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撐起高息ETF配息力!00713、00915、00919…「發錢」續航力誰最強

台股除權息旺季到來,高股息ETF競爭也白熱化,但今年整體台股配息殖利率不如去年,究竟接下來該如何汰弱留強,挑到配息續航力穩定的高股息ETF?

2023年上市櫃公司獲利跌破3兆元,較2022年衰退26%,可預見今年股利配發較去年下滑,加上截至7月12日,台股位階比一年前高近7千點,加權指數平均殖利率已下滑至3%,在此環境下,對較少時間與心力研究個股的投資人而言,「要參與除權息行情,直接投資高息ETF或許更有優勢!」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如此表示。

 

尤其,在去年各族群獲利普遍衰退之際,仍有特定類股逆勢繳出亮眼成績,黎方國說,「金融股是去年獲利成長最明顯的產業,鎖定持有金融股的高息ETF,是下半年穩健領息好選擇。」

 

指標一

金融股獲利佳 「含金量」高

 

事實上,觀察今年6、7月高息ETF進行例行性換股的結果,不難發現「去科技、加金融」趨勢。例如,元大台灣高息低波6月換股時就剔除鴻海、仁寶、京元電等,新增京城銀、統一證、華南金、中信金;7月初換股的凱基優選高股息30、大華優利高填息30,也都有增加開發金等金融股、剔除鴻海等科技股的情形。

 

元大投信ETF團隊表示,將「高股息」作為篩選指標的ETF,自然會在例行調整成分股時,汰換高評價股,並且轉進評價穩健、便宜個股。

 

市面上21檔高息ETF持股配置,金融股部位最高的是國泰股利精選30,比率超過6成,永豐優息存股也逾4成。其後的凱基優選高股息30、永豐ESG低碳高息、國泰永續高股息、大華優利高填息30、元大台灣價值高息等,金融股比率則在15%至30%間。

 

不過,大華優利高填息30經理人郭修誠也提醒,雖然金融股成為高息ETF的重要換股方向,但科技股在AI題材帶動下,下半年仍有延續上漲動能機會,因此ETF的金融股占比也不宜過高,以免錯過獲取資本利得機會。

 

除了從金融股占比推估高息ETF後市配息力,亦可從淨值組成看哪一檔ETF「口袋深」。

 

只要是含收益平準金機制的ETF,投資人都能查到該檔ETF之淨值組成,項目包括最基本的「面額」、「收益平準金」及「資本損益平準金」三項。

 

其中,「收益平準金」的內涵,包括ETF成分股所配發的股息,以及防止配息遭稀釋所提撥的收益平準金;「資本損益平準金」則包含已實現與未實現的資本損益。「收益平準金」與「資本損益平準金」皆可用於配息;換言之,此兩者占基金淨值的比率愈高,該檔ETF的配息「底氣」也就愈強。

 

指標二

可供配息項目占淨值的比率

 

若計算各檔高息ETF的「收益平準金」與「資本損益平準金」占淨值比率,有五檔超過四成,包含元大台灣高息低波、凱基優選高股息三十、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大華優利高填息30、元大高股息。上述ETF有兩特性,一是成立久,有更多存糧可配息,二是經歷去年至今的大多頭行情,也藉換股實現資本利得,使「資本損益平準金」的金額不少。

 

部分看法認為,由於上市櫃企業配息能力較去年有所下滑,因此「資本損益平準金」似乎將是下半年ETF能否衝出高配息的關鍵。然而,凱基投信投資策略部協理翁毓傑提醒,由於這個項目中的「未實現資本利得」無法用於配息,「已實現資本利得的部分,在ETF跌破面額時,也無法拿出來配息。」因此他認為,想藉基金淨值組成判斷配息續航力,仍應綜合兩大可供配息項目占淨值的比率。

 

挑選高息ETF除了看配息能力,另一重點仍在於填息的能耐。對此,有「台灣ETF教父」之稱、現任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的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直言「不擔心!」從元大高股息經驗來看,十餘年來,股利平均配發率穩定維持6至7成,填息能力亦佳,僅有兩次花了兩百天以上時間完成填息,其他都在半年內順利填息。

 

但在領息之後,又該如何重新投資?對此,劉宗聖倒是提醒投資人「不須過度集中」。元大投信ETF團隊建議,若台股部位已多,不妨拓展美股、日股等不同市場;此外,團隊亦建議,當前仍為債券ETF布局時機,不只可獲更穩定的現金流,還能平衡股票風險,風險承受度低者,首選1至3年短天期美債。

 

而若投資屬性相對積極,仍希望在下半年透過ETF獲得更多資本利得空間的投資人,郭修誠則建議,可將關注焦點重新回到市值型ETF,或與AI題材相關的科技ETF部分,嘗試對科技股多頭延燒的可能性進行布局。

更多今周刊文章
有車有房人生窮忙?物理治療師工作17年驚醒「拚死拚活無法財富自由」:做到3件事,41歲提早退休
川普1句話嚇壞台積電:台灣拿走晶片業,要美國保護應付錢…「我們到底多蠢?他們非常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