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AI選美摩納哥AI網紅封后 專家憂審美偏見助長容貌焦慮

首屆AI選美冠軍肯薩.蕾莉有著精緻的妝容、栩栩如生的表情動作,服裝背景每個細節都完美,在IG上擁有20萬名追蹤者。

蕾莉說:「我非常感謝有機會代表AI創作者,提倡人工智慧的正面影響。」

她經常傳達摩洛哥社會文化、中東婦女權益相關議題,努力破除世人對人工智慧的恐懼,讓2位真人以及2位AI評審們眼睛一亮。

評審們肯定蕾莉認真對待自己的社群角色,且關心世界上真實議題,因此在3大評分項目外貌、創作者技術與社會影響力都拿下高分,順利脫穎而出。

蕾莉表示,「我會繼續我的使命,推動全球婦女賦權,包括摩洛哥與中東地區,擴大她們在科技產業的聲音。」

這次比賽共吸引全球1500名參賽者,拿下冠軍的蕾莉可以獲得5千美元(約台幣16萬元)獎金,以及高價值的行銷公關方案;亞軍是法國網紅拉莉娜(Lalina)、季軍則是葡萄牙網紅奧莉維亞(Olivia C)。

她們跟其他前10名得主除了展現高超的生成技術外,多數都是年輕纖瘦的形象,也凸顯主流的西方審美觀正透過AI深入虛擬世界。

早在7年前,就有人募集民眾投稿照片,讓AI以所謂客觀標準選美。結果在100多國、6000多名參賽者中,AI選出的44名獲勝者絕大多數都是白皮膚,僅少數是亞洲黃皮膚,深膚色者只有1人,顯示機器人已經有了膚色偏見。

7年後的今天,各種AI生成軟體逐漸普及,美國《華盛頓郵報》測試3種圖像AI軟體,要求生成美麗女性的全身像,結果超過半數都是白人形象,4成為中性膚色,深膚色者則不到1成,而且幾乎都留著披肩長髮、體型纖瘦。

若要生成醜的女性,則出現白髮、皺紋、體型寬大,服裝破舊等年齡與財富歧視元素。

當然,膚白纖瘦絕對不是美麗唯一的標準,若要追究為什麼AI審美如此偏頗狹隘,也只能怪人類在網路上,早已經灌輸大量刻板印象的圖片文字,AI只是無差別的學習,根據大數據去複製強化。

專家擔心,這類審美偏見會在虛擬世界效應放大,助長不必要的容貌身材焦慮。

鏡頭轉到亞洲,AI也被應用在變美的領域,南韓最大的化妝品集團把成立78年來的客戶資料整合,讓AI機器人深度學習後協助顧客選擇彩妝品。

AI只要在掃描顧客皮膚了解基本色調與膚況後,就能從旗下205種粉底與366種唇彩大軍中,推薦出最適合的顏色,並現場進行客製化,解決不少人的選色困擾。

使用顧客說:「最初我還不完全相信它,但把唇膏塗上去之後,發現很適合自己。」

另一名顧客權小姐則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別的膚色,但通常都在櫃上買最常見的色號,有人工智慧幫我分析,感覺更準確。」

產業研究分析指出,美容化妝品行業使用人工智慧的市場,預計將從2023年的32億美元,增加到2028年的81億美元。從個人化美容推薦到虛擬化妝師與皮膚分析,甚至加快新產品的研發問世,相關應用的潛力正在爆發。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世界醜狗選拔賽選醜不選美 冠軍「笑臉先生」身世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