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娟 採訪/撰稿 張書堯 徐森城 攝影/剪輯 盧松佑 空拍攝影 / 台北市
2025年,台灣就要進入超高齡社會,但長輩們「住的難題」卻始終未解。內政部統計,
白髮蒼蒼,身軀佝僂的楊阿嬤,已經高齡96歲,住在南機場國宅社區,要出門一趟很不容易。拄著雨傘當拐杖,狹窄的走廊上,被女兒扶著蹣跚前進,這還不是最困難的。邁入高齡行動不便,住在5樓又沒電梯,阿嬤要下樓,真的是步步艱辛。
南機場國宅住戶楊小姐說:「她平常下樓,就是右邊扶著把手,我再手牽著她下(樓)。」抓緊樓梯扶手,在女兒攙扶下,才能勉強下樓。短短7級階梯,一般人只花兩秒鐘,但楊阿嬤卻到了體力極限。。
楊小姐說:「這樣她累了,就會讓她站在這邊休息,她喜歡看這棵大樹。」這是楊阿嬤,每個星期唯一一次走出家門,看見窗外的天氣,呼吸新鮮空氣。楊小姐曾經想把媽媽,接到有電梯的公寓,但媽媽不願意。住了半世紀的老公寓,彷彿成了牢籠,困住楊阿嬤的晚年生活。
楊小姐說:「之前還好的時候,她會在5樓繞個一圈慢慢走,現在越來越沒力,一個禮拜下樓一次,就是勉強強迫她,她很不願意下樓說會很累,說她頭暈怕跌倒。」
同一棟國宅,
日常上下樓,變成生活最大難題,長輩們只好盡量避免外出,而這樣的場景處處上演。記者徐敏娟VS.南機場國宅住戶說:「(爺爺請問你是住幾樓),我住4樓啊,(每天你都要這樣子走4樓嗎),對啊,(會不會很累),會啊真的實在累啊,如果不必要我就很少下樓,如果可以有什麼方便,兩三樣東西要買,我集在一起就上下一次就好了。」
爬個
是否加裝電梯,社區也曾開會討論。台北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資深規劃師劉鴻濃說:「就這個位置設電梯剛剛好,當初建築師他們都有來看過,有評估過,像這個就可以設(電梯)。你看這個樓梯,根本沒有影響到任何一樓,但是因為錢的問題,就是(電梯)弄出來,電費以後怎麼辦怎麼管理。」
蓋電梯的經費籌不出來,電費、維修保養費用也無從支付,電梯從此沒有下文。1樓住戶不受影響,但是2樓以上呢?
陳先生說:「這邊摔死好幾個人啊,有的人是病死了,但是他沒辦法,來不及看病在房間死了。」劉鴻濃說:「老人家就是行動不便的情況之下,就被困在這一層裡面,那他每天大概頂多只有走一圈。」
負責南機場國宅都更整合的劉鴻濃,8年來看盡許多長者,受困老屋牢籠再也走不出去。劉鴻濃說:「應該是所有住在公寓裡面的老人家,都會碰到的問題,他肚子餓了,要出去買菜買東西吃,然後必要到醫院去拿藥,他就是得下樓。看到很多時候是非常不忍心,我曾經碰到一個老太太,真的是走半層樓,就要休息至少5分鐘,她才能夠繼續走,他們的房子本來是在2樓,結果就是因為坐輪椅,結果他們只好2樓租給別人,去租1樓的房子。」
下樓成了長輩們最遙遠的距離,尤其住在更早期的一期國宅,生活範圍被老屋徹底限制。
1950年代興建的南機場國宅,每戶6到10坪,是全台第一批由美國援助建造,擁有當時最新穎的設計。劉鴻濃說:「當初蓋這個的時候,是二戰剛結束時,它這裡的設計其實是非常先進的。公共空間上面,就可以看到這些整宅當初的設計,它非常有實驗性,公共空間當初的預留是非常寬裕的。」
隨著人口增加,走廊被洗衣機和熱水器占據,封牆占地的違建也越來越多。劉鴻濃說:「因為它本來坪數就很小,大家生活久了,家具家電就越來越多,大家都把瓦斯桶放在走廊上。這邊我們稱為懸臂式的騎樓,2樓利用這個懸臂式上面的空間往外伸,這樣子它的整個生活空間,就多了一坪多啦,大概98%、99%通通往外推。」
時代演進下,最新的建築現在成了老舊國宅,住戶也從年輕住到年邁。南機場國宅住戶說:「爬40、50年,我們80幾歲了。」劉鴻濃說:「我聽到的至少有3到4件,死因大概是因為慢性病,例如說糖尿病沒有照顧好。我想大概也是因為沒有辦法出來買藥,藥沒有了等救護車等太久,然後送到醫院去的時候來不及了,這種情況我也有聽說過一兩次。套用一句日本的詞叫做孤獨死,就死在自己的房間裡面。」
記者徐敏娟說:「您知道目前在台灣,有多少老人住在沒有電梯的公寓,或是住宅裡面嗎,這樣子為他們的生活,帶來多少不方便呢。目前全台灣有超過425萬名的老人,創歷史新高,另外在台灣,有超過600萬戶的住宅沒有裝電梯,換算下來,每8位長者就有1名老人,是住在沒有裝電梯的公寓或是社區裡頭,他們出入不易,漸漸與社會脫節。」
一戶戶的外推違建,不時傳出令人鼻酸的長者悲歌,更伴隨老舊住宅的無聲哀鳴。建築師王瑞婷說:「幾乎都是違建,只有少數幾戶可能沒有外推,上面那個也都是木作的,木作本身就有自然毀壞的狀態,因為它自然風化。你搭出去以後,你室內已經忘記用什麼材質搭了,可能會放很重的東西,負重過重造成樓地板錯位,如果造成樓板的下陷,或是結構梁柱的破壞,其實就相當地危險。」
6年前在市府都更處任職,王瑞婷現在轉當建築師,她語重心長。王瑞婷說:「這種國宅,我覺得我們首先第一個要件,電梯是很重要的,因為違建實在太多了,所以也有可能在這個興建過程中,會讓部分的住戶的違建受損,這恐怕抗性會變得非常之大。」
王瑞婷說:「其實蓋電梯,應該是蓋在這個平台外面,但是因為這邊其實都有違建,最不擋路的應該是蓋在這一塊,但蓋在這一塊,就會影響到1樓的違建。」
不過也有國宅電梯興建成功的案例,卻是近兩千名住戶,共用一部電梯。萬華華江國宅住戶Kevin說:「唯一一部(電梯),之前要談做電梯都滿難,因為我們這邊跨了4個里,每個里之前都在討論,那個里裡面可以做電梯,可是都找不到適合的公有地。這一塊是所有里裡面,唯一一棟公有地,是最好徵用的,所以就把這個樓梯敲掉,直接做了一個電梯在這邊。」
Kevin說:「會有點不敷使用,因為這個社區非常老,有很多老的長輩又離住宅最遠,所以變成大家要拉很遠的路線,才有辦法來這邊坐電梯,2樓以上還是沒辦法(搭電梯)。」
政治大學地政系退休教授張金鶚說:「這裡面也就牽涉到政府,有沒有決心,是來想要解決老宅困老人的問題,當然這是一個非常長期,而且數量很多很棘手的問題。我特別強調,因為老宅跟老人問題,事實上台灣越來越嚴重,他被老宅困在裡面下不去上不來,看病都沒有辦法怎麽辦呢,只好不敢出門了,看病都有他的困難,要請人家幫忙等等的想法,這個當然就影響老人的生存權。」
無法增建電梯,等都更也遙遙無期,如何維護老年人的生存權和生活尊嚴,強調小面積也能重建的《危老重建條例》是解方之一。只是實施6年來,台灣30年以上的老屋,重建的數量,還是比不上持續增加的老屋數量。因為無論是都更或危老重建,最大的難題,都是建築戶所有權人百分之百的同意。
台北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資深規劃師劉鴻濃說:「掌握不到,甚至連寄掛號信他都不收,又沒有辦法有太多人力,去做家戶的拜訪的情況之下,在訊息的溝通上面,這個就會斷掉了,造成我們在推動都更,我們要不停地累積贊同的比例就會卡住。尤其是老人家年紀大一點的,他們對這個環境的依賴度非常高,你叫他搬到別的地方去,他可能根本就活不下去了。」
夾雜著違建的老舊住宅,是你我居住的城市,也是台灣的縮影。沒有電梯的老屋,正一點一滴,剝奪長者的外出能力,囚老晚年的居住難題,極具挑戰亟待突圍。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