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專欄】Vince Carter值得被多倫多暴龍退休球衣嗎?

多年來,Vince Carter每次在加拿大觸球都會遭到噓聲,而現在多倫多暴龍居然要在新賽季退休他的球衣號碼了,有些耐人尋味。我能記得千禧年初,當對戰組合是籃網對戰暴龍時,你看著報紙體育版,幾乎都能聽到整個ACC在高喊:「VC SUCKS!」

Vince Carter。(Photo by Dave Sandford/Getty Images)
Vince Carter。(Photo by Dave Sandford/Getty Images) (Dave Sandford via Getty Images)

通常來說,一種激情的暴力行為持續的時間不會這麼久,賀佛爾(Eric Hoffer)說唯一能持續這麼久的暴力是仇恨。而在體育活動中很難產生出這種恨。球迷當然會討厭一名球員、甚至為此做出不理智的行為,但真正要讓一名球迷去「恨」一名球員,這種情緒通常都來自於愛。

所以,波士頓紅襪不會那麼恨Derek Jeter,不開玩笑,有些波士頓人甚至可能有點喜歡他,比起來他們可能更討厭Johnny Damon。

只有當你曾經對一名球員投注很多愛和支持,然後他做了某些你無法原諒的事情時(不僅僅是轉投另一支球隊,這不夠強烈),你才會產生這種情緒。

Carter確實做了。

2005年賽季,當VC想要離開多倫多時,他使用了一種最不智、也最沒職業道德的方式,在賽季中擺爛,在為暴龍打的20場比賽場均得到15.9分;被交易到紐澤西籃網後,57場比賽場均得到27.5分。成功逼使母隊交易他,也毀滅了自己的交易價值。暴龍被迫接受了籃網的報價:Alonzo Mourning(買斷)、Eric Williams|、Aaron Williams,多倫多沒有清出薪金空間也沒有得到優秀的年輕隊員或選秀順位。

這成為其生涯的一個巨大汙點,影響了最終評價。不過Carter本人顯然不那麼認為,或者是並沒有意識到,他今年在節目回顧當時的情形時仍稱:「我覺得自己當時完全以正確的方式處理了這件事。」喔,Vince。

2005年Vince Carter轉戰紐澤西籃網後,表現回到他應有的明星水準。(Photo by Manny Millan/Sports Illustrated via Getty Images)  (SetNumber: X74658 TK1)
2005年Vince Carter轉戰紐澤西籃網後,表現回到他應有的明星水準。(Photo by Manny Millan/Sports Illustrated via Getty Images) (SetNumber: X74658 TK1) (Manny Millan via Getty Images)

這種毫無責任感的行為,讓老派的Bill Simmons雖然在《籃史通鑑1.0》將Carter擺進了前100的金字塔評級中,但沒有錯過任何可以酸他的地方:「我從來都不喜歡那些充滿進攻天賦卻防不住任何人、被整座城市厭棄、扣籃大賽表現勝過季後賽表現的球星。說起來,Vince已經打了11年,卻從沒突破過第2輪。更神奇的是,他的表兄弟Tracy McGrady從來沒有突破過第1輪。無怪乎有傳言說他們一年一度的家族壘球賽總是只打6局就突然結束。」

Carter從來沒有達到他在人們心中想像的那樣好,他是後Michael Jordan時代的第一代的搖擺人,比Kobe Bryant還大1歲,人們對他們都帶有一些對於Jordan曾經的期望,這讓我們在看他們時都有一些朦朧的鏡頭美化,認為二號位都該那樣打球。(後喬丹時代僅次於Kobe和Dwyane Wade的第三得分後衛是Ray Alllen,而他正是這一群「喬丹接班人」中的一名異類,也是最成功和最有效率的一人。)作為一名持球得分手,Carter只有3季得分突破25分。

Carter也不像Damian Lillard那樣有「一人一城」光環加持,生涯效力過8支球隊,在他最顛峰的10年(1999-2009),也沒有為球隊帶來太多實質性成就,球迷只會想到他在哪一場比賽砍下多少分、在誰投上灌籃,而這都只是關於個人成就的東西。

同時Carter不是一名好的季後賽殺手,當一名好的殺手察覺到如何讓對方流血時,他們會不斷做重複的事來會殺死比賽,Carter從未證明過自己有這樣的能力。他生涯季後賽場均18.1分5.4助攻3.4籃板,三項命中率41.6/33.8/79.6%。當他還作為球隊重要成員時,他留下幾次讓人難忘的糟糕系列賽表現:2010東區決賽對波士頓塞爾蒂克、2007次輪對克利夫蘭騎士......

Vince Carter生涯季後賽場均僅只有18.1分、5.4助攻、3.4籃板成績。 (Photo by Al Bello/Getty Images)
Vince Carter生涯季後賽場均僅只有18.1分、5.4助攻、3.4籃板成績。 (Photo by Al Bello/Getty Images) (Al Bello via Getty Images)

他的成就並沒有達到外界對於他身體硬件的期待,Carter擁有最頂級的身體條件、超凡運動能力更強、壯碩的身材,但從來沒有哪一年像如今的Anthony Edwards那樣大量、高效的攻擊籃框,他不喜歡身體接觸,這阻礙了他成為一名菁英級別的進攻創造者。他只能是一名終結者,非常依賴大量跳投,常常遠離禁區,而且也不是好的組織者,這成為他巔峰期高度遠不如Kobe以及自己表弟T-Mac的直接原因。

但Carter的比賽確實讓人難忘,他是史上最好的實戰扣將(這絕對是沒有之一)、高光畫面製造機,也可以在某幾場狀態絕佳的比賽和超級球星們對飆。他的身體天賦是如此驚人,讓他在NBA打了22年,在42歲那一年他都能真正對一支球隊帶來輪換的實質貢獻,讓人嘆為觀止。

雖然如今獲得退休球衣儀式似乎標準越來越低,但即使以低標來看,Carter被退休球衣,甚至是被最有理由「恨」他的暴龍?他值得嗎?

來自反對者的論點:人們不該為他辯護。

因為在Vince被選中之前的那個夏天,暴龍隊就已經被楓葉體育娛樂公司(MLSE)收購,這是加拿大最大的體育和娛樂公司,也是北美最大的公司之一,目前擁有阿爾戈英雄隊、暴龍隊、TFC 和楓葉隊,在1999年將暴龍主場轉移到加拿大航空中心,那一季門票售罄87%。這說明在VC來到這支球隊,暴龍就已經是一支有市場和發展潛力的球隊,所以MLSE才會買下他們。

Carter只代表暴龍打了生涯26.1%的比賽,我們不應該退役一位只為這支球隊打生涯約4分之1比賽的球員的球衣。除了灌籃大賽冠軍,他沒為暴龍隊帶來任何東西。

Vince Carter在2000年的灌籃大賽中獲得冠軍。(Getty Images)
Vince Carter在2000年的灌籃大賽中獲得冠軍。(Getty Images) (Jed Jacobsohn via Getty Images)

來自支持者的論點:暴龍隊成立於1994年,在Carter到來之前他們還沒站穩腳跟,在此之前3個賽季的戰績為 21勝61負、30勝52負和16勝66負;在那之後,他們在縮水賽季拿到23勝27負,然後之後3年分別贏得了45場、42場和47場,連續3年進入季後賽。他讓外界認識了這支球隊,很多年以來Carter扮演一種圖騰,這種價值是不可忽視的。是的,Carter離開我們的方式很渾蛋,但假裝他對這支球隊沒有貢獻,那就太荒謬了。

在談到Carter對一支新創球隊的貢獻度方面,一個人的名字值得一提:Kevin Durant,很顯然這兩人生涯成就和實力都不是一個量級的,一位是前15大球星,另一人是百大球星邊緣的球員。

但Carter和Durant之於暴龍和奧克拉荷馬雷霆的身分卻是相似的,《天下足球》的那句名台詞很好的形容這種矛盾的感情:「他曾被追逐,但也被放逐。」兩人都曾經成為球隊的門面,但之後卻都以一種不體面的方式離開,並且重傷了這支球隊。

不過比起Carter,Durant為雷霆隊做的事情更多,取得的榮譽更大,他們在2012年闖進總冠軍賽,2011、2012、2014、2016打進西區決賽,他們曾距離隊史首座奧布萊恩盃非常近,暴龍隊在Carter時代則從來沒走到那裏過。

如果雷霆還沒有決定退役Durant球衣,暴龍又怎麼能退役Carter的球衣?

可是另一方面,若我們以明尼蘇達灰狼對待Kevin Garnett的方式,Carter被暴龍退役球衣又顯得有討論空間。在KG時代,灰狼有過輝煌,但整體而言大部分時間表現很平庸,僅有一年突破首輪。而且Garnett最終也離開這支球隊了,但在「狼王」身上你看不到明尼蘇達對他的敵意,有的只有愛戴。

KG是史上前30等級的球員,成就也比Carter高,不過只談對於球隊的貢獻和代表性可能是最像的兩個人。他們都不是適合獨自帶領球隊走向成功的冠軍主核。但KG真正在巔峰時期為灰狼付出了所有,直到管理層明確表示要重建、且Ray Allen確定要去北岸花園,他才點頭同意被交易,而且走之前為球隊帶來最後的遺產(一筆7換1的當時史上最大交易)。這就是他和Carter之間的最大差別。硬要說的話,DeMar DeRozan的情況和Garnett會更相似一些。

真正和Carter情況最有可比性的,可能是Carmelo Anthony,兩人都是籃球場上讓人興奮的得分手、但在所屬的球隊未能取得長期的成功、最終和球隊鬧得不歡而散的離開。

Carmelo Anthony與Vince Carter。 (Photo by Brian Bahr/Getty Images)
Carmelo Anthony與Vince Carter。 (Photo by Brian Bahr/Getty Images) (Brian Bahr via Getty Images)

只論生涯,「甜瓜」生涯顯然比「加拿大航空」更好,前者總計得到28289分,NBA史上第10;曾進入MVP票選第3;6次進入最佳陣容。但我們此生幾乎沒有機會看到「甜瓜」在丹佛退休球衣,因為現在使用金塊15號的球員是Nikola Jokic(他100%被退休球衣+入選名人堂)。不過儘管Anthony基本上對丹佛沒有太多的愛,但還是有要求金塊退役他球衣號碼的聲音,甚至甜瓜本人也是那麼認為的。

但你知道嗎?所有好看的電影都有一個要素,那就是衝突的故事,或至少是衝突的敘事,這就是為什麼《十二怒漢》雖然踩著一切說故事的紅線(大量談話、密室空間、標籤化一名角色),但依舊是影史經典的原因,當Lee J. Cobb悲傷地說出「Not Guilty」的時候,你不僅覺得他可惡、也覺得他可憐;不知道該討厭他、還是該擁抱他。

Carter和Anthony某種程度上也被這種衝突感纏繞,這讓他們顯得真實、顯得具有故事性。他在球迷中的評價可能是兩極的,但兩人在球員的群體中卻都備受尊敬,這是因為在職業體育當中,天賦就是最偉大、最有價值的東西。不過球迷距離賽場更遠,它們看的不僅僅是比賽,還有那些他們能夠認同的東西,做人、做事、信仰和如何去追逐成功的方式等等,而Carter和Anthony在這方面當時還不夠成熟。

說實在的,選手離開自己的隊伍去追逐更好的發展,在2004-2010時代已經不是稀奇的事了,但為什麼人們對他們的負評如此強烈?這可能和我們對於體育運動中追求極致的精神有關。

Carter、Anthony,你說他們在暴龍和金塊的那些年沒得到幫助,確實擁有的不是頂級陣容;你說他們和AI、Kobe等人的廝殺已經盡了全力,或許還不錯;但你說他們到底有沒有盡力?打出像2019年Damian Lillard的那種感覺力竭感——就嘗試過了,確實贏不了那些冠軍隊伍。在這兩人身上你就感受不到那種感覺。這或許是人們認為他們可能不值得被一支球隊退休球衣的原因吧。

但Carter漫長、競技成績相對平淡的生涯中,有一點能讓人感受到他無時無刻都想拿滿分,那就是灌籃。你能感受到他每一次起飛都有一種企圖心,那種如魔術強森所說:「要將觀眾緊緊釘死在座位上,在我表演完之前,你們一個都別想走」的那種藝術家的自覺。

飛越Frederic Weis的那記「死亡之扣」、隔扣Alonzo Mourning和Tim Duncan、全場單手接球Alley-oop暴扣、2000年灌籃大賽的三記史詩般的灌籃(拯救了這個停辦了兩年的全明星賽活動)、各種輪到最圓的大風車..所有這些灌籃都印象深刻,Carter野獸般的運動能力、他做為一名運動員的創意和熱情,都灌注其中,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被吸引,在10幾、20幾年後仍然懷念。

你不會覺得Carter隨便灌都會有50分,所以他輕鬆地拿這50分,你能意識到他是想要超過滿分50分的分數,他想要得到60分,他想要和他的灌籃一起成就不朽。

而正是這個東西,讓他的生涯變得具有傳奇性。

塵歸塵,土歸土。

Carter的生涯正式結束了,他被兩支球隊退休球衣,每當灌籃大賽變的沉悶、無味且多餘時,我們都會想起他。

他是個讓人喜歡的球員。

我只是總是在想,他是不是其實能做到更多?整個生涯或許能以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在現在被我們所回憶。

【Yahoo運動專欄】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