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頡龍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婦女泌尿科主任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鄒頡龍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婦女泌尿科主任
聽健康
無垠的荒漠,於黎明晨曦中,萬物顯得異常沉默。「10、9、8、7……1」倒數聲中,紅色按鈕按下。刹那間,地平面升起巨大火球,烈焰如惡獸魔爪四處延伸,蘑菇雲冉冉騰空。人類史上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有人歡呼,有人沉默。研究主持人奧本海默的情緒卻極其複雜,他引用印度的佛經,說:「我現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
以上這一幕出現在電影《奧本海默》原子彈試爆的場面。《奧本海默》(英語:Oppenheimer)是2023年美英合拍的傳記片,講述了美國物理學家羅伯特·奧本海默參與研製原子彈的過程。在今年(2024)贏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獎等共計7個獎項,成為本屆奧斯卡金像獎得獎最多的電影。
片中描述了一群聰明絕頂的科學家日以繼夜研究,希望以震懾的武器讓戰爭早日結束,但付出的代價是:超過七萬人在廣島轟炸中瞬間死亡,更可怕是:原爆輻射帶來的種種後遺症,如癌症、造血功能障礙,讓數十萬人在漫長的過程中痛苦死亡。
什麼是輻射呢?輻射是能量或粒子以波動形式傳播的過程。輻射無處不在,日常生活環境中原本就有來自宇宙射線、地表、食物等天然輻射。除了核子武器,一般民眾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觸到的應該是醫用輻射,也就是放射線檢查。放射線檢查提供重要的影像診斷,曾經遇到患者,臨床症狀有血尿以及嚴重腰痛,需要X光確認結石位置,患者卻露出驚恐表情:「最近幾個月已經照了三張X光,會不會輻射過量?」
凡事過猶不及,在醫用輻射的運用上也是如此。適當的放射線檢查能夠協助定位病灶,讓醫師進行適當的治療。但過度的放射檢查如果對病情沒有明顯幫助,反而讓身體承受過多輻射,那就弊大於利了。以下列出醫學上常用的影像學檢查以及輻射劑量:
●一般X光:如胸部、腹部X光檢查。一次輻射劑量約為0.01~0.1毫西弗(mSv),相當於自然輻射的1~10天。●電腦斷層掃描(CT):利用X射線從不同角度掃描人體,並利用電腦重建出三維影像。一次CT檢查的輻射劑量約為1~10mSv,相當於自然輻射的100~1000天
●核磁共振造影(MRI):利用磁場和無線電波刺激人體的氫原子,並利用電腦分析其信號而產生影像的一種檢查。MRI檢查不使用輻射,因此沒有輻射劑量。
●超音波檢查(US):這是利用高頻的聲波穿透人體,並利用回波的強度和時間差來產生影像的一種檢查。US檢查不使用輻射,因此沒有輻射劑量。
由以上資訊可知,每一項檢查的輻射量不同,建議遵循「正當化」(justification)和「最佳化」(optimization)原則,也就是在放射線檢查的醫療效益大於輻射風險的前提下,選擇最合適的檢查方式和最低的輻射劑量。
影片中吸引我的橋段,是男主角與「氫彈之父」愛德華泰勒間的互動。在對奧本海默命運攸關重大的聽證會上,泰勒做出不利證詞,最終對兩人造成莫大傷害。不禁想:當中是否有嫉妒的成份?「既生瑜何生亮」,無論古今中外,這樣的情節不斷上演。聖經箴言:「心中安靜,是肉體的生命。嫉妒是骨中的朽爛。」如何欣賞才華出眾的人,尊重而不忌妒,是每個人重要的課題。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