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糖尿病日】糖友年輕化「死亡率增4倍」 控糖5撇步防共病「逆轉糖尿病」
國人糖尿病盛行率高達12.8%,逐年升高,其中,65歲以上糖友就佔了一半;隨著台灣邁向超高齡社會,「老年化」將愈趨嚴重;但在此同時,39歲以下的年輕糖友也愈來愈多,預估到2045年將增加3.6倍,死亡率恐較一般人增加4倍。面對高齡與年輕病友的雙重挑戰,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聯合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等團體,共同推動「健康生活,智慧醫療」概念,呼籲糖友透過「控糖5撇步」,除預防共病發生,也希望達成「逆轉糖尿病」目標。 每年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World Diabetes Day,縮寫為WDD),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歐弘毅說,為紀念發現胰島素的班丁醫師(Frederick Banting),世界衛生組織(WHO)與國際糖尿病聯盟(IDF)便以他的生日─11月14日,在1991年發起「世界糖尿病日」;目前每年約有一百多個國家、多達1億人參與,是全球最大的糖尿病活動。 國健署與糖尿病衛教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及糖尿病關懷基金會等單位,30日舉辦「世界糖尿病日」系列活動,藉由「控糖多e分,健康滿級分」概念,呼籲糖友善用數位科技,讓血糖管理更符合個人需求,實現「精準控糖、快速達標」的目標。 國健署長吳昭軍呼籲透過「控糖五撇步」,倡導健康飲食、運動、控重、用藥及監測,並提醒善用成人健檢,逆轉糖尿病前期與代謝症候群。圖/糖尿病衛教學會提供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包括連年高居十大死因第一名的癌症,以及其他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在內,每年國人因慢性病死亡人數高達7萬多人,佔每年死亡總數的6成之多,「但大家會擔心新冠肺炎疫情,卻對慢性病造成的威脅沒什麼感覺」。 吳昭軍說,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糖尿病又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因為從沒有症狀、代謝症候群到糖尿病,若中間任一過程沒有獲得控制,就可能出現大小血管病變及周邊神經病變等併發症;但透過各式定期健康檢查,當發現一些異常紅字,可以透過生活型態的改變,也可以在沒有用藥的情況下,逆轉代謝症候群。 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說,世衛將糖尿病視為所有非傳染性疾病的慢性病中,危害人類生命最嚴重的一種慢性病;在台灣250萬糖尿病人中,有一半超過65歲,所以,「老年化」不僅增加糖尿病風險,還可能產生共病,同時造成治療的複雜性。 國內糖尿病人口約250萬,依據2019-2023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統計,20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更從11.1%,上升到12.8%;黃建寧說,除了人口結構造成糖友「老年化」占比較高外,40歲以下糖尿病人口也愈來愈多;根據研究預測,到了2045年,19歲以下的糖尿病人口將增加近10倍,小於39歲的糖友則增加3.6倍。 黃建寧說,這些年輕化糖尿病友未來需長期面臨大、小血管併發症,特別是腎臟病及視網膜病變的風險,都比老年人口的病情嚴重許多;若以死亡率來看,老年糖尿病人口會比一般人增加1.5至2倍,但40歲以下糖友的死亡率會比一般人增加4倍之多。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李弘元說,隨著科技進步,有更多工具可以管理血糖、睡眠與運動狀況,但科技帶來的另一個面向,則是大家使用平板、手機時間變長,運動量下降,加上方便的網路外送平台,反而更少機會走出門,這些其實對於血糖管理反而不利,所以,如何善用工具,而非被工具所控制,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歐弘毅表示,肥胖加劇胰島素阻抗,透過健康飲食和運動可有效降低糖尿病風險。圖/糖尿病衛教學會提供 在第2型糖尿病治療方式中,除了飲食控制與定期運動外,藥物治療也至關重要;歐弘毅說,許多病友對胰島素注射仍存在誤解,擔心一打會上癮、甚至就得洗腎;其實,目前透過「胰島素注射智慧軟體」,便可為病友提供個人化的治療方案,使血糖控制更符合個人需求,實現「精準控糖、快速達標」的目標。 糖尿病衛教學會秘書長李淳權也說,很多糖尿病友在跟醫師溝通過程中,可能長達2、3年都在糾結是否應該要打胰島素,也擔心打了胰島素會造成低血糖;透過「胰島素注射智慧軟體」不僅有助控制血糖,也會減少慢性病的發生。 國際糖尿病聯盟(Internaitional Diabetes Foundation, IDF)將今年至2026年的世界糖尿病日主題訂為「糖尿病與健康,Diabetes and Well-being」,關注糖友的身體、社會及心理健康。李淳權說,今年台灣「世界糖尿病日」的口號是「控糖多e分,健康滿級分」,就是希望共同推動「健康生活,智慧醫療」概念,糖尿病照護品質更升級。 國健署也推出「控糖五撇步」,糖友可透過健康飲食、定期運動、控制體重、準時用藥以及監測血糖,改善生活型態並遠離相關風險因子。提醒民眾多加利用免費成人健檢服務,逆轉糖尿病前期及代謝症候群,以減少糖尿病與相關併發症對健康的影響,同時達到「逆轉糖尿病」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