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力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食力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台灣海鮮的俗名比比皆是,光是「土魠」在台灣東部和西部就代表著不同的魚種,花蓮的土魠指的是「棘鰆」,而在台南的土魠則是「康氏馬加鰆」,也因為這樣常造成魚種混充的問題,想要根絕就需要在地漁會與通路合作,在標示上至少要有中文學名和俗名並列,避免消費者只記俗名卻不曉得是不同魚種而被蒙在鼓裡。
肉質香甜好吃的土魠,做成台南美食土魠魚羹是台灣人引以為傲的餐點,但你知道土魠到底是哪種魚嗎?台灣有句俗語排出好魚前10名:「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加,五鮸六嘉鱲,七赤鯮八馬頭,九烏喉十春子」,其中排名第四的「馬加」指的是「康氏馬加鰆」,而「土魠」就是牠的俗名!
不過,致力於食魚與海洋文化推廣的「洄游吧」創辦人黃紋綺與《食力》分享,像土魠這樣的國民美食,在東部和西部買的可能是不一樣的魚種!譬如說在花蓮的土魠,指的多是「棘鰆」;而在台南的土魠則是「康氏馬加鰆」。
黃紋綺表示「這其實並不是業者在欺騙消費者」,因為台灣各地對於魚種的俗名實在太多了,像是台灣鎖管,市場可能會稱之為「鎖管、小管、小卷、透抽、中卷」等,在購買時總是讓消費者一頭霧水。
棘鰆與康氏馬加鰆的各式俗名:棘鰆(棘鰆屬):石喬、竹節鰆、土魠舅、沙瓦拉
康氏馬加鰆(馬加鰆屬):土魠、馬加、馬鮫、梭齒、頭魠、鰆、土魠、康氏馬發、塗魠(澎湖俗名)
過去只要談到海鮮混充問題,就會接上一句俗語:「石喬仔假土魠」,就是指「棘鰆冒充康氏馬加鰆」。康氏馬加鰆屬於夏天與冬天都好吃的魚種,夏季時油脂不多但肉質較甜、口感較軟Q,適合煮湯或做生魚片;冬季則是因油脂多,簡單乾煎就很好吃。而棘鰆的肉質口感較硬,風味也與康氏馬加鰆不同。
漁業署的年報顯示康氏馬加鰆產量越來越少,黃紋綺也表示,從現場收魚的魚價發現康氏馬加鰆與棘鰆的價差至少3倍,過往也有媒體調查,最大的價差可以達5倍之多。
不過,即使兩者做成炸土魠魚時,消費者較難區辨出來,但若是上市場時,康氏馬加鰆與棘鰆的魚體外型仍可區辨,最明顯的差別就是魚體上的黑色橫線了,黃紋綺表示,只要記住「棘鰆像斑馬一樣有明顯的寬帶黑色線條;而康氏馬加鰆則是細的黑色線條」,將2種魚黑色線條的粗細記牢,就能簡單認清。但市場若販售的是輪切,則最好還是向信任的廠商購買較好。
消費者加強自己判斷魚種的能力,雖然能減少自己受騙的機會,但根源還是必須從清楚的魚種標示做起!台灣永續鱻漁協會理事長白尚儒表示,在地漁會才了解當地漁獲,熟知當地漁獲的俗名,建議漁會應該負起責任,將之統整後確實地教育魚販正確的中文學名,才可以解決像土魠魚一樣俗名滿天飛的問題。
除了教育正確的中文學名外,黃紋綺提到「在包裝上清楚標明中文名與俗名也很重要」,才能夠讓消費者真正清楚自己買的魚到底是什麼,以洄遊吧的洄遊現撈商品標示為例,除了有中文名外,下方更有標示魚的俗稱,甚至加上漁場與建議料理方式,讓消費者購買上更方便又有保障。
「當台灣人如果都知道自己吃的魚,了解其實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不同的名字後,就不會有些現象發生了。」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副署長林國平說,因此他也認為,除了標示外,最後還是需要回歸到國人食魚教育的問題上,因此林國平也表示,漁業署從2016年起也已經展開食魚教育的推廣,「農委會相當重視,希望可以盡快立法(食農教育法)成功,從小朋友就開始教,那麼他們的下一代就不會發生不懂吃魚的狀況,也才能世代沿襲。」
延伸閱讀
▶台灣海鮮混充層出不窮,從漁獲到餐桌,究竟是哪個環節出錯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