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機車不但減少碳排 巧妙成為其他開發案減碳的工具
電動機車取代二行程燃油機車、其他燃油機車,可以大量減少碳排,若由事業單位主導,這個減排效益還可以計入環評中的「增量抵換」項目。(圖片來源/KYMCO官網)
2023年12月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公布「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CCPI),台灣下跌了4名,位居第61,CCPI依據四大指標:溫室氣體排放(40%)、再生能源發展(20%)、能源使用(20%)與氣候政策(20%)來監測全球63個國家和歐盟27國的氣候績效。
各國要追求CCPI進步,占4成的溫室氣體排放成為努力的目標,國內純電汽車普及率年年提升,但台灣也有1千4百多萬輛燃油機車(2023年底累計電動機車僅5萬8千多輛),也是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國家發展委員會「2050淨零碳排路徑」規劃,在 2030 年新能源機車新售比達到 35%,因此政府積極推動把燃油車換成電動機車,以及鼓勵廠商提高電動機車占新車銷售比率。
燃油機車換電動機車,碳效益約2.3噸碳排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副組長葉信君表示,每輛機車換電動車的減碳效益約2.3噸碳排。此外,依經濟部能源局網站「車輛能源效率管理」網頁,國內108年1-11月機車之平均耗能為45.89km/L(每公升汽油可行駛45.89公里)。
根據工研院統計,燃油機車每個月使用約8.72 公升(400公里/45.89公里 ≒ 8.72),每個月排放二氧化碳約20.14 kg。市售電動機車每個月使用約16 度電(400km/25km ≒ 16),每個月排放二氧化碳約6.24 kg。
因此兩種機車相比,電動機車每個月較燃油車少排放二氧化碳13.9 kg。
全台仍有1千多萬輛燃油機車,減碳的路仍長遠
一台電動機車每個月較燃油車少排放二氧化碳13.9 kg,電動機車在10年內將較燃油機車少產出約1.67公噸的二氧化碳重量(13.9 kg/月 x 12月 x 10年 = 1.67 公噸)。國內每天行駛的機車至少有700萬輛燃油車,一個月減排9萬7千多噸。
電動機車每個月較燃油車少排放二氧化碳13.9 kg,政府訂出目標是2040年所有新銷售機車皆為電動(新能源)車。(攝影/鄭國強)
購置電動機車不只是個別消費者對減碳的努力,外界較常忽略的是,這也可以成為促進其他開發計畫減碳的工具。
環境部大氣環境司科長許仲豪告訴《信傳媒》記者,環境部於民國111年起推動民眾淘汰舊車換購電動機車,同意將溫室氣體減量效益歸屬環境部,可獲得新台幣1000元獎勵金。此外,地方政府或事業單位加碼,協助老舊機車汰換,取得的減碳效益不等同於碳權,但可用於環評開發抵換,即為增量抵換。
法人單位推動換電動車,將獲得「增量抵換」
例如,某個政府機關或者民間單位,在進行某項工程、開發案時,將進行環境影響評估,按照「行政院環保署溫室氣體先期專案暨抵換專案推動原則」,這個開發者需要列出邊界內所有溫室氣體排放源,並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化。
從環境部數據來看,目前以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取得5萬餘輛的「增量抵換」最多。 (攝影/林伶潔)
關鍵在於,開發者需分析比較所提各項減量方案中之溫室氣體減量效益,在環評書件中應承諾優先進行廠內減量,當仍無法達成目標時,再透過廠外減量及「抵換之方式」來達成其減量責任。
什麼項目可以抵換碳排減量?去年12月環境部修正發布「環境部審查開發行為空氣污染物排放量增量抵換處理原則」中再次確認,「擴大10年以上老舊車輛汰舊換新」可以為增量抵換項目。
國內傳產與電子業,都曾獎勵補助員工換電動機車
台塑集團在2022年3月推出員工買電動機車,新購補助金額為1萬元、換購為1.6萬元。另根據環境部數據,目前以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取得5萬餘輛最多(絕大多數用於台積電開發),主因竹科管理局加碼至每輛機車獎勵金為1500元,「增量抵換」類似電子業遇到稅法中投資抵減獎勵,有一個額度,但也有期效。
根據環境部官方網頁公布,法人、團體者於環境影響評估通過前,得先執行抵換措施,惟取得之空污減量效益應於10年內完成抵換。換句話說,民眾以電動機車取代燃油車,不但獲得補助,若由事業單位獎勵換置,這個單位本身也可以獲得環評中的「增量抵換」項目。
更多信傳媒報導
中港股大反彈》他身價一周飆逾4兆台幣 騰訊馬化騰因黑神化悟空成最大贏家
《CNN》民調顯示范斯辯論表現略勝華茲 到底誰才是贏家?
美國大選副手辯論》不像賀錦麗、川普火藥味濃 華茲與范斯在政策上數度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