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迷瑪格麗特.愛特伍,光是《使女的故事》我在本專欄就提過無數次了,愛特伍的作品很多,據我所知被改編成影視的也很多,所以今天我們轉換一下胃口,看看一個著作如此豐富的作家,為什麼有些作品被不斷的改編成影視(比如,對,又是《使女的故事》),而有些作品即使傑出,也沒有受到改編的待遇?
究竟什麼讓一個作品成為適合改編為影視的作品?我想首先文本本身要夠有畫面感,看著作品腦海中自然有畫面,但那是一切好作品的基本要求,如果怎麼讀都還是文字,腦海中沒出現五彩斑斕的圖像,也許可以稱作是一本「用心的作品」「努力的作品」但終究不是一本傑出的作品,當然傑出也不等於適合影像化。
理想中適合影像化的作品除了情節要引人入勝之外,還有實際上的成本問題。我常侷促地在看小說或影視改編作品時想起拍攝的成本問題,拍攝的成本是一個必備的要素,在改編文學作品時,文學只是文字,所以可以有各式各樣奇觀展現,不需要吝惜,但是要拍出來給人看,則要考慮到一點現實的層面。
愛特伍的眾多作品裡,我最喜歡的其實不是《使女的故事》,我最喜歡的應該是《盲眼刺客》或《女祭司》,這兩本小說有著相近的結構,都是由一個被講述的故事和「實際上發生的事」所結合而成,我個人非常喜歡這種閱讀的節奏,因為兩個看起來極為不同的故事,在書的尾聲合而為一,是精妙的寫作技巧,也是絕佳的說故事方式,但這兩部作品都沒有被改編成影視作品,我想原因其一就是拍攝的成本。
如果要拍《女祭司》,那就得拍一個當時候的故事和一個中世紀羅曼史,那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背景和服裝,要不要用同樣的一批演員,觀眾是否能在影視的前提下看懂這個故事,都是煞費思量的點,拍《盲眼刺客》更是困難,因為女主角從小寫到老,光這點就是一個挑戰,中間的「虛構」故事又有異星的元素,要如何保留這些部分又控制在合理的預算內,那等於是拍兩個影視作品然後接在一起,怎麼想都有技術上和預算上的困難。
相比之下《使女的故事》就是創造一個基列共和國的世界,使女或其他角色的服裝也不必費心去想,因為書裡寫的很詳細,它的結構很適合恰到好處的改編,也很危險的適合從這基礎上,去發展出和原著沒有任關係的故事線,也因此我們看見使女的故事,在當代流行文化上會留下更多的印記。
最終我還是覺得,各種影視改編都比不上人腦,它是最精妙的幻想工具,幾乎不受任何限制,可以形成各種幻想的畫面而不需成本,更棒的地方是那些幻想完全是個人獨有的,量身打造的。閱聽者能做的就是去看更多的作品,更多的故事,去豐富腦內的風景。受現實條件影響,不適合被拍成影視的作品,恰恰的顯示了文字作品的不可或缺與珍貴。
※本篇文章由作者個人創作授權刊登※
個人意見全新主題專欄每週更新!
01.《紅樓夢》書中説寶玉的髮型是許多小辮子歸結成一根大辮子,電視改編拍出來都彷彿他等一下要來段RAP。
02.個人意見:《穿著Prada的惡魔》電影改編版的編劇,知道人生不是只有一句「去你的」。
03.個人意見讀《窗外》:瓊瑤是沒有控制鈕的作家,我一邊看一邊心想「讀瓊瑤就是要看這種大場面!」
04.個人意見:看《亂世佳人》不為別人,就看個郝思嘉,小說與電影史少有的自私、任性、見利忘義的女主角
05.個人意見讀《柏捷頓家族》:古典羅曼史裡的完美婚姻是大家都很有錢與如膠似漆次次高潮的婚內性愛,最後還包生男
06.個人意見讀《第一爐香》:葛薇龍要愛也要錢,是正當不過的慾望,電影拍得俗,小說則是在俗上多了一層妙
07.個人意見:《安眠醫生》電影版的導演,試圖把兩個在底層意義上背道而馳的作品結合在一起
08.個人意見:「應該不是這樣吧」的心情可以概括描述《紅樓夢》所有的翻拍版本
09.個人意見評《Gucci:豪門謀殺案》:我身為一個買過很多Gucci的人,以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這個作品。
按下方作者追蹤按鈕(須登入),更新通知不漏讀!
作者簡介
「年輕時失戀,可以徹夜飲酒或奔入雨中,中年失戀不能做這些,因為會頭風發作。」
───
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畢業,以藝術投資為興趣,時尚評論部落格「個人意見」格主。著有《個人意見之品味教學》《個人意見之待人處世指南》《個人意見之愛情寶鑑》以及《個人意見之完美的任性》。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