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達數萬年,人類開採淡水和近岸的海洋魚類以及軟體動物,來餵養他們的家族、親戚和家眷。接著早期的文明誕生,西方文明是在羅馬帝國時達到顛峰,全都高度仰賴配給糧食,提供給數百名、有時數千名在公共工程中勞動、擔任官員,或是投入陸軍或海軍戰役的人。
早在中世紀以前,人們便已重度開採世界的近岸水域,有時甚至到達過度捕撈的程度。人們的活動也導致自然環境變遷和棲地改變。
羅馬統治在東西方錯綜複雜的瓦解過程,與商業捕魚的縮減同時發生;唯有歐洲北部例外,因為那裡的近岸尚有大量的鱈魚、鯡魚等其他魚類。多數的中世紀歐洲人都是採以穀物為主的飲食,比起魚更偏好肉──當時所有棲息在水裡的生物都被歸為魚類。魚是人們受制於飲食規定時的替代品,與保健、威望和懺悔有關,後者由基督教會嚴密界定。鮮魚價格昂貴,通常會保留給富人或自給自足的修道院社群。直到西元一一〇〇年左右,人們開始依賴當地漁獲為生,會食用鮮魚或簡易保存加工過的魚。到了一二〇〇年,由於禁吃肉的聖日天數增加,許多平民會吃經過乾燥、鹽漬或浸泡過濃鹽水的海魚,通常是在距離相當遙遠的地點加工完成。與此同時,貴族和富人偏愛鮮魚,尤其是一種通常飼養在池中的異國魚──鯉魚。
除了社會環境的改變,歐洲的漁民也必須應對自然環境的變遷。中世紀暖期的數百年間,相對暖和的天氣導致人口成長和對魚類的依賴加深。到了十世紀,人們會捕魚販售給當地市場的消費者(這通常是家計型漁撈的一環),而捕魚社群靠著供應魚給增長中的城鎮來維生。三百年後,運魚貨車的網絡橫跨英格蘭南部,還有馬匹從諾曼第接力運送新鮮漁獲到巴黎。到了一三〇〇年,遙遠的內陸地區的人們開始大規模養殖鯉魚、梭子魚等其他魚種。過度捕撈、跨河的屏障建設等人為活動和環境變遷,全都導致在西歐部分地區的鮭魚洄游量減少。當人們的需求漸長,繁殖速度緩慢的鱘魚魚口卻銳減。人們的應對方式是加強開採外圍的漁場,尤其是捕撈鯡魚。
大西洋和北海鯡魚複雜的產卵模式,讓漁民可以在近岸捕捉數千條魚。但是有個問題。鯡魚是富含油脂的魚類,會在幾小時內腐敗。不過,鯡魚漁業依舊迅速擴張,特別是在北海南部和波蘭波美拉尼亞省的波羅的海沿岸。漁民會在海灘上鹽漬鯡魚(這個做法可以讓魚貨保存數月之久),再紮成一捆捆販售。到了十三世紀,鯡魚開採已經到達龐大的商業規模,尤其是在北海南部和瑞典南部斯堪尼亞外的波羅的海,人們在此捕撈近岸的產卵魚群。大量的漁獲被浸泡在密封桶的濃鹽水中,並運送到遙遠內陸,以標準化單位交易。一世紀後,荷蘭人在首度真正國際化的捕魚產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到了一五二〇年,他們供應鯡魚給羅馬。這些發展和小冰期的開端同時發生;在鯡魚幼魚全年中對較寒冷的海水特別敏感之時,冰期的到來讓海水溫度下降。在波羅的海和北海被重度捕撈的鯡魚產量暴跌,於是漁民轉為捕撈其他魚種。
這些似乎是永久性的轉變。現今波羅的海的鯡魚洄游量比一千年前少了兩成。
鹽漬鯡魚不太受歡迎,於是漁民改為捕撈大西洋鱈;牠是一種白色的海魚,其魚肉可以輕鬆乾燥或鹽漬,並長時間保存。早在青銅器時代,人們便會捕捉這種魚,當時甚至成為羅弗敦群島的主食。被乾燥製成淡魚乾後,大西洋鱈成為海邊居民和奉行大齋期的虔誠信徒的珍貴配給食物。當地的需求開始永無止盡地增長,於是波羅的海和北海的行會商人抓住機會:他們擁有散貨船可以運送這些魚。人們從未停止搜尋鱈魚資源,促使英格蘭漁民在一四一二年抵達冰島水域。那裡的環境險惡駭人,但能夠賺取鉅額利潤。接著,到了一四九七年,漁民發現了紐芬蘭島的鱈魚漁場,在這裡用籃子就能直接從海面撈起魚。鱈魚產業在歐洲早已經是門國際性的生意,其觸角伸入遙遠的內陸,並觸及地中海的天主教國家。然而,紐芬蘭島和新英格蘭漁場讓鱈魚的開採成為龐大的商業事業。三角貿易將不列顛與加勒比海地區的種植園及新英格蘭的眾港口連結在一起,而如今鱈魚成為了這三角貿易的一部分。長期的利潤相當驚人,累積起來高過在美洲找到的所有黃金的收益總和。可是,就連在十八世紀這麼早的時期便已經出現過漁的跡象。鱈魚的平均大小開始縮水。
令人震驚的是,前述這龐大的國際貿易是第一個真正的全球性捕魚產業,但仰賴的卻是從中世紀以降,幾乎未曾改變的捕魚方法和設備。儘管如此,到了十九世紀,人們對北大西洋鱈魚漁場展開了長達數百年的破壞。當岸上需求增加,又更難尋獲魚時,人們開始更有效率地捕魚,發展出延繩釣,在大西洋的開放水域使用開放式的母子式漁船,並在近岸設置大型圍網。漁獲存量的消耗並未趨緩。從十四世紀起,漁民便開始使用拖網,是一種在海底拖行的加重漁網。但在人們發明了桁桿式拖網後,漁獲量更是飆升,因為木製桁桿會讓網口保持敞開。這種捕魚方法對海床的破壞極大。當人們在一八三〇和四〇年代運用蒸汽動力,接著在一世紀前採用以柴油為動力的拖網船,漁民開始可以在遙遠的外海待上更長的時間,邊工作邊冷凍他們的漁獲。到了一八九〇年代,蒸汽拖網船的漁獲量是帆船的八倍之多。柴油船卸下的漁獲量有時可以比蒸汽拖網船多出四成。當現代拖網和巾著網(最早於一八五〇年代使用的旋網類漁網)被發明出來後,捕魚便不再是機會主義式的活動,而成為了以工業規模高效率開採海洋的方法。
這些發展逐漸在歐洲水域扎根,但當漁民採行古代的傳統策略(如果某座漁場資源耗盡,就移動到其他地方),技術便會傳遍各地。日本人於一八八二年採用巾著網來捕撈小型的表層魚類。到了一九三〇年代,法國人在外海操作加工船。當秘魯魚粉可做為動物飼料一事被大為廣傳,需求便激增。如今漁民在正式公司裡作業,有財力可以購買和維護船隻以及他們新穎的電子魚群探測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捕魚成為徹底工業化的產業,而日本領先全球。拖網船隊冒險遠航至南極大陸,在十五年內耗盡到那之前未經捕獵的區域,接著再度離去。現今,這個時代的氣候變遷威脅著已經承受嚴重壓力的漁場,而我們面對著在二〇五〇年將需要餵養超過九十億人口的挑戰。
二〇一四年,人類所消耗的魚肉中,養殖魚的數量首次超越野外的漁獲量。
世界漁場的現況之所以如此,現代的捕魚產業不應承擔所有責任。世界各地漁場的當前狀況是數千年來開採海洋所累積而成,假定魚是無窮無盡的資源更令情況惡化。今天,人口成長、技術革新和對利潤的無止盡追求掠奪了海洋潛在的海鮮,傷害幾乎已無可挽回。這一切都是最人性的特質所導致的結果──那就是人們在機會出現時,極致利用的能力。
※ 本文摘自《漁的大歷史:大海如何滋養人類的文明?》。
《漁的大歷史:大海如何滋養人類的文明?》
作者:布萊恩‧費根
譯者:黃楷君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21/03/31
《漁的大歷史:大海如何滋養人類的文明?》書封。
圖/八旗文化提供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