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當AI大浪席捲台灣IP,催生多檔千金股之際,國際市占率極低的台灣IP公司,如何搶進兆元AI戰場呢?

《經濟日報》獨家專訪8大指標企業,為你解謎!



不再顯示

大到不能倒銀行2/資本強度竟超越大銀行終極目標 15家銀行名單一次看

近期,國內有15家銀行資本適足率達到終極高標,玉山銀行是其中一家。 報系資料照
近期,國內有15家銀行資本適足率達到終極高標,玉山銀行是其中一家。 報系資料照

本文共2011字

經濟日報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經濟VIP文章限時開放

「大到不能倒」銀行的資本標準,明年將邁入第四年的終極目標,根據最新資料,六家當中已有四家提前達標,而值得注意的是,另有15家不是「大到不能倒」的銀行,資本適足率也達到終極高標,為什麼這15家比大到不能倒銀行還厲害?

根據金管會資料,這15家銀行分別是,玉山、台銀、上海、渣打(台灣)、台中銀行、滙豐(台灣)、京城、三信商銀、遠銀、星展(台灣)、元大、永豐、凱基、台新及安泰銀行。

依金管會規定,被指定為系統性重要銀行(D-SIBs),也就是俗稱的「大到不能倒」銀行,必須逐年提高資本,普通股比率、第一類資本比率、資本適足率標準,在被指定四年後、2025年,必須分別達11%、12.5%、14.5%。

根據金管會資料,到去年底止,六家系統性重要銀行中,已經有四家提前達到2025年標準,包括國泰世華、台北富邦、兆豐及合庫;另兩家也分別只有一項待努力。

15家銀行資本強度 不輸給超大銀行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這四家大到不能倒銀行,另外,還有15家銀行,去年底的普通股比率、第一類資本比率及資本適足率,也超越11%、12.5%及14.5%,資本強度不輸大到不能倒銀行。

這15家並未算入三家成立不久的純網銀,以及把消金業務賣給星展集團的花旗(台灣);純網銀因成立初期,業務規模還不大,風險性資產相對少,資本適足率就非常的高,而業務只剩企金的花旗(台灣),也是有類似的情況。

除了情況特殊的純網銀及花旗(台灣)外,有多達15家銀行,資本適足性不輸系統性重要銀行,為何會這樣?這15家真的比大到不能倒銀行還厲害嗎?還是大到不能倒銀行的資本標準太低了?

知情官員表示,實際上,國內系統性重要銀行的資本標準,比國際上還嚴。

金管會規定,一旦被指定為系統性重要銀行,應自被指定之日次年起,分四年平均提列2個百分點的「額外法定資本」,及2個百分點的「內部管理資本」。

官員說,跟國際作法相比,金管會還多要求了2個百分點的內部管理資本,資本要求並沒有比國際寬。

3原因造就高資本適足率

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有幾個可能原因,包括第一,進一步觀察這15家的資本及風險性資產結構可以發現,有些銀行的資本的確很高,而有些銀行資本適足性會很高,是因為資產配置所致,使得風險性資產相對低。

銀行資本適足率是自有資本占風險性資產比率,自有資本增加,或降低風險性資產,都可以使得資本適足率上升。

知情官員分析,的確有些銀行營運模式不同,像有一家銀行的風險性資產部位,可以看得出來很少授信業務,這家銀行主要業務重點是在投資,還有同業戲稱是「投資銀行」,而不是「商業銀行」。

跟授信業務相比,這些投資業務多屬低風險性資產,使得銀行的風險性資產相對低,資本適足率也變得較高。

而放款本身風險係數高低也有差,土建融的風險係數就比自用住宅貸款高,各家銀行的營運模式各有不同,風險性資產高低也就有差。

第二,大到不能倒銀行都是大型銀行,隨著業務規模的拓展,就會吃掉資本。

官員表示,過去國外有些銀行不想受高資本要求等拘束,為了避開被列入系統性重要銀行,會去處分資產,以免業務規模太大,或是將資產移到低風險的資產。

根據金管會訂定的規定,國內系統性重要銀行的四大篩選標準,包括規模(Size)、關連性(Interconnectedness)、可替代性(Substitutability)及複雜程度(Complexity)等四大面向。

換言之,至少要有一定的規模,才會被指定為系統性重要銀行,除非規模往下降,否則只要業務規模持續擴增,就會符合大到不能倒銀行標準。

而這些大銀行業務規模既然要持續拓展,就勢必會吃掉資本;反觀,一些非系統性重要銀行,業務規模沒有大型銀行大,吃掉資本的速度也比較沒那麼快,可以維持高資本適足率。

第三個原因是,資本愈大時,在計算EPS(每股盈餘)就沒那麼有利,大股東會在意股價,所以做資本規畫時會算得很緊。

知情官員說,像是業務如何擴大、資本需要多少,今年要增資多少、發多少資本工具等,都很精打細算,除了要符合最基本的資本標準外,還必須「有點高但又不會太高」,以免影響EPS。

據了解,就曾有系統性重要銀行跟金管會抱怨,轉投資國外子行,達一定規模時,轉投資的金額直接從資本扣掉,很傷資本,這樣會影響國際化。官員說,可以看得出來,這些大銀行在擴張業務版圖的同時,對資本計提也更精精計較。

金管會官員表示,觀察從系統性重要銀行制度推動以來,不僅這幾家大型銀行的資本逐年符合標準,也帶動國內銀行資本適足率往上升。

根據金管會資料,系統性重要銀行制度上路前,2019年第4季,本國銀行普通股比率、第一類資本比率及資本適足率,分別為11.33%、12.1%、14.07% 。

而到去年底止,已分別上升至11.97%、13.25%及15.37%。

官員表示,不論是那種原因讓這15家銀行資本適足率,超越系統性重要銀行的終極目標,銀行資本適足率愈高,代表風險承擔能力愈強,監理機關會更放心。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台股大跌371點 金管會提三點信心喊話
下一篇
臺銀設立陶宛辦事處 准了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矽智財IP 小測驗

矽智財IP 小測驗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