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寻找安康民歌《我来了》(图)

华商网-华商报

关注

2014年11月底,安康市区北约20公里处的黄石滩水库倒虹桥。这座桥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几年前桥体上的《我来了》这首诗被重新粉刷

2014年11月底。安康市区北约20公里处的黄石滩水库管理局,门前的石头上刻着《我来了》这首诗 华商报记者 孙强 摄

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

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

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

这首诗,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几乎人人皆知。它只有短短六行,33个字,却透出一丝豪迈的气势。

这首《我来了》,当年被称为郭沫若编选的《红旗歌谣》三百首的压卷之作。从历史的视角来看,它当然抹不去时代的斑驳油彩,“大跃进”、“浮夸风”如影随形,毁誉至今。

五十多年了,人们都以为它是一首民歌,鲜有人知它其实来源于陕南安康,出自一名早逝的老报人之手。声名赫赫的诗句背后,是一个生命浮沉的悲戚故事。

“安康民歌”咋成了外地人的创作

62岁的李大斌是安康日报的一名退休编辑。有一天,他翻一本诗歌选,又看到《我来了》这首诗。

“几十年前就读过,非常熟了。”李大斌本来只是扫了一眼,正要翻下一页,却无意间瞥见标题下的几个小字:“大跃进时期,河南人民创作”。“这不是安康的民歌吗?怎么成了河南的?”李大斌纳闷了。陕西汉中、延安、陇县等地的水利志上,都选登了这首民歌,无一例外,说是当地农民所作;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民间文学概要》一书笼统地注为“陕西民歌”;而由郭沫若、周扬编选于1959年的《红旗歌谣》,在诗歌末尾的括号里清楚地注明来源于“陕西安康”。

可这并非足够有力的证据。安康这么大,《我来了》究竟来自哪?

有种说法是安康恒口一带的农民在工地打夯时吼出来的;有的说是安康五里镇一个林姓农民唱孝歌哼出来的;有人说这是刊载于安康一个水库工地的《水利战报》……都经不起追问。

一次,李大斌遇到安康当地一位文化学者,就试着问了句,“《我来了》是谁写的?”那位老先生把他看了半天,“大斌,你真不知道吗?就是你们《安康日报》的老编辑啊!”

李大斌一时有点蒙。只听老先生接着说,作者叫于邦彦,河北唐山人,是《安康日报》创刊时的“老报人”。和李大斌的工作岗位一样,他当年就负责三版文化副刊,不过那时叫“政文版”。大跃进时期,他从安康农民歌谣中发现了这首诗的雏形,加工创作《我来了》,刊登在当时还称为《安康报》的政文版上,名扬一时。

一张旧报纸透露的真相

既然刊发在报纸上,李大斌原以为按图索骥,就能探个水落石出。可是,安康日报社几次搬迁,资料尽失。现在,安康日报社的资料室没有1951年创刊到1968年的报纸。

就在李大斌一筹莫展时,一位孙姓老先生说他手里有这一时期的旧报。李大斌赶紧去翻。很快,李大斌发现了《我来了》的“雏形诗”。1957年12月10日《安康报》三版,署名“地委宣传部供稿”的两首诗,一首《说在地头》,开篇就似曾相识:“天上没有玉皇,水里没有龙王,靠天吃饭靠不住,幸福不是从天降……”

另一首《写在墙头》,也有《我来了》中“喝令、开道”字句的影子:“与河争地,向水要粮,强迫恶水让路,硬逼石头搬家……”再翻两个多月后的1958年2月19日的《安康报》,三版头条有一组诗,第四首正是这首赫赫有名的“我来了”。全诗没有标点,而且与一度流传的《我来了》“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有一个字不同,此处是“喝令三山五岭开道”。这一组诗九首,署名是“本报辑”。

“诗”找到了,可是并没有“于邦彦”的名字,怎么能说明是他创作的呢?

李大斌做了一辈子编辑,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编辑工作就是替他人作嫁衣裳,既然是三版的文化编辑,“本报辑”,当然就是于邦彦辑。

安康日报的老报人、当年“农业报道组”组长黄祖德回忆,于邦彦写出了这首诗,曾把草稿拿给他看。黄祖德感觉此诗很有气魄,只是建议改一个字,把“三山五岭”改成“三山五岳”。“‘岭’字像是小地方,气势不足,‘岳’更豪迈,‘五岳’富有全国的气概。”

“玉皇”、“龙王”,是安康的老地名

李大斌觉得越挖掘,疑点越多——创作《我来了》时,于邦彦经历了什么?

李大斌是安康人,到过当地很多地方。既然“天上没有玉皇”诗句来自“说在地头”,他就想去“地头”探个究竟。

老报人黄祖德告诉他,于邦彦当年曾到五里镇采访过农民修田造地。李大斌遂去五里镇至茨沟镇一带寻访老人,不料听到了心头一震的说法:上世纪50年代,这里就叫“龙头农业社”。

折回身来再翻旧报纸,那一时期由于邦彦负责编辑的《安康报》三版,不时出现“玉皇”、“龙王”、“低头”、“让路”这些字眼:1953年7月7日,署名“本报改写”的叙事诗《歌唱玉皇乡》,记述了旬阳县玉皇乡互助合作社的事。

引起李大斌注意的,还有1958年1月28日《安康报》3版几乎整版的“演唱材料”,署名“唐鲁戈”的作者写道:“冬春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水利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腊月二十三,地上诸神向天上玉皇大帝汇报,‘如今凡人真厉害,发誓改造大自然,五湖四海搞建设,九江八河引上山’。无奈之下,诸神纷纷退位。”这篇演唱材料的主题思想,与《我来了》诗作的精髓异曲同工。李大斌再找黄祖德等老报人求证,“唐鲁戈”果然是于邦彦的笔名。

2014年11月初,李大斌在与安康老新闻人张培祥闲聊时,说到《我来了》与于邦彦。张培祥向李大斌提供了一条非常有价值的线索:这首诗的雏形发源于安康当年的一座水库工地。“于邦彦一定去过那里!”

50多年前建的老桥上,至今镌刻着“我来了”

2014年11月底。张培祥拉着李大斌,前往距安康市区北约20公里处的黄石滩水库。在汉滨区建民办事处东山村与毛坪村之间的付家河河道上,东西向横跨着一座架着管道的倒虹桥。

绕到桥北,抬头就能看见三个桥墩上方各有一个大字:“跃”、“进”、“桥”,再往桥体上看,正是《我来了》这首诗,从东向西一溜排开,每字足有50厘米高。只不过红色油漆早已斑驳。

李大斌一眼就认出来了,这是当时安康老书法家白聿修先生题写的字迹。于邦彦应当来过这里。这是安康1958年开工的最大水利建设项目八一水库。这一年,正是《我来了》最初发表的年代。2000年,陕西省政府决定在其下游5公里处再修建一座规模更大的黄石滩水库,替代已经失修的八一水库。在水库管理局大门口的石头上,就刻着《我来了》这首诗。

有人说,大跃进早都被否定了,所谓“文艺大跃进,村村有李白”的民歌运动如今也褒贬不一。在这种背景下,挖掘一首诗歌的前前后后,探寻作者到底是谁,又有多大价值呢。李大斌不这么看。抛开政治以及意识形态的色彩不论,总得承认《我来了》的广泛影响吧。“这首诗是不可无视的历史细节,是那个时代的人们精神面貌的写照。”

一次主动“交心”改变了一生

没有人保存有于邦彦的照片。在安康日报老报人黄祖德、尤金山的描述中,于邦彦一米八几的大个头,体格壮实,“话不多,性格比较内向”,每天不是外出采访,就是趴在办公桌上抄抄写写。

2014年11月底,84岁的老报人王催之向华商报记者回忆于邦彦。

1949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华北大学学生王催之,参加了“西北干部大队”,由此结识了也是刚刚大学毕业的于邦彦。王催之祖籍石家庄,一听于邦彦的口音,“唐山的”,都是河北老乡,自然亲近了许多。

当年9月到西安,两人都被分到陕南干部大队,王催之被派往陕南日报社任四版时事编辑,于邦彦则到了新华社陕南分社做记者,同在一个大院工作,经常见面。

1951年3月,《安康报》成立,两人又一起调进报社。“他对工作非常积极,爱学习。”王催之回忆,“那时还不兴个人出书呢,他就编写了一本《紫阳山歌选》,后来又创作了《我来了》,让人刮目相看。”

本来顺风顺水的日子,被一场运动改变。上世纪五十年代,于邦彦响应号召,主动向党组织交心,在北京解放前夕,他跟一个亲戚跑到沈阳去了,“说是参加了国民党的一个什么组织,后来又退出,坐飞机回了北京。”

于邦彦主动报告的本意,是想说明自己虽然有过这段经历,最终还是坚持了进步青年的选择。可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这一行为变成他是国民党特务嫌疑的自污。“交心”以后,于邦彦成了不被信任的人,对他“只使用、不重用”。

于邦彦比王催之大两岁,属龙,要是活到现在,该86岁了。王催之听说他结过婚,不过又离了。

那时候,“历史清白”是生存最重要的条件。于邦彦心气挺高,想找个理想的对象。当时有个小学女教师对他挺好,两人谈过一段时间。有人“告诫”女教师,于邦彦有历史问题,你跟他好,不怕耽误将来吗?这对恋人生生被拆散,不被信任的于邦彦越发形只影单。

他死了,埋在秦岭深山里,无人知晓

在许多老人的记忆中,于邦彦沉默寡言。1961年,于邦彦被勒令调出报社,去安康县恒口中学教书。于邦彦到了恒口中学,教初一语文。当时的语文教研组初一小组组长阙庭恕见他整天不说话,很抑郁的样子,就常常跟他聊天。“后来,我们熟了,他才说他被怀疑是国民党特务,被打成了历史反革命。”

那时的初一语文课本收录了《我来了》这首诗,阙庭恕感觉它不像当地民歌。“安康民歌大多字句整齐,而《我来了》是长短句,有一种音律感,看似简单,其实有文人加工的痕迹。”

2014年12月上旬。74岁的阙庭恕老人向华商报记者回忆他与于邦彦的交往。“有次,我和他讨论这首诗,该怎么写教案。没想到,他说,‘这首诗是我写的。’”

阙庭恕老人记得,于邦彦说话很慢,音调不高,也没有笑容。于邦彦就讲了这首《我来了》创作的前前后后。

于邦彦在恒口中学只待了几年,后来调到宁陕县文教局工作。他的情况似乎要好起来,他与当地的一名女子结了婚,据说还有了孩子。可是,不久,文革开始,“历史反革命”、“特务”于邦彦被投入监狱。他给妻子写信,要求离婚,不能连累了妻子和孩子。

再后来,于邦彦在狱中奄奄一息,妻子闻讯请人去抬,想接回家治病,半道上就咽了气,当即就近埋了。

于邦彦死时40岁上下。“我来了!”他当年的一声呐喊,至今绵延不绝。而他,一个曾经鲜活的生命,无声无息,就像从来不曾来过。

(原标题:寻找安康民歌《我来了》(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