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還沒走...更致命「立百病毒」又來襲?人畜共通恐更易突變傳播

▲▼新冠病毒。(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出處/康健雜誌

文/張淑芬編譯 圖/Pixabay

新冠病毒還在肆虐,外國媒體又報導警告另一種病毒─立百病毒可能引發下一波大流行,而且立百病毒人畜共通,比新冠病毒更容易傳播。到底立百病毒是什麼樣的病毒,它對人類真有迫在眉睫的威脅嗎?

包括英國衛報等多家歐洲媒體報導指出,英國和荷蘭政府資助的獨立組織「藥品普及基金會(Access to Medicine Foundation)」,點名立百病毒(英文:Nipah)是下一個可能引發大流行的傳染病種,理由包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潛伏期更長(有病例顯示長達45天才發病)

●傳染物種更多種(豬、馬、羊、狗、貓等)

●傳播途徑更直接(直接接觸病毒,或吃下受污染的食物)

●感染立百病毒會引發嚴重的呼吸道症狀、腦炎,致死率最高可達到75%。

讓專家憂心是,目前尚無有效的藥物或疫苗,可治療或預防立百病毒。

外國媒體的這則報導,引起不少人恐慌,但仔細看報導,到目前為止,全世界近幾年內並沒有任何地方已經發生罹病病例,上一次有病例是在孟加拉,但那也已經是2011年時候的事情。

連病毒專家都怕 立百病毒從蝙蝠傳給動物、傳給人 


立百病毒的自然宿主是蝙蝠。人類感染立百病毒,多半是接觸蝙蝠和生病豬隻等動物的分泌物或排泄物。人傳人主要是透過接觸感染患者的分泌物及排泄物。我國疾管署的資料顯示,台灣至今不曾出現立百病毒的通報病例。

(圖片來源 / Pixabay)


立百病毒初期的症狀和流感很像,包括咳嗽、喉嚨痛、疼痛和疲勞等,嚴重時會導致腦炎或癲癇,致死率從40%到最高的75%。

立百病毒第一次傳出疫情是在1998年的馬來西亞,當時有100多人喪命。專家研判,當時森林野火和乾旱破壞蝙蝠的棲息地,蝙蝠遷移到養豬場附近的果樹,導致病毒從蝙蝠經由豬隻傳給豬農,疫情一發不可收拾。

孟加拉和印度也傳出過立百疫情,孟加拉從2000年後的10年間爆發11次,造成150人喪命,傳染的源頭,可能和喝了被蝙蝠尿液污染的椰棗汁有關。

立百病毒無對應療法 病毒專家憂:一旦爆發恐難收拾


泰國朱拉隆功大學醫學院研究員、曼谷紅十字會新興傳染病中心主管蘇帕蓬(Supaporn Wacharapluesadee),進行蝙蝠等各項動物病原體的研究超過10年。她和團隊在去年初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前,首先在泰國發現武漢境外的第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讓泰國當局得以及時防堵疫情。

蘇帕蓬的研究生涯中,抽檢過的蝙蝠多達好幾千隻。寄宿在蝙蝠身上的立百病毒可能引發的疫情規模與嚴重性,讓她憂心忡忡,「目前還沒有任何療法可治療(立百病毒),它的致死率是很高的。」蘇帕蓬說,根據疫情發生地的醫療條件,立百病毒的致死率從致死率從40%到最高的75%。

柬埔寨巴斯德研究所(Institut Pasteur du Cambodge)的病毒學家Veasna Duong研究蝙蝠和立百病毒的關係,同時比對柬埔寨、孟加拉、印度和泰國蝙蝠的生活習性,他發現居民和蝙蝠幾乎是混雜共處,大幅提高人類接觸病毒的風險。

以柬埔寨來說,居民採買的市場內,就有蝙蝠棲息在大樹上,樹下就聚集了攤販。兩個物種之間的距離愈近,人愈容易接觸到帶有病毒的蝙蝠排泄物,「這讓蝙蝠身上的病毒更容易突變,導致病毒的大流行。」

然而蝙蝠對自然生態而言,是相當重要的存在,牠可以協助植物授粉繁殖,還能抵制病蟲害。在尋求傳染病防治對策時,消除蝙蝠絕對不是選項。

流行病的預防與治療 目前只能靠藥物


世界衛生組織WHO列出16種高風險傳染病名單中,目前有醫療組織和藥廠投入治療研究的只有6種,其中新冠病毒的相關藥品和疫苗研發計劃就多達63種。而我國疾管署列為法定傳染病的SARS 、MERS、裂谷熱病毒(Rift Valley fever)和立百病毒,目前並沒有任何藥廠或組織投入相關療法的研發。

2019年刊登在《PLOS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期刊的研究指出,專家已經找出 150種病毒抑制劑,雖然令人振奮,不過至於何時能開發出新藥,還無法定出時間表。

資料來源:BBC News、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cience Daily、The Guardian

延伸閱讀:

蝙蝠為什麼這麼神奇 身上有百毒卻百毒不侵?

台灣蝙蝠研究學者》沒有牠,我們可能活不下去

新冠病毒太難纏 挑戰採檢標準!這個案康復後8次採陰仍轉陽

戰勝病毒8招飲食策略 不用花大錢提升免疫力

春節防疫不回家自私嗎?返鄉團圓vs.就地過年該怎麼選?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