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真回想獨力照顧他這十來年,為了討零用錢買酒喝,軟求往往變成硬要,簡直就像家庭革命。但這一年多來他彷彿變另一個人,常心存感恩,也會說好話、安慰人,「讓我覺得很有成就感!」
李素真熱心公益、喜歡助人,本身是慈濟委員,與鄰里間的關係良好、有口皆碑。她形容和老公的這場戰爭有點像「善惡拔河」,也就是業力牽引。篤信佛教的她曾向佛祖祈求,讓她有智慧面對困境,一分一毫從谷底慢慢爬起來,「如今,我的善終於拔贏惡。」
除了李素真的細心照顧,幼稚園大班的孫女也很有療癒作用。李素真說,即使老伴住院期間,最心心念念的也是寶貝孫女,後來才能用「買波力車」來打動他、誘使他戒酒。有時看到祖孫兩人互動,李素真突然覺得,老伴簡直像個孩子。
長年照顧老伴,李素真說,這是責任,是份內事,也割捨不下。老伴說小時候的事情幾乎都忘了,今年農曆年李素真還刻意帶他回南投縣鹿谷鄉老家,帶他去念過的小學、走過的小路,幫他照相留念,還在老家住了一晚,讓他逐漸想起過去,以減緩失智速度,效果似乎還不錯。
孫文榮醫師說,對開始失智的人來說,家人、鄰里互動非常重要,李素真和家人做得非常好,也非常辛苦。如果是獨居老人,或由外籍看護照顧,由於語言文化隔閡,互動可能較少,退化、走下坡速度就很難減緩。
人的生死很難料,如何面對無常?
李素真說,如果是自己先離世,一定會很掛心老伴, 她不希望這樣。
好萊塢電影《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片中男主角和常人不同,竟然由老而幼,最後變成一個嬰兒,躺在已經成為老嫗的太太懷中離開人世。
面對可能逐漸失智的老伴,如果有一天他終將忘記一切,或許這會是李素真希望的結局。
(本文摘自《樂活一生:有尊嚴又快樂的活一輩子》,時報出版出版,魏怡嘉, 黃子明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