊

    《基金》AI效應外拓 法人:三族群受惠

    【時報-台北電】科技趨勢主題推陳出新,長線成長動能持續強勁,除科技趨勢明確外,法人預估,還有三大趨勢,包括醫療健護、潔淨能源及全球消費等獲利可創造雙位數增長。 富達國際多重資產基金經理王陶沙表示,科技發展最大的背後動力,來自於人類對更便利生活方式的渴望,渴望仍在科技發展就會持續向前。即使目前資金持續往AI族群靠攏,非AI類股走勢僅能隨勢浮沉,但醫療保健仍是趨勢投資的族群之一,如對經濟的前景相對比較保守一點時,醫療保健通常是一個非常好的投資標的。 因為人口的最大優勢,加上壽命增加、預期醫療進步等通常跟經濟週期的相關性比較小,而且這一族群股票評價並不是特別貴,當經濟壓力相對較大的時候,醫療保健是一個比較保守的行業;生物科技也類似,且有的標更是AI受惠股,因為AI在藥物的篩選、醫學創新有很多的應用。另二個值得關注的趨勢主題是全球消費及潔淨能源(永續生活)主題。 聯博投信股票投資策略師李長風認為,在景氣擴張的環境下,股市通常會上漲,特別是成長型題材如科技股和醫療股,目前科技股趨勢相當明確外,醫療和消費是成長較快速的領域,也是未來獲利展望自估較具備韌性的領域。 未來投資人應該不要花太多時間去看聯

  • 時報資訊

    《基金》海外股票ETF 零股買氣熱爆

    【時報-台北電】美股是今年持續引領台股大漲的先行指標,海外股票型ETF表現強強滾,且長線多頭格局不變,只要一拉回高檔震盪,就會逢低吸引投資人大舉搶進零股交易,統計今年以來,61檔海外股票型ETF,零股成交金額已經衝出35億元,且多聚焦在AI等科技產業基金。 根據CMoney統計至6/24,零股成交金額前十大的海外股票型ETF,總成交值已近26億元,其中有七檔布局在以AI為主的科技產業,顯示零股投資人喜好很集中,其中排名第一的統一FANG+(00757)共成交8.3億元,整體占比超過2成,主因其十檔成分股檔檔都是趨勢向上的AI科技天王,大者恆大優勢讓彈升力道強勁,因此吸引零股成交金額明顯領先,其次零股交易金額較高的還有國泰費城半導體、富邦NASDAQ等ETF,都是和AI高度相關的科技型ETF。 投信法人表示,資本市場今年看回不回,AI大浪潮可望驅動長線多頭行情,與其想等大跌才上車,不如利用零股撿便宜分批布局。不過,即便是股市多頭年,零股成交金額前十大海外股票型ETF績效仍表現不一,長線趨勢核心依舊在AI產業,選股要抓緊趨勢向上標的。 今年以來科技股雖然漲多,但因獲利亦明顯增加,就評價來看

  • 時報資訊

    《研究報告》台股高息ETF 投資人大膽進

    【時報-台北電】台股震盪拉回,高股息ETF依舊受投資人青睞,據最新統計,台股ETF受益人達856萬,連續17周創新高,且明顯集中在高股息ETF,受益人數前五大台股ETF合計達487.19萬人,占近6成人氣,且全部都是高股息ETF,若以規模來看,22檔高息ETF規模已達1.5兆元,占整體台股ETF的65.2%。 今年以來台股ETF規模與人氣持續靠高股息ETF撐場,即使近期台股震盪拉回,高息ETF依舊成為台股ETF的中流砥柱。據最新統計,62檔台股ETF受益人數最新一週續增6.58萬人,推升整體受益人數達856.15萬人,連續17週創新高。 依最新受益人數排名,目前台股前五大台股ETF分別為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元大高股息(0056)、元大台灣價值高息(00940)、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全部都是高息ETF,其中00878、0056兩檔受益人數突破百萬人,五檔受益人數共計487.19萬人,占總受益人近6成,若以22檔高息ETF整體625萬受益人來算,高息ETF掌握整體台股ETF的7成以上人氣。 高股息ETF績效表現不因配息而失色,是持續保持

  • 時報資訊

    《金融》保險業投資債券ETF 占比跌破7成

    【時報-台北電】美國聯準會(Fed)延後降息,資金持續湧入債市,金管會25日公布國內債券ETF規模,去年底正式突破2兆元後,5月提高到2.5兆元,但保險業投資占比則持續下滑,2019年還逾9成,今年5月底只剩下64%。證期局表示,2023年是分水嶺,更多人投資債券ETF,不再只有保險業投資。 因為可算國內投資、且免避險成本,壽險業大量加碼國內以新台幣計價、實際投資海外的美債ETF,最早還曾出現單一公司幾乎「包檔」,等於是基金量身訂作,後金管會嚴格限制單一檔投資比重,情況才有轉變。 據證期局統計,2019至2022年債券ETF規模都維持在1.2~1.3兆元,其中低點落在2022年的1兆2,117億元,主要是美國急速升息,債券價格暴跌,但去年規模急速上升破2兆元,主要是預期美國終會降息,且現在投資可拿到高債息、未來降息可期待高資本利得。 今年前五月債券ETF規模大增5,168億元,就快追上去年全年增加的8,110億元,若預期美國年底前會降息,則今年債券ETF增加金額可望創新高。 壽險業投資債券ETF占比,最高峰是2021年高達98%,幾乎等於只有保險業在買,但比重去年出現翻轉,一般投資人與

  • 中央社財經

    債券ETF規模突破2.5兆元 一般散戶也青睞

    (中央社記者謝方?台北2024年06月25日電)金管會揭露,截至今年5月底止,債券ETF規模達新台幣2.5兆元,光前5月即大增5168億元,值得注意的是,保險業持有市值占比僅64.57%,不再如過往遠高於9成,顯示近年一般散戶或其餘投資人不僅愛台股ETF,亦搶進債券ETF市場。近年國內掀起ETF投資熱潮,除了股權ETF外,債券ETF規模亦逐步擴增。金管會今天揭露,截至今年5月底止,債券ETF規模達2兆5395億元,其中,保險業投資市值占比為64.57%。過往債券ETF買盤主要為保險業,包括壽險、產險及再保公司,在2021年底時,保險業投資債券ETF市值占比高達98.15%,至2022年底時,保險業投資市值占比仍高達95.52%,直至2023年債券ETF投資人結構才開始顯著翻轉。金管會證期局主秘尚光琪指出,過往債券ETF主要為保險業在購買,到了2023年底,保險業持有債券ETF市值占比顯著下降至73.69%,顯示除了保險業外,亦有其他投資人開始參與債券ETF市場,截至今年5月底止,保險業投資債券ETF市值占比更顯著降至64.57%。尚光琪表示,近年ETF投資熱潮大爆發,除了股權ETF在成

  • 中時財經即時

    3檔台股高股息ETF震盪中逆勢收漲

    台股今日震盪劇烈,上演震盪350點的戲碼,開盤不到半小時下殺300多點,隨後跌幅收斂,並在1點過後站上平盤翻紅,最終收在今日最高點,台股ETF方面,54檔原型台股ETF中,僅有11檔收紅,而觀察匯聚盤面資金的高股息ETF,下午1點前也大多受大盤影響在平盤以下整理,最終有3檔成功收紅,而今年以來唯一超越大盤的凱基優選高股息30(00915)再次成為今日唯三檔打敗大盤上漲0.59%的高股息ETF。法人推估,00915今天收盤可以強勢表態,與成分股中的鴻海、新普、長榮鋼的表現有關。

  • 中時財經即時

    7月兩檔日股ETF報到 日股原型ETF將達5檔

    觀察全球主要股市昨日表現,日本市場受到日圓走疲影響,使得以出口為主的日企股價亮眼,也拉抬在台掛盤的富邦日本(00645)、元大日經225(00661)、國泰日經225(00657)等三檔日股ETF全數收紅,近日在海外股票型ETF中表現居前,展望後市,投信法人看好日股表現,7月將有兩檔日股ETF新兵報到,原型日股ETF將新增為五檔。

  • EBC東森財經新聞

    輝達2倍ETF拉回30% 他問「套了多少人」?網信心爆棚:不會只有這樣

    AI浪潮的最大推手—輝達(Nvidia)在過去一年內股價飆漲,是不少投資人的心頭好,也有不少股民對它信心滿滿,選擇買入NVDL(GraniteShares每日2倍做多NVDA主動型ETF),但近期輝達股價創高之後進行回檔,約莫拉回15%左右,由於NVDL的槓桿是2倍,等於股票價格縮水了約30%左右,有網友就好奇詢問:「這波NVDL套牢了多少人?」引起正反兩派網友論戰。

  • 財訊快報

    安聯表示,海外法國債券持有人擔心政治動盪恐引發歐債危機重演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安聯環球投資(Allianz Global Investors)方面表示,法國官員必須讓外國投資者相信法國的財政狀況良好有序,否則將面臨債券利差再次大幅波動的風險。安聯環球投資多資產首席投資長Gregor Hirt表示,海外投資者持有的法國國債比例遠高於在其他國家政府債券中所占的比例,一些人擔心當前的政治動盪可能會引發一場與十多年前那場危機類似的歐債危機。Hirt表示,對許多國際投資人來說,任何有關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提醒都是一個危險信號。由於擔心右翼或左翼獲勝會加劇法國龐大的公共財政,市場受到驚嚇,並引發法債拋售。上週五,投資者對持有法國債券相對於德國債券所要求的殖利率溢價達到歐元區上次深陷債務危機以來的最高水準。Hirt表示,法國政府必須採取一些行動,穩定局勢,讓這些大型投資者放心。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2023年外國投資者持倉量占法國政府債券市場的50%左右,義大利、英國和美國的這一比例約為30%。

  • 中央社財經

    高股息ETF規模持續攀高 00929不到1年達陣2000億元創紀錄

    (中央社記者曾仁凱台北2024年6月25日電)高股息ETF風潮未歇,市值規模持續攀高,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挾著電子股與月配息等雙題材,只花了342天、不到1年時間,就達成資產規模新台幣2000億元,打破最快紀錄。另外國內高股息ETF始祖元大高股息(0056),19日資產規模也剛首度衝破3000億元大關。國內近年掀起高股息ETF投資熱潮,根據Bloomberg統計,2020年台灣高股ETF僅6檔,總規模不到千億元;但到今年5月底,檔數已經擴增至22檔,規模更達到1.4兆元。高股息ETF占整體台股ETF的規模比重,也從2020年的38.2%一舉拉高到70.2%。雖然今年歷經「00940之亂」,還沒上市就引發申購狂潮的元大台灣價值高息(00940),一上市股價就破發(跌破10元發行價),依舊澆不息投資人熱情。復華投信今天舉行00929上市週年記者會,宣布00929資產規模已於5月17日站上2000億元大關,只花了342天、不到1年的時間就達陣,創下最快紀錄。對照00929去年6月9日掛牌時成立規模僅52億元,不到1年規模暴增約40倍。根據證交所統計,00929最新資產規模達2277

  • 中時財經即時

    《中時金融大賞資訊安全獎》國泰投信:將推出全新基金理財App 用科技優化客戶體驗

    國泰投信連續兩年獲得「旺旺中時金融商品服務評鑑大賞」肯定,2023年以全新改版電子交易平台勇奪「創新類-創新平台獎」;2024年再獲「資安類-資訊安全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